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南西和县仇池古国里
的丧葬遗存——架葬或厝葬
真不知是大山隐秘了历史,还是在如此隐秘的大山创造的历史将注定被隐秘。到达西和,是我第一次听说“仇池古国”。原野里,有耕地和牛羊,荒峦岗上,还有丢下的遗迹和棺材。
如果不是手边的历史载记,如果不是刚刚攀登了险象环生的当地绝壁险途,很难相信,这里就是那个寿命超过唐朝和宋朝,经过年血与火洗礼的仇池古国都城。比起泱泱中原,这一隅,算得上“弹丸”。而在这里,仇池国的步履却比唐宋从容。因为地形复杂,因为水草丰茂。
仇池山上,各种嫩芽在山坡上摇曳,散落在平坦的田野中的村庄被大树簇拥。坡上耕牛吃草,阡陌小鸡觅食;麦场上,村民扬着古老的连枷打麦;路边渠水清流,潺潺有声……历史,在清风中尘埃落定。
历史上的氐族和羌族是一脉血统。这支曾经生活在青藏高原的古老民族,在母系氏族晚期发生了分流,一部分进入中原,形成了华夏氏族;一部分留在青藏高原,就是现在的藏族;还有一部分则沿秦岭南下,这就是现在生活在西南地区的羌族。
洛峪乡,在一片荒凉寂寞的风景中,一口安放在河对岸石崖下的棺材出现在世人面前,静静停放在石罅下。长时间的日晒雨淋,棺木呈现出腐烂前的黑色。陇南康县、宕昌一带,至今还遗留着人死后将尸体装入棺材,置放在路边几年以后才入土的丧葬习俗,当地人称之为“架葬”,或者“厝葬”。西和至今遗留的“架葬”习俗,就是古仇池国氐人的丧葬遗存。
如今从西和县城到仇池山,有80公里山路,道路极为险峻。当我们到达山顶,发现仇池山东南北三面被西汉水和洛水紧紧环绕、西面则是悬崖万仞。凭借仇池天险,杨氏氐族开创了比唐、宋、清还要长久的伟业。杨氏氐族以其所拥有的实力和占据的战略位置,成为一股不可轻视的政治力量。仇池国的势力,也因此由陇南发展到了四川北部和汉中一带。
TIPS:西和县古仇池国文化之旅攻略仇池国小档案:氐族人杨腾是仇池古国的创立者,东汉末年生活在今甘肃秦安。当中原动荡不安时,杨腾之子杨驹率领氐氏部族跋山涉水来到仇池山,发现这里地处出陇入蜀要塞,退可防守,进可扩张,又有良田百顷,遂定居于此。于是一个以前后仇池国为中心,由武都国、阴平国和武兴国为后续和外延的氐族地方政权,在崇山峻岭中建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