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丰县位于江西省西部(赣西)北九岭山脉南麓,始建于三国吴大帝黄武年间(公元—年),宜丰建县至今有多年的历史。国土总面积平方公里,总人口29万(年)。森林覆盖率71.9%,林地面积达到.8万亩,竹林面积84万亩,活立竹蓄积量1.2亿株,居全国第三位,全省第一位,是中国竹子之乡。年3月,被列入《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第一批)》名单。目前,宜丰县有4乡、8镇、2垦殖场、2林场、个村委会、个村民小组。
新昌镇
新昌镇位于宜丰县中部偏南,是城关镇和工业园区所在镇。东与澄塘镇相连,南同石市镇、上高县交界,西和桥西乡接壤,北与天宝乡毗邻。全镇土地面积平方公里。
新昌镇初名盐步镇,建立于南唐保大十年()。因有盐溪、盐岭、盐洞、盐洲、盐台五盐之名,又为河运之步(埠)头,故名。自宋建新昌县以来,新昌一向为县治所在,地域分属泰和乡和义钧乡。年因与浙江新昌县同名改为宜丰县,镇属属之。民国19年(年),镇境分属第一、五区,设盐津、金明、龙津、流源、良冈、湖东、良埠、樟陂、敖桥、梅溪、磨下、槽溪、茶溪、流港、大塘等乡和金街镇。民国28年(年)并为盐津、良冈、广德乡和金街镇。民国30年(年)金街镇与盐津乡合并为盐步镇;年全县解放,设立城关区。年设立新荷区,镇境分属两区,分设盐步街和良溪、良冈、湖东、梅溪、荷舍、大桥、桂丰等乡。年盐步街改名为城关镇,再改名新昌镇,新昌镇名始此,是为纪念历史上曾设过新昌县。年合并为新昌镇、良田乡、敖桥乡。年各乡镇分别成立人民公社,下设生产大队、生产队。以后几经分合,至年,新昌镇分为红星、爱国两个街道办事处,1个菜科所,敖桥公社设13个大队,67个生产队,年公社复名乡,大队改名村,生产队更名村小组。年末,新昌镇辖3个居委会,2个村委会,21个村民小组,敖桥乡辖14个村委会,个村民小组。年撤销敖桥乡,并入新昌镇。
澄塘镇
澄塘镇隶属于江西省宜春市宜丰县,位于江西省宜春市宜丰县东南部,东与棠浦镇毗邻,南与上高县交界,西连敖桥乡、天宝乡,北靠花桥乡、同安乡。南北跨度35公里,东西长12公里,总面积平方公里,宜杨公路穿境而过。据《李氏族谱》载:宋时,李姓建宗祠于一水塘前,取“澄澄塘水镜中源”之意,地曰“澄塘”。元名澄塘市。
清以前澄塘分属义钧乡和新安乡,宋太平兴国六年()由上高划入新昌镇管辖。民国19年()7月,分属五、六两区,乡镇内设16乡。民国28年(),乡境分属新兴乡、续兴乡、板桥乡和江洲乡,乡境设21保。民国35年(年),乡境分属荷塘乡、新民乡和续良乡至解放。年7月解放,乡境分属城关区和棠浦区,翌年5月,属新荷区,乡境分设枥下、新星、牌楼、澄塘、故村、彭茶、陂头等乡。年合并为澄塘、英塘两乡,下设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澄塘9社,英塘6社。年10月,两乡分别成立人民公社,实行乡社合一。年澄塘有22个大队,英塘有16个大队。年冬,澄塘、英塘合并为澄塘公社,又从江洲划入柏树、和平两个大队。年公社复名乡,大队改名村,生产队更名村民小组。年,全乡辖20个村委会个村民小组。年12月,澄塘乡撤乡设镇,称澄塘镇。
(渊明湖水利风景区)
棠浦镇
棠浦镇隶属于宜丰县,位于宜丰县东部。东邻新庄镇,西接澄塘镇,南界上高县,北与花桥乡毗连。全镇土地面积为平方公里。古称新安,宋太平兴国六年(),始立新安乡,民国时期先后为第六区、第三区驻地,境内曾设过棠浦乡、江洲乡,建国后为棠浦区驻地。乡境设过曲溪、浦澄、永和、沙袁、冠溪、稻香等6乡。年并为棠浦、江洲两乡。年改称人民公社。以后棠浦和江洲2乡时有分合,公社以下辖大队、生产队。年冬公社复名乡,乡以下设村,乡的规模基本未变。年11月,棠浦乡撤乡设镇。全镇共辖19个行政村和一个集镇居委会。
(高家新农村)
新庄镇
新庄镇位于宜丰县东部,东北、东南与高安市相连,西南与上高泗溪乡接壤,西北与本县花桥乡交界,西与本县棠浦镇毗邻,总面积87平方公里,为宜丰之“东大门”。
新庄镇古称天德乡,宋以前属高安县,宋太平兴国六年()从高安划入新昌县即今宜丰县。民国二十一年划为宜丰县第八区,民国三十年改为天德乡,乡公所驻湖城圩。同年三月,因湖城圩被日军飞机炸毁,乡公所迁新庄街。年乡境设4个小乡,年4小乡合并为一个乡,乡政府驻新庄街,因而得名新庄乡。
(新庄集镇)
花桥乡
花桥乡位于宜丰县东北部,东与高安市华林镇毗邻,南与新庄镇、棠浦镇、澄塘镇接壤,西与同安乡相连,北与奉新县上富镇交界。全乡土地总面积为平方公里。
宋太平兴国六年(公元年)设立新昌县,花桥乡境随太平乡由高安划入新昌县。民国19年(),属第七区,后属三区,乡境曾设两个保联。民国28年两保联分别改称尚贤乡和花桥乡。民国30年并为平冶乡,辖10保,民国35年,平冶乡与太安乡合并为太平乡。年7月,宜丰解放,8月设立棠浦区,原太平乡辖地属之。年5月,全县撤区并乡,花桥、普义、白市、东岸4小乡并为花桥乡。年,花桥乡挂靠黄岗山垦殖场,成立花桥分场,又是人民公社,实行乡、分场、公社三合一,下设生产大队、生产队。年辖18个大队、个生产队。年12月,与黄岗山垦殖场脱钩,同时,全县扩社并队,花桥、同安两公社并为花桥公社。年12月19日,花桥公社再度划分为花桥、同安两公社。年12月,花桥公社复称为花桥乡。到年底全乡共辖花桥、社溪、白市、山口、山田、仁义、义源、池源8个行政村及农科所、施源农场各一个。年池源村改为池源林场,年池源林场又改为池源村,年施源农场改为施源村。
同安乡
同安乡位于宜丰县境东北部。东邻花桥乡、西界天宝乡、南与澄塘相连,北和奉新县甘坊乡接壤。素有“物阜民丰”著称、钟灵毓秀,英才辈出。境内风景秀丽。景色宜人,民风淳朴,素有“洞天佛国”之盛誉。
同安原名张家,北宋宣和年间,乡人张资任指挥使,金兵攻汴时,资固守宣化门,力战殉节,南宋高宗追封同安郡公,其家乡由此改名同安。宋建集市名同安会。宋太平兴国六年()随太平乡由高安划入新昌县。年编组保甲,属第七区。年乡境分为两个保联(年撤销1个保联),年改名同安镇,内设8个保,年改名太安乡。年与平治乡合并为太平乡。年解放时,属棠浦区。年乡境设党田、同桂、桂横等乡。年属第七区,增设横联乡,同桂乡改名同安乡。年,同安、桂横、横联、党田4乡合并为同安乡。年成为黄岗山垦殖场的分场,又是人民公社,下设生产大队、生产队。年至年曾与花桥两合两分。
(洞山)
天宝乡
天宝乡位于宜丰县北部。东与同安乡、澄塘镇毗邻,南与新昌镇、桥西乡接壤,西同双峰林场、潭山镇相连,北和奉新县甘坊乡交界,总面积平方公里。天宝不仅自然资源丰富,更是人文之邦。天宝乡辖17个行政村、1个林场和1个集镇居委会,个村民小组,个自然村。
天宝之名始于唐天宝年间,取其他“绿波清浪,物华天宝,驾重洛阳”之意。天宝在秦时属九江郡,西汉时属豫赣郡建成县,王莽时属多聚县,光武时属建城县,灵帝时属上蔡县,三国吴太帝黄武年间属宜丰县,南北朝时之梁朝属望蔡,隋开皇九年属建城,唐武德五年属望蔡,武德八年属高安,宋太平兴国六年属新昌县,年新昌县复名宜丰,天宝隶属宜丰县。民国19年分属第二、一区。民国22年()11月,乡境划入找桥特别区,翌年4月返归宜丰,8月属第四区。民国28年(),乡境分设黄沙乡和会市镇。民国30年(),黄沙乡与会市镇并为会黄乡。民国36年(),辛会乡(会黄乡改名)辖8保、64甲。年7月解放,乡境属潭山区。翌年,乡境分设辛会、杭藤、兰溪、石溪4乡。年,4乡合并为天宝乡。年10月,成立人民公社,又是黄岗山垦殖场的分场,实行乡、分场、人民公社合一。年与黄岗山脱钩,辖9个大队、49个生产队,年公社复名乡,生产大队改名村,生产队更名村民小组。
商周以前,按《禹贡》所设想的九洲之说,天宝属扬州之域。春秋战国时期,地先继属越,后属楚。秦始皇统一中国置36郡,属九江郡。
(平溪村)
潭山镇
潭山镇位于江西省宜丰县境北部,东南与天宝乡相连,西同双峰乡、黄岗乡毗邻,北和铜鼓、修水、奉新三县接壤。镇境东起高枧之增背岭,西至石花尖山峰,南起佛子岭,北达九龙尖,东西宽约20公里,南北长约21公里,全镇镇域面积平方公里。
潭山街之南有一座小山,早先伏溪水从山下经过,汇成一个深潭,山在潭岸上,故名潭山。宋朝以前,这里本是一片芦茅洲,并无村落,人们散居在东北茜槽一带山庄里。南宋时,岳飞率部抗金,转战此间,茜槽一带村庄被金兵破坏。后来有一族刘姓居民,迁移到这里,从此潭山就有了一个小小的市镇,叫奥米市(在今陈家祠堂前面)。清末民初之时,市镇渐移,市镇名称也因而转名潭山。从宋建新昌县始,潭山历史上都管辖天宝乡,年2月,全县划为7个区,潭山各地属第二区。年3月,实行保甲制度,潭山分设第三、第四保联。年2月,废保联设乡镇,潭山境内设立龙岗乡和潭山镇,隶属第四区。年1月潭山镇改名潭山乡,管辖范围照原。年7月,潭山、龙岗2乡合并,称为庆凯乡,下设10保甲,其辖管范围与今镇辖范围相同。年8月,建立潭山区人民政府,辖管今之潭山镇和天宝乡。年撤区并乡,境内建立潭山乡和石桥乡。中间几经变动,至年12月复称潭山乡,年6月改名潭山镇。
(潭山集镇)
双峰林场
双峰林场位于县境西北部,东界天宝,南接桥西、芳溪、车上,西与黄岗为邻,北和潭山毗连。场部所在地双峰街,海拔米,是县内海拔最高的集镇。夏季气温比县城低3至4摄氏度,是避暑的好地方。
清以前双峰属泰和乡,斜港和李家坪桥子下属广贤乡。年乡境设库前(小库)、院前(辛院)、双峰、夏溪、严湖5乡。年编组保甲,乡境分属一、三区。年乡境设1个保联、9个保,年该保联改名双库乡,辖7个保。年辖11保。年解放时,境域分属城关区和芳溪区。年境内分设双峰、骆家、库前、院前4乡,年上述4乡合并为双峰乡。年成为黄岗山垦殖场的分场,又是人民公社,下设生产大队、生产队。年并入潭山分场,翌年析出。年与垦殖场脱钩,只称人民公社,境内分为6个生产大队,年调整为13个生产大队。年公社复名乡,下设村和村民小组。年撤销双峰乡,改建双峰林场,下设分场。
(竹林晨曦)
黄岗镇
黄岗镇位于宜丰县西北部,东与潭山、双峰毗邻,南同车上接壤,西北与万载县仙源、高村和铜鼓县三都交界,历史上称黄岗口,因其地处黄岗洞口而得名。黄岗镇山川秀美,景胜著名,自然景色宜人,主要人文遗存和自然景胜有船形山商周遗址,世界临济宗祖庭黄檗山(有临济宗开山祖师希运禅师墓),五峰山净党寺遗址,官山自然保护区仙姑岽,仙姑坛,牛仔岭,麻菇尖等景胜。
从宋至清属新昌县广贤乡,黄岗巡检司设此。明时建市名石下市。年编组保甲,属第三区。年乡境与车上林场同属第二区第三保联,年三保联改名黄岗乡。乡境分设5保。年解放时,属芳溪区。年乡境设黄岗、坳溪、将侯、潮溪4乡,年上述4乡合并为黄岗乡。年成为黄岗山垦殖场的分场,又是人民公社,下设生产大队、生产队。年划为石花尖垦殖场管辖,此起至年与港口公社(今车上)曾两合两分。年与垦殖场脱钩,只称人民公社,辖7个生产大队,年9个生产大队,年公社复名乡,下设村与村民小组。
(黄檗山黄檗禅寺)
车上林场
车上林场位于宜丰县西北部,东与双峰毗邻,西与万载交界,南和芳溪接壤,北与黄岗相依,场部设易家坪,距县城33公里。
清以前属广贤乡,民国时期的年编组保甲,属第三区,年与黄岗乡同属第三保联。年第三保联改名黄岗乡,今场境分为5保。年解放,属芳溪区。年境内设车上、港源、湖溪、洞上等4乡,年上述4乡合并为港口乡。年成为黄岗山垦殖场的分场,又是人民公社,下设生产大队、生产队。年隶属由黄岗山垦殖场改为石花尖垦殖场。至年此起曾与黄岗公社(分场)两合两分。年与垦殖场脱钩,正名人民公社,下设4个大队,年为8个大队。年公社复名乡,下设村和村民小组。年撤乡改设林场,其行政区域划入黄岗乡,下设村和分场。年分为8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76个村民小组。
(车上林场天子山)
石花尖垦殖场
石花尖垦殖场位于县境西北部,其所属单位大部份分布于黄岗乡和车上林场境内。场部所在地为黄岗邬家垴,距县城37公里。
年12月,县直机关16名干部,到潭山镇古阳寨筹建国营宜丰县古阳寨林牧农综合垦殖场,翌年1月又有79名县直机关干部下放到该场。年9月,与石桥乡合并为国营黄岗山垦殖场古阳寨分场。年8月成立古阳寨林场。年7月调整垦殖场规模,古阳寨林场所辖范围划归黄岗山综合垦殖场管辖,又将年成立的原黄岗山垦殖场的洪源槽分场和石花尖林场划归古阳寨林场管理,场址迁黄岗邬家垴,改名为石花尖综合垦殖场,下辖洪源槽、石花尖林场。年8月,两林场改为分场,新设坳溪、洞上、桂花桥分场和官山林场。年增设红桥分场。年洞上、桂花桥、洪源槽3个分场合并为洪源槽分场,坳溪、红桥、石花尖3个分场合并为石花尖分场。官山林场规模未变。年成立太阳岭药场。年建立石花尖乡,与石花尖垦殖场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年3月塔下农场划归石花尖管理。年9月,撤销石花尖乡,保留石花尖垦殖场。
(石花尖垦殖场官山风景)
芳溪镇
芳溪位于宜丰县西南部,东邻桥西、石市、黄岗山垦殖场五里分场,西与万载县相接,北和双峰、车上毗连,南与上高交界。东西最大横距18公里,南北最大纵距22公里。芳溪原名方塘,因其地有一方形水塘,后雅名芳塘,又因集镇靠长塍港,又雅化为芳溪。离县城14公里。
宋代方塘市即为全县七个墟市之一,贸易长盛不衰,是县境西部物资集散地。清以前境内大部分属广贤乡,部分属宣风乡。芭蕉属泰和乡,石陂属上高县,花田、杨木、城溪、禾埠等村属宣风乡。年编组保甲,镇境分属第一、二、三、四区。年镇境分设4个保联、16个保。年4个保联分别改名芳溪乡、集兴乡、黄岗乡、同兴乡。年2月,芳溪乡与集兴乡合并为芳溪镇;同兴乡与禄集乡合并为宣化乡;蕉溪属黄岗乡,10月芳溪镇改名芳溪乡,翌年辖12保。芭蕉属双库乡,禾埠、花田、城溪、杨木属宣化乡,蕉溪属黄岗乡。年解放,年镇境分属城关区、芳溪区、宣凤区,境内设塘头、香源、三村、南溪、炎岭、芳溪、花田、城溪等乡。1年增设简家、蕉溪、禾埠(翌年撤销)3乡。年芳溪、南溪、炎岭、蕉溪4乡合并为芳溪乡;三村、香源2乡合并为三村乡;塘头、简家2乡合并为花田乡;城溪乡并入浪源乡。年成立人民公社,又是黄岗山垦殖场的分场,同年又将花田乡之原塘头、简家2小乡并入芳溪乡。年城溪来属。年与黄岗山垦殖场脱钩。年全乡合并为7个大队26个生产队,年禾埠、花田、杨木、石陂4个大队由蓼市公社来属。年析出炎岭大队,全乡分为蕉溪、香源、塘头、刁枥、城溪、禾埠、花田、杨木、石陂、南溪、芭蕉、庙前、上屋、下屋、新村、芳溪等大队。年公社复名乡,下设村和村民小组。年撤乡设镇,年镇辖19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个村民小组。
(天隐洞)
石市镇
石市镇位于宜丰县南部,东南与上高县交界,西与芳溪镇接壤,北与桥西乡,新昌镇毗邻,是宜丰县的南大门。镇人民政府所在地石崖滩。古名石崖滩市,因集镇名乡。这里每年农历五月十三日为副节,届时人群会集观看龙舟竞赛,龙舟多时有近50条,观众多达万余人,现已形成物资交流会。
石市镇古名宣风乡,宋太平兴国六年(),由上高划入新昌县管辖。年编组保甲,属第四区。年镇境分为4保联、26保,另有水上保1个。年4个保联分别改名禄集乡、石凌乡、十都乡和同兴乡。年同兴乡与禄集乡并为宣化乡;石凌乡与十都乡并为风德乡。年解放,属宣风区。年镇境分设毗冈、浪源、城溪、禹溪、星溪、凌江、石市、夏讲、火溪、车溪等乡,1年增设横塘、午照2乡。年将火溪、午照、夏讲、石市4乡并为蓼市乡;浪源、禹溪、毗冈、城溪4乡合并为浪源乡;星溪、车溪、横塘、凌江4乡并为星溪乡。年9月,星溪、浪源、蓼市3乡并为先锋乡并成立人民公社,下设生产大队、生产队。年先锋公社分为蓼市、石市两公社。年将蓼市公社所属蓼市集镇及火溪、檀塘、荷塘等大队划入上高管辖,又由上高划石陂大队入蓼市公社。年撤销蓼市公社,将所属花田、杨木、禾埠、石陂4大队并入芳溪公社;又将新华、潭下、禹溪、东方红(浪源)4大队并入石市公社。年镇境辖17个大队。年公社复名乡,下设村和村民小组。年撤乡建镇。年全镇辖17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个村民小组。
(石市河上赛龙舟)
桥西乡
桥西乡位于县境中部,东邻新昌镇,西界芳溪,南与石市相接,北和双峰、天宝毗连。山地面积公顷,水面面积公顷。
桥西乡清以前分属泰和、义钩、宣风3乡。民国时期的年,乡境分设潜头、盐岭、盐津、潭埠塅、塔前、大富坪、潭溪、曹溪、山东垴、黄陂等乡。年编组保甲,分属第一、四、五区。年分属第一区第一、二、三、五保联和第二区第四保联。年乡境分属金街镇、盐津乡、枫源乡、良冈乡、禄集乡。年分属盐步镇、风廉乡、续良乡、宣化乡、双库乡。年解放,分境分属城关区和宣风区。年乡境分设潜头、仁和、曹溪、柴源等乡,1年增设桥西、雷神、枫潭等乡。年桥西、潜头、仁和3乡合并为桥西乡;雷神、柴源、曹溪、枫潭4乡合并为雷神乡。年起至年曾与新昌公社两合两分。年北门公社来并,下辖8个大队,年为14个大队。年公社复名乡,下设村和村民小组。年全乡辖16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个村民小组。
桥西乡潭埠塅村金丝楠木林
黄岗山垦殖场
江西黄岗山垦殖场位于县境北部,总场场部坐落在潭山镇,东南接天宝,西邻黄岗,西南与双峰相连,北与铜鼓、修水、奉新三县毗连。全境面积76.5平方公里,距县城25公里。全场辖院前分场、古阳寨分场、山背分场、肖家分场、狮子岗分场、五里分场6个农林分场、2个村委会和1个托管单位,自然村64个。
年12月省委、省人委决定由省直机关下放干部创建江西国营黄岗山农林牧综合垦殖场,后改称为江西省国营黄岗山综合垦殖场。年与宜丰县合并,年收归省管。年12月下放县管,年再次收归省管。年12月,组建为江西鑫龙企业集团,隶属省农垦集团总公司。年7月,成建制(企业建制)移交属地宜丰县管理。年2月,江西鑫龙企业集团更名为江西黄岗山垦殖场。
(炎岭村)
小编有话说:
能帮助到大家是我们一直努力在做的!
山青水秀,风景优美
这就是我们的家乡
——宜丰
小伙伴们,现在知道
各乡镇名称的由来了吧
▍来源:综合百度百科、宜丰县志等
觉得我们“好看”的点个赞 哪里治疗白癜风的效果好北京有哪些好的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