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弘扬无私奉献、团结友爱、互助互济的传统美德,医院医务人员应急献血的模范表率作用,确保我市医疗临床用血的需要和安全,我院积极响应西政办发〔〕号《西和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下达年度无偿献血计划的通知》的号召,7月26日至27日我院发动医务人员积极参加献血活动。
献血现场,在办公室主任李逸刚、总护理部护士长王彩霞的统一指导下,各位献血人员认真填写献血登记表、抽血化验,经检验合格后向中心血站无偿献血。他们有的是第一次献血,有的已经献血多次。大家纷纷表示,通过捐献自己的血液可以帮助那些急需救治的病人,是一项利国、利民、利己的善举,也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当拿到属于自己的鲜红小本时,每个人脸上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多年来,医院领导班子高度重视无偿献血工作,医院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不断加强宣传发动,切实增强干部职工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据统计,此次献血活动我院共有70余名职工成功献血。
无偿献血是“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共济互助行为,是“人道、博爱、奉献”精神的体现。无偿献血活动的积极开展,充分体现了我院职工互助友爱、乐于奉献的精神风貌,更彰显出我院医务人员热心公益和医者仁心的高尚情怀。
各科室人员积极献血,圆满完成此次献血任务。
献血的益处可预防、缓解高粘血症
科学家们运用血液流变学与血液动力学对血液与献血的关系作了研究,发现坚持长期适量献血,特别是单献红细胞和血小板等有形成分,可使血液粘稠度明显降低,加快血液流速,脑血流量提高,从而达到缓解或预防高粘血症,使人感到身体轻松、头脑清醒、精力充沛。
可预防、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生
青岛一位专家曾对名多次献血者、87例高血压者、60例缺血性中风者进行血液流变学的对照研究,结果表明,献血者对减少心脑血管病的发生具有积极的作用;芬兰一研究小组对名42-60岁的男性进行调查,其中献过血的人5年后患冠心病的比例比未献过血的少86%;另一组研究,对献血l-2次的人进行追踪观察,结果仅一人发生急性心肌梗塞,发生率为0.%,同期未献血的人中,有人发生急性心肌梗塞,发生率为9.8%,明显高于献血组;美国一心血管病研究小组的研究亦表明,在3年中,献血者(男性)患心血管病的危险仅为未献血者的1/2。
男子献血可减少癌症的发生率
体内铁元素含量过低易患缺铁贫血及行动迟缓,过高则适得其反。《国际癌症》曾报道,体内的铁含量超过正常值的10%,罹患癌症的机率就提高,适量献血可以预防癌症。该文还提到,女性因月经周期失血损失了一定量的铁质,故未发现女性的铁含量与癌症发生有明显关系。
可促进、改善心理健康
大量研究表明,健康的情绪可通过神经、体液、内分泌系统沟通大脑及其他组织与器官,使其处于良好的状态,有益于人体免疫力的增强、抵抗力的提高。而献血是救人一命的高尚品行,在助人为乐、与人为善的同时,也使自己的精神得到净化,心灵得到慰藉,工作与生活更加充实。做好事者以德施善,实际上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帮助了自己,这是健康长寿的重要要素。
可延年益寿
国外也曾有学者对66岁以上的人(献血者)与同年龄、性别的人(未献血者)作前瞻性对照研究,结果显示:
献血组平均寿命为70.1岁,高于未献血组的平均67.5岁;
献血组的存活率为67%,高于未献血组的40%;
献血组的死亡率为33%,低于未献血组的60%。
献血能净化人的心灵
无偿献血者用自己的献血延续、挽救了他人的生命,使心灵得到慰藉,使人生更加充实。
sdfd
★医院
★西和县医疗急救中心
★医院西和分院
★医院医院
★全省卫生人才工作先进单位
医疗急救
患者维权站
监制:姚健魁
责任编辑:李逸刚
图文编辑:孙阳
院办室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