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有事好商量rdquo新

“咱们村里的广场上一直没有路灯,天一黑大家伙儿的文体活动也就终止了,建议村里安上几盏路灯,这样晚上老人们有聊天的地方了,妇女们有跳舞的地方了,孩子们也有玩耍的地方了。”   “对,这个建议好啊。”   今年7月,在西和县姜席镇西王集村的“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活动上,村民张兰花的发言引起了在场30多位村民代表的共鸣。随后,村组干部和村民代表带着群众意见到现场边查看边商议,在经过村党支部讨论后,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八盏明亮的路灯就齐刷刷地亮了起来,往日夜幕下宁静的广场突然间变得喧闹了起来,“沐浴”在亮堂堂的灯光里,孩子们欢呼雀跃,大人们有说有笑,好不热闹。   民意如此畅通,办事如此高效,这正是缘于西王集村的“有事好商量”议事平台。   年11月以来,西和县为了最大限度把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就地解决矛盾纠纷问题,实实在在为民服务解难题,县委县政府在全县安排部署了“有事好商量”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   一年来,依托各行政村党群服务中心,西和县持续完善和深化“有事好商量”平台和机制,并使其真正深入农村、走进群众,成为有温度的“传声筒”、暖民心的“扬声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基础进一步得到夯实、长效机制基本建立,通过民主协商为村民谋幸福的愿景初步实现。

搭建平台

擦亮“有事好商量”的牌子

  “有事好商量;有事找干部;有事找驻村工作队;有事找党支部。”这是矗立在西王集村村口最明显位置的标识牌上的四行话语。在这块标识牌上,包括包村领导、驻村帮扶队队长、村党支部书记在内的6名村干部的电话号码全部公示了出来。   马驰是姜席镇副镇长,也是西王集村的包村领导。“注明各村包村领导、包村干部、驻村工作队队长和各村支部书记的姓名、电话,确保群众有事能在第一时间知道找谁,有事找得到人,让群众的急事、烦事、难事在第一时间得到妥善解决。”马驰说,为将“有事好商量”这一机制直观地呈现在群众眼前,让群众有事第一时间找干部、找驻村工作队、找党支部,他们专门在各村党群服务中心门前设立标识牌,组织各村在显眼地段张贴悬挂“有事好商量”宣传标语,在营造宣传氛围的同时,也进一步提升了村民群众的满意度。   为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乡村治理工作目标,西和县搭建县乡矛盾纠纷受理热线平台、乡镇矛盾纠纷研判调解平台、村级矛盾纠纷化解平台三级平台。县直各职能部门和乡镇向全县公布本单位主管领导及相关部门监督举报热线电话,监督举报电话要在相关媒体平台上进行公示,方便群众反映问题和表达意见诉求。各乡镇依托现有的“信访接待室”,成立由司法所等站所负责人组成的联合调解室,负责对群众反映强烈、村级无法化解的矛盾纠纷逐一研判,切实发挥调解室作用,提高群众满意度。各村依托党群服务中心精心打造“有事好商量”群众说事室,说事室还要符合“四有”标准,即“有标识、有制度、有记录、有人员”,方便群众有地方说事、有地方表达诉求。

建立制度

推进“有事好商量”更主动

今年70多岁的王胡军是一名退伍军人,也是一名老党员,西王集村每周一次的“有事好商量”活动他都会来参加。“只有跟村民打成一片,才能真正了解他们的困难和需求。作为一名老党员,我愿意和村里的干部一起‘竖起耳朵’,听听老百姓的心声,为大家带来真正的实惠。”   “我们持续完善工作机制,不断创新方式方法,全面落实落细‘群众说事会’和‘党群活动日’制度。坚持协商于民、协商为民,通过‘望闻问切’方式,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督促村‘两委’履职尽责,担当作为。”西王集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马常具介绍说,今年以来,姜席镇各村通过召开“群众说事会”和开展“党群活动日”,党员、干部和村民之间聚焦脱贫攻坚、项目建设、家庭邻里关系等领域,有事说事、就事论事、畅所欲言,既认真听取了村民诉求,又有效拉近了党群干群关系,实现由过去的“被动”收集社情民意,变为现在的“主动”收集,进一步调动群众参与社情民意征集的积极性。   为使“有事好商量”这一制度真正深入农村、走进群众,西河县建立主动入户全面化解制度、定期约访有效化解制度、突发矛盾及时化解制度,并要求全县各村“两委”班子、包村干部、驻村帮扶工作队要定期入户,切实掌握当前群众议论的热点和焦点、面临的困难和问题,通过讲政策、摆证据、拉家常、谈情理等方式全面化解存在的矛盾纠纷,真正建立起解民忧、暖民心,有事好商量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制度。

建强队伍

让“有事好商量”更贴心

  群众的事情,就得发动群众、依靠群众、为了群众。   今年4月初,西和县初富沟村在硬化村主干道路过程中,两村民因河滩地界问题阻拦工程施工。镇、村干部及时到现场调解纠纷,并现场组织召开社员会议,面对面交流、实打实说事,讨论地界产权归属问题以及项目的落实。通过讲述事实、现场普法,详细说明了河滩属于公共资源,不存在私人地界纠纷。经过镇、村干部的调查和耐心工作,不仅解决了村主干道硬化工程施工问题,还化解了两村民家的矛盾纠纷。   “群众的事,要依靠群众来办,要同群众商量着办,要让群众参与去办。”包村干部王小强表示,依托“有事好商量”议事平台,请群众一起协商,把事情说开说透,“个别有想法的,你说我说大家一起说,就把思想统一起来了,老问题也得到圆满解决。”   众智谋事必明,众力举事必成。为建强干部队伍,建立县级政策解答队伍、乡镇矛盾研判队伍、村级纠纷化解队伍三支队伍,西河县从县直各职能部门抽调业务骨干,24小时接听热线电话,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进行解答,并分级分类反馈到相关部门和乡镇,由乡镇、单位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抓好落实。同时,成立由乡纪委、司法所、民政办、扶贫工作站、财政所相关负责人组成的联合接访队,针对群众反映的各类问题,详细作答,仔细研判,切实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   如今,“有事好商量”不仅在西河县落地生根,同时也给该县带来了可喜的变化:基层组织建设更加有力,村组难题化解更加高效,社会风气改善更加明显……(陇南市委政法委供稿)

往期荐读

》甘肃省进入员额法官检察官建议人选(第六批)公示》提能力·聚合力·添动力——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的“白银实践”》情景剧之冒充领导诈骗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hezx.com/xhxxs/8505.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