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寒假,陇南的家长带着孩子去了这里

寒假不知不觉开始啦

面对闹腾的熊孩子们

各位家长是不是已经早早

做好了一些打算呢

今天陇报君给大家推荐几个

对孩子们而言

十分有意义的去处

2

0

1

7

宕昌哈达铺

哈达铺位于宕昌县西北部,国道线纵贯全镇,距县城37公里,地域开阔,交通便利,人口稠密,集市繁荣。哈达铺是当年红军长征经过的重要集镇,在红军长征历史上具有特殊意义,是红军长征途中名副其实的“加油站”,也是决定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命运的重要决策地。

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

哈达铺是红军长征北上的里程碑,万里长征即将胜利完成的转折点,它以其特殊的地位,名载中国革命的光辉史册,被杨成武将军称为红军长征的“加油站”。

在国务院公布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时称“哈达铺是决定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命运的重要决策地”。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筹建于年,年10月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年10月正式建馆。年9月28日9月28日,甘肃宕昌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提升布展开馆仪式隆重举行。重新开馆后的纪念馆展览面积增加到多平方米,展览主题专讲哈达铺故事,突出特色。

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由7处革命遗址构成,占地面积共多平方米,建筑面积平方米。现馆内存有文物52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1件,国家二级文物8件,国家三级文物14件。收藏胡耀邦、张震、肖克、杨成武、杨得志、张爱萍等7位上将、22位中将、77位少将为纪念馆题词手迹幅,省军级领导题词30多件,国内知名人士题词多幅,将军简历篇,照片80多幅,哈达铺游击烈士生平简历20多篇。

年12月,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被中共甘肃省委命名为全省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年5月被甘肃省国防教育委员会命名为甘肃省国防教育基地,年6月被中共中央宣传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年6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哈达铺红军长征旧址

哈达铺红军长征旧址座落在由家店铺组成的一条长约多米的街道上。由毛泽东、张闻天住过的“义和昌”药铺,红一方面军司令部及周恩来住过的小院“同善社”,一方面军团以上干部会议会址“关帝庙”,二方面军总指挥部及贺龙、任弼时住过的“张家大院”,原哈达铺“邮政代办所”五处旧址组成。另有“哈达铺苏维埃政府”、“苏维埃哈达铺游击队司令部”两处遗址。

毛泽东、张闻天住过的“义和昌”药铺

红一方面军司令部及周恩来住过的小院“同善社”

一方面军团以上干部会议会址“关帝庙”

二方面军总指挥部及贺龙、任弼时住过的“张家大院”

原哈达铺“邮政代办所”

据介绍,这是红军在长征途中走过的最长、保留当年原貌最完整的一条街。

两当兵变纪念馆

两当兵变纪念馆位于两当县广香东路,是两当兵变部队的集结地。两当兵变人物群雕位于纪念馆广场中轴线,气势恢宏,他们是两当兵变的决策者和指挥者,有习仲勋、刘林圃、吕剑人、李秉荣、左文辉、许天杰、李特生等。这座神形兼备的雕塑是对习仲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青年时代向往光明、追求理想信念、满怀革命热情、投身革命斗争的真实写照。

两当兵变纪念馆

两当兵变纪念馆广场南北两侧的大型浮雕墙呈折尺状,正面长13.65米,浮雕墙高4.4米。南北两组在一条平行线上,结构对称,展现了当年习仲勋等热血青年为理想从戎救国,在艰苦卓绝的环境里机智勇敢、积极发展党员、秘密发动兵变的一系列惊人壮举。

新建的纪念馆为地上主体一层、局部二层建筑。馆内共设三大展区六个单元:第一展区为两当兵变事件展区,第二展区为历史传承展区,第三展区为两当兵变主要领导人生平展区。丰富的资料,翔实的内容,展现了一幅在两当这片红色热土上可歌可泣的红色历史画卷。

两当兵变纪念馆共有展厅四个,分别为序厅、第一展厅、第二展厅、第三展厅及接待厅、休息室、多媒体厅、导游室等功能厅室。

两当兵变纪念馆共陈列文物件(文史资料95篇),弥足珍贵的是由习仲勋同志的近亲属捐赠的马鞭、军用水壶、干粮袋等五件文物。陈列展板块。

两当兵变旧址

两当兵变旧址是两当兵变的指挥地,位于县城老南街,为三进院建筑格局,据考证为清代嘉庆5年(年)建筑。总占地面积.65平方米,建筑面积.31平方米。

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

由团中央命名的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位于两当兵变旧址北侧,总占地4.5亩,建筑面积7.4平方米。

基地主要以两当兵变这一历史事件为依托,通过实物、图文、互动体验等形式,全面展示在历史长河中所涌现出来的习仲勋等英雄少年的光辉形象,更好的激发广大青少年继承和发扬革命精神,做有理想、有信念的一代新人。年3月,被甘肃省教育厅、甘肃省财政厅授予甘肃省青少年学生优秀校外活动中心称号。

甘肃秦文化博物馆

甘肃秦文化博物馆坐落于礼县城关镇东新南路开发区秦人广场,总占地面积约.7平方米,总建筑面积平方米。其中博物馆主体建筑包括展厅、会议室、库房、学术厅等。

甘肃秦文化博物馆

甘肃秦文化博物馆是集陈列展示、文物收藏、学术研究为一体的大型博物馆,独具特色的建筑、先进的内部功能设施,全方位地展示陇南、甘肃省的先秦文化,成为国内一流的秦早期文化考古科研基地。年,该馆被甘肃省委宣传部命名为甘肃省第五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甘肃秦文化博物馆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馆藏文物余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近件,古籍资料00余册。博物馆依托丰富的早期秦文化文物和其他不同时期文化文物资源,向世人重现早期秦人那段恢弘壮阔的历史和文物及礼县历史、民俗文化及翰墨遗珍书画。

秦人的长期活动,在礼县一带留下了丰富的古文化遗存,该县经过普查建档的文物点即达处,遍及其东北部的18个乡镇。而大堡子山墓地群更被研究者称为“墓群中的墓群,秦地中的秦地”。

镇馆之宝——蟠虺纹车型器

蟠虺纹车型器,又名“四轮方车”,“四轮方盒”等,时代为春秋中晚期,出土于礼县圆顶山秦贵族墓葬。通高8.8厘米,长11.1厘米,宽7.5厘米,轮径4厘米。该器由盒体和轮轴两部分组成,通体以繁缛的蟠虺纹为饰,整个器物构造十分精巧。为国家一级文物,是甘肃秦文化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这辆四轮车模型把四轮车的历史提前了多年。

珍贵文物——蟠虺瓦楞纹盨

蟠虺瓦楞纹盨,春秋时期器物,礼县秦西垂陵园圆顶山秦贵族墓出土。高21.5厘米,长40厘米,宽18.2厘米。覆盘式深盖,圆角长方形捉手,方唇,四角各饰一凤鸟,盖坡沿上部四圆角处及左右两侧,各饰行虎一只,坡沿下部前后两大侧面,各饰行虎三只,虎首向下。器腹结构、修饰与器盖对称,惟左右两侧附双凤首共身套合的巨耳,饰镂空蟠虺纹。该器为盛食器,国家一级文物。

蟠虺纹方壶

蟠虺纹方壶,春秋时期器物,礼县秦西垂陵园圆顶山秦贵族墓出土。通高52.8厘米,宽46厘米。盘式盖,大圈顶式捉手,盖下部微鼓,周边四面饰4只对称的长尾立兽,兽首向下。器深子口,外敞,长颈,束腰。高厚圈足内聚,前后两侧各附两卧虎为支足。颈部左右两侧出兽首耳套璧形环,兽首上附镂空的凤首,盖顶、盖沿、璧形套环、器腹均饰蟠虺纹,颈饰波带纹。全器在不同部位共附饰鸟、虎等动物18只。该器为盛酒器,国家一级文物。

西和乞巧文化苑

西和县加大传统文化传承保护,打造“乞巧文化品牌”,将乞巧文化与历史文化充分融合,保护原有旧县衙、孔家大院等古建筑,建设乞巧文化苑,以原初性、主题化、情景化为定位,集乞巧文化、历史文化、传统教育、展览展示、旅游休闲为一体。

西和乞巧文化苑

乞巧文化苑主要由宋代遗存的古?城墙遗址、明代的财神庙宇,清光绪年间古民宅孔家大院和修建于上世纪50年代的电影公司复建成的“巾帼巧手创意馆”以及民国县衙五大建筑群落组成。不同年代建筑文物的活态展示,在乞巧文化苑中串联出西和在历史变迁中的文化链条。

孔家大院修建于清光绪丙申年(公元年)。孔家大院位于西和县汉源镇南关夫子街,是孔子的第77代后裔,昭字辈传人由山西进入西和落户西山,后因西山滑坡,于年(丙申年)在汉源镇夫子街落成这座西和典型的四合院。为了加强孔家大院古宅院的保护,弘扬儒家文化,在对孔家大院进行详细测绘后,西和县将原孔家大院房屋门窗、木料、砖瓦、装饰构件等进行系统性编号,并重组、迁建于乞巧文化苑,供游人参观。

旧县衙是民国初期的建筑,原有一进三院,分别为县衙大堂、二堂、三堂,北侧有一组附属建筑。大堂在修建政务大厦时拆除,现存为二堂、三堂。县衙依山而建,拾阶而上,厅堂威仪,翠柏掩映,气势恢宏。年,在建设乞巧文化苑时修缮厅堂,复铺院落,重现历史原貌。

古城墙,西和古城堡“十二连城”遗存残段,北宋岷州镇将李永琪始筑。

财神庙始建于明代,有神殿三间,供财神以福佑百姓,后受损。为还民于信仰,按照民众意愿,西和县以民间集资的方式复建于乞巧文化苑内,重塑关羽金身,再续十方善缘。

巾帼巧手创意馆原是修建于上世纪50年代电影公司的办公用房,因年久失修,屋顶坍塌,在修建乞巧苑时保持原建筑风貌,改为巾帼巧手创意馆。创意馆收集了全市八县一区妇女纺织品、剪纸、刺绣等工艺品。

聆听革命故事

重温红色经典

接受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

或了解陇南传统文化

都是寒假里

对孩子们而言不错的选择

您还有什么好的提议

欢迎补充哦

(整理/记者韩县银)

监制:竹翠审核:石鼓

责编:马智泉编辑:韩县银校审:陈晓旭

赞赏

长按







































白癜风治疗北京哪家医院好
全国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hezx.com/xhxly/12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