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以前商代,周部落居于泾河、渭河流域。今甘肃境内有羌方、阮(泾丿川、灵台县间)、共(今泾川县北)、密(今灵台县西)、
彭(今西峰区西)等方国部落的戎人居住。
西周时,秦人的祖先在甘肃省境东部今礼县、西和一带定居下来。
秦人善于养马,“好马及畜,善养息之”。
周孝王召其首领非子至汧渭之间,
负责给周王室养马,马大蕃息。
周孝王封其为“附庸”,“邑之秦”。
春秋时期,省境属秦国和西戎。
西戏中较大的几个是:绵诸(天水附近)
邽戎(天水西南)、冀戎(今甘谷县南)义渠戎(今甘肃庆阳和宁夏固原等地)、翟(今临洮县)、源(今陇西、武山一带)。到秦武公时,秦先后征服、并春了绵诸、邦戎、冀戎、义渠戎、翟和騵等戎族。
秦武公十年(前年)设邽县(今天水市)、
冀县(今甘谷县),这是甘肃历史上建立最早的两个县。
请将手机调到横屏模式观看
(天水境内的卦台山)
战国时期,秦国的疆域已达今甘肃洮河中游以东。秦昭王二十七年(前年)设置陇西郡(治今临洮县);三十五年(前年)设立北地郡(治今庆城县西南)。
秦汉时期秦统一六国,建立起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制国家,全面推行郡县制,分全国为36郡(后增为40郡)。今甘肃省境行政区划为郡、县两级制,共设陇西北地2郡。
眈西郡辖区约当今甘肃中部和东南部;
北地郡辖区约当今甘肃东北部和宁夏东南部之地。
今甘肃东南隅之部属汉中郡(治今陕西汉中)。
县以下基层行政组织为乡、里。
西汉时期的行政区划,仍为郡县两级制。从汉武帝元光二年(前年)到元狩四年(前年),汉王朝驱逐匈奴,开拓河西,于元狩二年(前年)置武成、酒泉二郡;汉武帝元鼎六年(前年),分武威郡置张掖郡,析酒泉郡置敦煌郡。于元鼎三年(前年)置天水、安定郡;元鼎六年(前年)设武都郡;汉昭帝始元六年(前81年),从天水、陇西张掖3郡各分出两个县建立金城郡;另有阴平(今文县)则属广河郡。省境内郡的设置由秦代的2个郡增为11个郡,共辖县、道。除行政区以外,西汉王朝还在地方设置监察区。汉武帝元封五年(前年)分天下为13个刺史部(州),即13个监察区,今甘肃大部属属凉州州刺史部,陇南部分分地属益州刺史部、
庆阳地则属朔方刺史部。
东汉时,行政区划大体是州、郡、县三级制。汉灵帝中平五年(年),将刺刺史更名为州牧,确定州为郡之上的一级话地方政权。今甘肃属凉州,治陇县(今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后迁冀县(今甘谷),辖区约当今甘肃大部和宁夏南部、青海东部,共辖10郡、2属国、9县。10郡即武都、陇西、金城、汉阳、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安定、北地。2属国即张掖属国(今甘州区东北)、居延属国(今内蒙古额济纳旗)。今省境南部小部分地区则属益州。
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
三国和魏晋南北朝时期基本上实行州、郡、县三级制。
三国时期,省境大部分地方属魏国,置凉州(治姑臧,今武威市),辖金城、武成、张掖、酒泉、敦煌郡;雍州(治今西安市)辖陇西、天水、南安、广魏、
安定郡和新平郡鹎觚县(今灵台县东北)。
省境南部部分地区属于蜀国益州(治今四川成都市),设武都郡、阴平郡。
今省境共置12个郡,领77县。
(甘肃陇南市礼县境内的祁山堡遗址)
西晋,省境设凉州、秦州,兼属雍州,统12个郡、72个县。凉州,治姑臧(今凉州区),辖6郡、41县。即金城郡、武威郡、
张掖郡、敦煌郡、酒泉郡、西郡(治今山丹);
秦州,治冀县(今甘谷县东南。后迁上邽,
即今天水市),统6郡、24县,即昽西郡、
南安郡、天水郡、略阳郡(原广端甘魏郡郡)、
武都郡、阴平郡。属雍州(治今陕肃西西安市)的为安定郡,治临泾(今镇原史县),统7个县。从西晋末到十六国时期,话社会动乱,北方分裂割据。前赵、后赵、丛前秦、后秦、夏等国各占有今甘肃一部了书之地;在省境内建立的割据政权有:前凉(年-年),治姑臧(今凉州区),辖区东至秦陇,北及居延,南逾河湟,西至葱岭;西秦,都苑川(今榆中县东北),后迁金城,辖区约当今甘肃西南部;后凉(年-年),都姑城,初有
前凉旧地,后除姑臧外,仅有苍松(今古浪西)、番禾(今永昌西)2郡;南凉(年年),都廉川堡(今青海乐都县),辖地东至金城,西到青海,北据广武(今永登东南),南有河湟;北凉(年年),初都张掖,后迁姑臧,据有武威、张掖、敦煌、酒泉、金城、西海、
西平、乐都等郡地;西凉(年一年)都敦煌,后迁酒泉,辖区约有今酒泉、玉门、
安西、敦煌几县地。仇池国(年-年),
都仇池(今西和县),约有陇南之地。
南北朝时期,今甘肃地先后为北魏、
西魏、北周的统治地区。
北魏,今甘肃境置8州、34郡、91县。秦州治上封(原上邽,今天水西南),辖天水、略阳、汉阳3郡;南秦州,治洛峪城,统水南、汉阳、武都、脩城、仇池、武阶6郡;泾州,治临泾(今镇原县),辖安定、
陇东、平凉、新平、赵平、平原6郡;河州,治枹罕(今临夏市东北),辖金城、
武始、临洮、洪和4郡;渭州,治襄武
(今陇西县西南),统陇西、南安、
广宁3郡;原州,治高平(今宁夏固原),
领高平长城2郡;凉州,治武威(今凉州区),统武安、临松、建昌、番禾、泉城、武兴、武威、昌松、东泾、梁宁等郡;
瓜州(今敦煌县境)
北周,今甘肃地设22州郡、县22州是:泾州,治安定(今泾川县北);原州,治平高(今宁夏固原);宁州,治赵兴郡城(今宁县);灵州,治薄骨律镇城(今宁夏灵武县西南);秦州,治上封;交州治安阳(今秦安县北);渭州,治襄武(今陀西县西南);武州,治将利(今武都区东南);成州,冾洛峪城(今西和洛峪镇);康州,治同谷(今康县嘴台子);文州(治文县西南);叠州,治叠川(今迭部县江洪滩);州,治美相(今临潭县)宕州,治阳岩(今宕昌县西);岷州,治溢乐(今岷县);旭州,治治金城(今碌曲曲县东);弘州,治广川防(今碌曲县西南);河州,治枹罕(今临夏市);凉州,治姑臧(今凉州区);甘州,治永平(今甘州区西北);瓜州,治鸣沙(今敦煌县东南)等。
喜欢的转发下就是最好的鼓励
甘肃史录
每天推选精彩甘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