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的位置: 西和县 >> 西和县旅游 >> 西和从哪里来

西和从哪里来

西和

伏羲诞生地

乞巧女儿乡

“西和”之名始于南宋,由于北方的金人和南宋王朝“抢地盘”,当时曾将长道县和礼县部分区域划归岷州,年,宋金讲和,因岷州“岷”字犯金太祖完颜旻名讳,南宋朝廷改岷州为和州,又因淮西(今安徽省)原有和州,所以加“西”字,西和之名便由此开始。明朝洪武十年(年),“西和州”降为“西和县”。“西和县”名称从洪武十年算起,至今已有多年历史。

西和旧城楼

说到西和,就得先说仇池山,这里是中华人文始祖伏羲诞生地,也是氐族政权仇池国的行政所在地。仇池山海拔米,自然高度米,小舟之状,四周红岩石壁、险要无比,历史上,军、寇多次安营扎寨,故又有大山寨之称。

魏晋南北朝时,以仇池山为中心建立地方割据政权“仇池国”,前后存在达年,是许多人心中的“桃花源”,这里有饥寒中的杜甫写下的“万古仇池穴,潜通小有天。神鱼今不见,神地语真传。”的诗句。也有苏东坡以它命名的《仇池笔记》。西和因仇池山而闻名,西和也在远古的传说中走进了我们视野。

这是我的证件照

无化妆无PS,证件照上最真实的我!

这是我的生活照

清晨

上午

下午

傍晚

晚上

不要太羡慕

我的容颜就是这么美丽

这是我年轻时候的照片

县城旧貌

一中51级毕业生合影

那个年代没有PS和美颜相机

有的只是情怀、真实与不献媚

这是我的个人资料

中文名:西和县

英文名:XiheCounty

别称:伏羲生处、仇池古国、乞巧之乡,半夏之乡

所属地区:甘肃省陇南市

下辖地区:汉源镇,长道镇,何坝镇等12镇8乡

政府驻地:汉源镇

主要民族:汉族

性别:你猜猜看……

面积:平方公里

人口:42.84万人(年末)

邮政编码:

收入:约27.54亿元(年)

语言:中原官话秦陇片

货币:人民币(CNY)

气候条件:气候湿润,四季分明

邻居:东临徽县、成县,南依武都区、康县,西与西北与礼县交界,东北接礼县、天水秦州区

特色物产:半夏、西和麻纸、花椒等

特色小吃:杠子面、猪油饼、锅盔、洋芋丸子等

这是我的荣誉

乞巧之乡

乞巧,是一个流传甚广,历史悠久的古老民俗,它源于汉文化中织女、牵牛、河汉三种天象。最早见于东汉崔寔的《四民月令》。西和“乞巧节”又称“巧娘娘节”,是指农历六月三十至七月初七,独由女性欢度祈福的节日。西和县乞巧活动,源于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乞巧中的“巧娘娘”是王母娘娘的第七个女儿,即七仙女。

西和乞巧节是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年西和乞巧节启动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期中国(陇南)乞巧女儿节与妇女发展国际论坛于年8月1日在北京举办。

伏羲生处仇池古国

汉《遁甲开山图》说:“仇池山,四绝孤立,太昊之治,伏羲生处。”

宋罗泌所撰《路史》说:“伏羲生于仇夷(仇池),长于成起。”

半夏之乡

西和县素有“千年药乡”之称,半夏是西和县重要的药用栽培植物之一。甘肃西和县收到中国农业部《中国特产之乡宣传暨推介活动组委会》寄来的证书和匾牌,被正式命名为“中国半夏之乡”。

这是我的特色

山水如画

晚霞湖

  

云华山

八峰崖

仇池山

岷郡山

凤凰山

皇城森林公园

这是我的厨艺

杠子面

洋芋丸子

西和锅盔

猪油饼

西和罐罐茶

四季分明,阳光明媚

风景优美,人民热情淳朴

有美景,有美食,有“美人”

有着海纳百川的包容性

我从远古传说中走来

正昂首阔步向未来走去

我爱我自己

如果你喜欢

那就……请继续好好爱我~

部分来源

陇南发布

编辑:胡路遥审核:姚丽萍监制:陈栋

投稿请加小编ing

小编在等你的赞~\(≧▽≦)/~

赞赏

长按







































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效果好
治疗头部白癜风的有效偏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hezx.com/xhxly/30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