巴洛克:新的音乐实践
巴洛克文章系列小读01转自coffeequeen的博客;乃阅读孙国忠“走进古典音乐(七)巴洛克:新的音乐实践”(刊自《音乐爱好者》年07期)一文笔记。
文章首先介绍了“巴洛克”这一名称的由来和其早期所包含的负面意义,并通过卢梭在他的《音乐辞典》里对巴洛克的描述进行论证,并指出直到十九世纪,“巴洛克”才成为不存在负面含义的断代史指称,因此,对巴洛克音乐也开始了一种更为客观、深入的思考与梳理。
之后,作者就巴洛克和之后的文艺复兴时期在艺术风格方面进行了比较,尤其是在美术和建筑方面,巴洛克时期的表现是充满动感和刻意夸张的。作者将其概括为“强烈的激情和富于新意的’扩张’成为绘画、雕塑、建筑艺术的创作追求。”
巴洛克时期的音乐也与同时代的美术与建筑艺术一样充满着激情与色彩,既追求广博与深远,也喜好精致与华丽,同时艺术风格华丽多样。随着十七世纪欧洲社会中政治、经济诸方面状况的变化,意大利已逐渐失去了它在文艺复兴时期曾拥有的那种“艺术中心”的位置,而演变为多元化局面,法、英、德的音乐文化相继“振兴”,音乐成为了地域音乐文化的体现。
中世纪时的音乐艺术两大分类是:宗教音乐和世俗音乐,巴洛克时期虽然也存在这样的区分,但由于当时新的音乐观念、思维和创作实践的影响,形成了新的三大领域:歌剧、声乐、器乐。
首先,是发生在十七世纪初的“两种实践”之争,争执双方分别是阿图西和蒙特威尔第兄弟。蒙特威尔第兄弟认为“第一实践”突出的是音乐的重要性及其主导地位,“第二实践”则强调语词表达的“首要性”。当然蒙特威尔第兄弟当然推崇“第二实践”,因为这样的思路更注重“文本”中的意义、情感与音乐之间那种深层的密切关系,“第二实践”的作品可以大胆超越文艺复兴时期复调性声乐曲的规范写作,根据诗歌文本之需要,通过各种音乐手法,包括不协和音的强烈效果,构建令人回味的“音乐意象”。另外,随着“第二实践”的发展,主调织体的运用也越来越普遍,所以“两种实践”之争有力的推动了音乐时代的演变,“第二实践”是面对音乐新时代的艺术选择。
第一个特征:通奏低音的运用,它导致的结果不仅是主调织体的进一步确立,而且形成了主调思维在音乐创作中的主导地位。
第二个特征:在音乐形态上展现“单一性”,它形成的基本动力是节奏,正是节奏运动的基本态势构建了音乐律动的基础,而音乐动力的“连续性”特征带来的是一气呵成的“叙述”或“倾吐”,音乐的“话语”只能在下一个部分或乐章里得到转换。
第三个特征:赋格化复调运用
往期巴赫精选:1、巴赫在神学上倾向于虔敬派,在音乐上却倾向于路德派;2、如果说莫扎特的音乐使人幸福的纯粹,那巴赫的音乐就会使人幸福的深邃,有些超出幸福的范畴了;3、琴声像一束柔软的光,射进了我的心房,我的心里仿佛这一刻成为巴赫的舞台……4、来,干了这杯巴赫的谐谑曲的狗粮!5、古尔德丨假设莫扎特活到70岁;6、张卜天丨格伦·古尔德随想丨他在瞬间使你完全沉浸于他的世界中!7、张佳林丨浅谈巴赫的键盘音乐及其演奏;8、聆听巴赫键盘帕蒂塔(BWV-30)丨这六首帕蒂塔几乎概略了巴赫键盘音乐的风格;9、我的肖邦与巴赫丨“巴赫的旋律,总是回环往复,虽然匆匆忙忙,却总有一种永恒的感觉。”10、古尔德都养了哪些动物丨“在六岁的时候,我就已经有一个重大发现:那就是我跟动物相处,要比跟人类相处融洽多了。”11、古尔德丨“不管在表演中还是录音中,所需的都不止是单纯的技术范围的挖掘。”12、“我真的很怪”丨“电话狂人”古尔德眼里的“快乐时光”13、亲爱的巴赫先生,真理是巨大的黑暗吗?14、不可错过的演出视频丨17位伟大演奏家演绎巴赫《四键盘协奏曲》(BWV);15、巴赫背后的光芒丨默默支持他的第二任夫人安娜·巴赫(AnnaMagdalenaBach);16、不同的巴赫风格丨安吉拉?休伊特谈古尔德、图雷克;17、安吉拉?休伊特谈巴赫丨她演奏的“歌唱性,是学习小提琴的断句和呼吸锻炼而来”18、古尔德昭示了“一个艺术家在现代商业社会的压力下,能够以怎样的方式和态度面对自己和大众!”19、巴赫的精神激励着我们用乐器去表现不可思议的情景丨聆听恰空舞曲(BWV)
coffeequeen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