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全社在礼县、西和县、康县检查指导“人大代表之家”创建工作时强调:办好“家”当、理好“家”政、记好“家”史、传好“家”风,切实发挥“人大代表之家”作用
4月14—15日,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杨全社在礼县、西和县、康县检查指导乡镇“人大代表之家”建设工作。
杨全社深入礼县、西和县、康县部分乡镇,在实地察看、查阅资料、听取汇报、观看电视专题片后,对三县乡镇“人大代表之家”创建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杨全社指出,三县乡镇“人大代表之家”创建工作在县委高度重视、县政府大力支持、县人大精心指导下,呈现出认识明确、思路清晰、起点较高、势头良好的特点。通过建“家”、管“家”、用“家”,发挥了“家”的学习平台、联系纽带、议政场所、活动阵地的作用。
为在全市各乡镇年底前全面建成“人大代表之家”,杨全社强调,一要坚持因地制宜,置办好“家”当。要结合实际、选好场所,创新模式、整合资源,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支持,加大投入,配齐硬件设备,为代表进“家”开展活动创造必要条件,让代表体会到“家”的归属感。二要丰富活动内容,打理好“家”政。要积极组织开展学习培训、政情通报、选民接访、专题调研视察、代表履职交流和述职、双联“人大代表在行动”等活动,切实提高代表素质,密切代表与选区群众的联系,强化代表的履职担当和责任意识。三要完善台账资料,记载好“家”史。要建立代表小组活动、接待选民、建议办理、视察调研、学习考勤登记薄和代表花名册等“五薄一册”,并由专人及时登记归档。对开展的各项活动,制作多媒体演示文稿或专题视频。通过完善台账资料,使各级、各届人大代表基本情况和开展的各项活动有据可查,有史可追。四要建立长效机制,传承好“家”风。要结合代表权利和义务,把各项工作和活动开展用规则和制度规定下来,坚持下去,实现各项工作和活动开展的常态化、规范化,进一步凝聚代表力量,发挥代表作用,为实现当地经济社会加快发展、人民当家作主、推进法治建设进程作出积极贡献。(李忠林)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