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华县棉洋镇政区概况五华人都看看吧

棉洋镇(mianyangzhen)

政区概况

地名来历因古时广种棉花和生产土布,又因地处平坦开洋的河谷,故得名棉洋。

地理位置棉洋镇地处五华南部,距县城46千米。东南与丰顺、揭西县毗邻,西南与梅木镇、揭西县交界,西北与安流镇接壤,东北与双华、安流镇大都相连。镇府设联西村黄桥圩。电话区号,邮政编码。

政区沿革棉洋旧称洑溪都棉洋约,年3月始设棉洋乡。年10月设区,年撤区改设棉洋乡,并分出磂砂乡,年又合并成立棉洋公社。年棉洋分出桥江公社(后改为桥江镇)。年2月棉洋分出平安公社,年11月与平安公社合并改设区,年11月改设镇,年10月,县调整部分镇行政区划,桥江镇并入棉洋镇。

政区划分年末,棉洋镇辖群星、荣华、洛阳、新光、中新、琴江、红星、美光、竹坑、罗城、福城、联西、美田、葵岭、黎洞、棉洋、阳光、平安、绿水、唐纯、桥江、溜砂、水湖、双璜、富强25个行政村和棉洋、桥江2个居委会(社区)。

人口面积年末,全镇有常住人口多户9.58万人。辖区总面积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3.16万亩,其中水(旱)田2.59万亩,旱地多亩。

自然条件

棉洋镇境内为山地丘陵区,东有李望嶂,南有天柱山,属于中低纬度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日照时数多小时,年均气温21.2℃,年均降雨量毫米。林木、水力资源丰富。主要农作物有水稻、大豆、花生、木薯、烤烟、水果、茶叶等,尤以桃驳李、吊梨、禾梨、甜杨桃、青梅、三华李等水果,以其质好而闻名,素有“花果之乡”称誉。矿物资源有铁、钨、钽、铌、石棉、蛭石、稀土、瓷土等。

经济概况

农业棉洋镇是一个农业大镇。多年来,大力推广科学种田,粮食连年丰收。同时,发挥山地优势推动商品农业,重点发展以种茶、种果、种烟和庄园经济,林、果、烟、茶农业商品基地初具规模。有新光千亩单丛茶基地,黎洞、竹坑杂果基地,联西和赤珠塘果合柿基地,绿水油茶基地和红肉蜜柚基地等;单丛茶、桃驳果、吊梨、禾梨等是棉洋驰名省内外“名、稀、特、优”的主要品牌经济作物;同时,群众有种烤烟的传统,荣华、联西、群星等3个村种植烤烟达亩以上,是五华县重点烟区镇之一,年均种植烤烟亩。

经济发展年,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5.7亿元,农村年人均收入元。

社会发展

文化镇设有文化站1个,广播站1个,广播和有线电视普及各村,镇有线电视普及率达%,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丰富。并建立农家书屋一批,群众文化生活多姿多彩。

教育年,全镇有完中1所,初级中学2所,小学30所。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初中普及率%。

卫生境内有棉洋、桥江卫生院2所。近年来,卫生院更新购置医疗器械,改善医疗条件。各村均设有卫生站,配备较先进的医疗设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实现常住人口全覆盖,居民医疗保险覆盖率%。

基础设施

交通棉洋镇交通便利,省道安铺线穿过镇西南面,一条县级公路穿梭而过。镇内村村通公路,村道硬底化实现率达95%;建有26个供水站,村村通自来水率达90%。

邮电邮政、电信、移动事业持续发展,形成了宽带宽、高速率、大容量的信息网络平台。全镇共建电站60个,装机容量10千瓦。

名胜旅游

名胜古迹棉洋境内文物古迹沉淀丰富。有始建于年北斗寨天主教堂。有麻徐布山冈上西周时期文化堆积层;有始建于清乾隆二十二年(),位于绿水村水口山上的文锋塔;天柱山下有明代建筑桃源洞斋堂,天柱山上有喜雨宫、武侯亭、灵应宫、西天别境、德源宫、观音庵等古建筑。这些古迹多用花岗岩砌成,虽年代久远,仍保存尚好。还有著名的天柱山“古烽火台遗址”、竹坑千年古老牡荆树、群星“四季榕树”、刘氏宗祠、联西村陈家祠、阳光村围龙屋、洛阳英公祠、绿水村文峯塔古建筑等,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人文事迹棉洋镇文人荟萃,名人辈出。清朝时期曾出过榜眼曾琼琲。其幼读诗书,长习武艺,19岁考取邑庠生,28岁赴省城乡试中武举人,乾隆55年(年)曾琼琲上京会试中武进士,殿试点为一甲榜眼及第,授殿前花翎侍卫,三年后任江西下历都司,升授九江游击、河南卫辉营参将,河南中军大将等职。

传统特产特产主要有黎洞桃驳李、简巢优质单丛茶;有多年历史,具轻、薄、光、滑、不易生锈等优点的沙田锅鼎。

城镇建设

解放前,只有黄桥、罗径坝、平安镇、坑口圩40多间店铺。新中国成立后,原先的罗经坝、坑口圩已逐步成为百姓住房,黄桥街道由原先不足80米,发展至今有米长,成为人民群众商品流通,物业交流的主要街道。在上世纪90年代初中期后,先后新建了新兴街、安埔街、行政街、北斗街,圩镇门店多间,全部是水泥钢筋结构,路面全部实现了水泥硬底化。

编辑:小鹏哥

来源:五华地情网

赞赏

长按







































北京最好治疗白癜风
权威的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hezx.com/xhxms/12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