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一座城,牵动珠西和港澳,关系到整个粤港澳大湾区战略落地,不可谓不重要。在持续吸引人口、做强产业方面,珠海有一手好牌。
作者:黄狮虎来源:楼市黄大大(ID:HouseLeader)在中国的区域版图中,有一个十分特殊的城市。一方面,它是环境优美的海滨幸福之城,被誉为“最像新加坡”的花园城市;另一方面,对于它的诟病从来没有停止。10年前,它就被定位为“珠西核心城市”,直到今天,也没有个“带头大哥”的样子。它叫做珠海。其人口不到万,GDP不过亿。要当珠三角西岸的火车头,中山、江门都不怎么服它。改革开放40年来,珠三角东岸和西岸的差距逐渐拉大,有霄壤之别。东岸的深莞惠,GDP总量超过3.6万亿,西岸的珠江GDP加起来还不到1万亿。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迹象显示,珠海正在抛弃“小而美”的执念,以超常规方式奔向“强而美”的大城市。下一个30年,珠海能否成为第二个深圳?01去年从深圳调到珠海,担任市委书记的郭永航,一到地方大感惊讶。“现在的珠海,就像第一场战役打完了,坐在树荫底下睡懒觉。”珠海好像缺了经济特区那种锐意进取的“精气神”。尤其是跟深圳一比,差距特别大。都从小渔村起步,今天的深圳已经成为一片万马奔腾的草原,最近被国家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全国都仰望。珠海却像一湾优美宁静的海滩,小家碧玉,悠闲慵懒,总让人想到养老。年,深圳的GDP赶过香港,达到2.4万亿;珠海的GDP也追上澳门,大约3千亿。40年后的今天,两个经济特区的体量都变得跟“邻居”一样。两者落差之大,接近7倍。仔细对比深圳、珠海发展的历程,两个经济特区起点相当,但珠海的差距不断被拉开。年,珠海的GDP还比深圳略高一点,都在2亿元左右。接下来几年内,深圳经济规模蹭蹭蹭往上涨,连续保持50%以上的增速,一下子就甩开了珠海几条街。年,邓小平视察深圳、珠海,都给出了高度肯定的评价。但实际上,深圳的经济总量已经遥遥领先了。年,深圳GDP总量达到珠海的4倍。改革开放才几年,就奠定了珠三角东西岸的基调。深圳从此,一骑绝尘。这也是背靠香港和澳门的区别。香港是国际社会的窗口,向内地输入源源不断的制造业转移、三来一补的投资,深圳、东莞都受益良多。深港陆路接壤,腹地辽阔,年,广深高速通车,打通了经济大动脉。而珠海不要说承接香港的投资,就是接受广州的资源都很难。最大的问题是交通瓶颈,连接珠海到广州的公路,年才开建。没有路那几年,从珠海到广州需要经过6个渡口,来往就得花一天。考察投资的客人,来了都摇头。铁路就更不要说了。直到年广珠城轨开通,才结束珠海“地无寸铁”的历史。虽然奋力开拓了机场、港口,但直到9年,珠海港还是全国唯一未通铁路的深水良港,珠海机场也是全国唯一未通高速公路的大型空港。不过,去年开通的港珠澳大桥,让珠海巩固了区域交通枢纽城市的地位。对珠海来说,意义非凡。港珠澳大桥55公里的长虹跨海,历史性地把珠海和香港陆路相连,也彻底改变粤港澳大湾区的交通格局。从交通末梢,跃升为交通枢纽。这对珠海,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02前些年,珠海可以说是有点“作”。有句话这么说着,领先一步是先进,领先两步就成了先烈。第一,珠海早在年代就瞄准高科技,拒绝发展“三来一补”企业和加工工业。当时,国际上正处于制造业转移阶段,珠海用刚性的环保政策,保护了环境,却错过了发展。第二,珠海规划基础设施和城市建设,也是超前战略。高标准、高起点,据说是对标国际最牛的三个城市来规划的。总想一步到位,导致资金投入过大,尤其是大港口和珠海机场,沉淀了大量资金,导致工业投资不足,反而错过了年中期以来的发展机遇。这就造成了珠海城市环境超好,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局面。所以,也难怪中山、江门不服气。看看城市的GDP总量,早前三个城市中江门是老大,长期占据头把交椅,90年代中期的时候,体量堪比中山、珠海之和。后来,中山发展最快,千亿、两千亿、三千亿大关,都是中山率先跨过的。直到年,珠海才刚刚在总量上略超江门。三个城市,基本上呈现“三足鼎立”的局面,碰上好事,都要争一争。比如,三个城市都提出打造区域的交通枢纽,尤其是中山,靠着深中通道的愿景,奔着打造珠西交通枢纽、桥头堡的目标而去。江门则在城市总规中提出,到年发展成为与东莞、中山比肩的珠西中心城市。绝口不提珠海。甚至提出了“江佛一家”战略,努力找佛山拜师。对于这些,珠海也很无奈。从产业上来讲,三地的联系并不紧密。中山、江门更愿意向广州、佛山靠拢,甚至吸引深圳的产业专业、经济辐射,而不是珠海。珠三角9市,按照广佛肇、深莞惠、珠中江三个组团来计算核心城市的首位度,珠海一定是最弱的。在深莞惠组团、广佛肇组团中,作为核心城市的深圳、广州,首位度都达到65%左右。而珠海在珠中江组团的首位度,仅有31%。珠海最大的短板,就是经济规模小。城市能级、量级不足,在全国全省发展大局中,地位和影响力偏弱。“不要说辐射周边,不被人家辐射就不错了”。03珠海的经济规模小,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人口少。改革开放40年,深圳的常住人口已经超过万,珠海还始终没有迈过万的关口。香港的面积比珠海还小1/3,平方公里,却承载了万的常住人口,大约是珠海的4倍。再看看城市环境特色与珠海最像的新加坡。新加坡是岛国,国土面积.1平方公里,还不到珠海的一半,但人口万人,大约是珠海的3倍。因此,珠海还有广阔的人口承载空间。根据珠海城市概念性空间发展规划测算,这座城市最多能容纳万人。去年,珠海常住人口规模已开始飙升,增速高达7.12%,力压西安、深圳等,全国最高。如果这个速度保持10年,珠海的人口规模将翻一倍。在你黄师傅看来,珠海人口的持续扩张,绝不会是一个短期现象,接下来的几年,都将是珠海人口的急剧扩张期。因为珠海正在有意识地、主动地、快速地引进人口,扩大人口规模,做大城市能级。城市能级这个词,是现任广东省委书记李希,给珠海提出的明确要求。这显示出了一个非常清晰的信号——国家和省的高层领导对珠海的定位,发生巨大变化。之前我们就写文章分析过,作为经济特区,珠海始终在高层的视野和关怀当中,拿到的国家资源倾斜不弱于广州、深圳。珠海承担的政治使命,是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化发展,维护港澳地区长期繁荣稳定。这也是珠海虽然体量较小,但始终被定位“珠西核心城市”的重要原因。李希要求珠海:全面提升城市发展能级,打造支撑城市发展的大平台,不断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强化对珠江口西岸乃至粤西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可以类比的是,高层领导近期在视察上海的时候,也明确要求上海要进一步提升城市能级,成为拉动力更强的超级大城市。对珠海来说,这实际上就是明确的,要求珠海向深圳模式靠拢。要知道,珠海的城市面积并不比深圳小多少。深圳是平方公里,珠海有平方公里。深圳的土地开发强度已经超过50%,而珠海的土地开发强度只有35%左右,还有很大的人口、经济承载空间。珠海再做“小而美”的城市,不符合中央、省市高层的政治期待。所以,珠海的下一步,一定是强而美的大城市。04珠海一座城,牵动珠西和港澳,关系到整个粤港澳大湾区战略落地,不可谓不重要。在持续吸引人口、做强产业方面,珠海有一手好牌。第一张王牌是横琴。依托港珠澳大桥,珠海已经成为唯一和香港、澳门陆桥相连的城市,得到一轮重要的带动机会:不是实体制造业产业转移,而是最核心的服务业。香港的金融、医疗、教育、娱乐、电信等产业过去因为政策限制的原因,不能在内地直接开展业务。如今,横琴自贸区的政策之门已经逐渐打开。珠海的优势是宜居、成本相对较低、产业与人口的容纳空间大。服务业的核心要素不是机器和厂房,而是人本身,所以宜居、成本相对低是重要的加分项。过去,因为没有港珠澳大桥,这些优势也无处施展。如今,港珠澳成为一小时生活圈,两地人员的通勤可以当天往返,珠海在地理位置上相对深圳的弱势地位大为改善,这对港澳服务业人才的吸引力是巨大的。其次是创新王牌。珠海的科技创新能力非常出色,综合创新能力仅次于深圳、广州。刚刚出炉的财富世界强榜单,珠海格力电器跻身榜单位,成为一张新的城市名片。格力电器就是珠海成长起来的代表性企业,也是中国最具创新品质的制造业企业之一,产品销售至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小米的雷军、巨人的史玉柱、魅族的黄章、格力的董明珠……都是珠海的创业者。依托良好的科创能力,发展好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等产业,珠海有望建成广东世界级产业集群中的重要一极。第三个关键在于人才。珠海有丰富的高校资源,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等,还有暨南大学、北京理工、吉林大学设立的学院。以前,由于比较高的房价,相对少的就业机会和较低的工资,很多毕业生都投奔广深。不过,去年珠海发布了“珠海英才计划”,引进创新创业人才2.7万余人,同比增长50.4%。这是一个好的方向。珠海越来越能留住年轻人,城市变得更有活力和希望。珠海未来人口多少为宜?你黄师傅觉得,奔着万去,可能是个合适的目标。毕竟,按照珠海的人均GDP水平,万人口将有可能带动城市GDP规模冲击万亿。这是一个很有辐射力的目标。当然,路要一步一步走,饭得一口一口吃。二次创业的珠海,刚刚启程。像今天这样好的机会,不会再有了。要珍惜!期待未来的珠海,彻底颠覆“小家碧玉”形象,成为中国气派、国际知名的生态之都。▼楼市黄大大,买房参谋长。在楼市号中,我们最懂政策风向,宏观趋势。我们的调研团队来自南方周末、一流智库以及顶级房企,拥有一套最全数据库,致力于提供独立、客观的房地产分析和投资咨询服务。白癜风应该注意什么青少年白癜风援助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