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缺乏不只是贫血

铁缺乏不只是贫血

————小儿铁缺乏症的危害

铁缺乏症,这一世界范围的营养障碍性疾病已成为危害广大儿童健康的主要疾病。

1.什么是铁缺乏

铁缺乏是指机体铁含量低于正常。根据缺铁的程度一般分为三期。铁减少期,本期为缺铁的最早期,临床难以发现,因此期仅有贮存铁减少,可表现为骨髓细胞外铁减少,血清铁蛋白低于正常。骨髓铁粒幼细胞、血清铁、转铁蛋白饱和度、血红度白以及红细胞比积均正常。红细胞生成缺铁期,其特点为贮存铁减少或消失,骨髓铁粒幼细胞减少,血清铁及转铁蛋白饱和度可降低,总铁结合力增高,但血红蛋白及红细胞比积均正常,红细胞为正色素。缺铁性贫血期,除以上指标异常外,血红蛋白或红细胞比积降低,出现不同程度低色素性贫血。

2.铁缺乏的表现

铁缺乏症对于小儿都有哪些危害呢?其中最直接的危害就是造成小儿缺铁性贫血。患儿常表现为疲乏无力,面色苍白,皮肤干燥、角化,毛发无光泽、易折、易脱,指甲条纹隆起,严重者指(趾)甲扁平,甚至呈“反甲”。

铁缺乏症不仅能造成贫血,还可导致体内含铁酶类的缺乏,引起机体脂质、蛋白质及糖代谢异常。进而造成婴幼儿童生长缓慢,发育迟滞。有一些患儿有“异食癖”,如喜食泥土、煤炭、墙皮、生米等。约1/3患儿可出现神经精神症状,甚至出现智能障碍。年幼儿可有易怒、多动、烦躁,年长儿表现为对周围环境不感兴趣,注意力不集中,理解力降低,反应慢等。另外,还可导致患儿免疫力降低,对病原微生物的感染率明显增加。

3.如何早期发现铁缺乏

在贫血出现前的很长一段时期,铁缺乏就已经对机体的多个系统尤其是神经系统的发育及其功能造成难以修复的损害。因此,儿童应当定期监测铁营养状况,及时发现和纠正铁缺乏,保证儿童健康成长。

血清铁蛋白是血液内结合状态的铁,是检查体内铁缺乏的最灵敏的指标,对早期发现铁缺乏具有重要意义。

4.如何预防铁缺乏

为了提高婴幼儿童的生命质量,广大家长和医务人员必须高度重视铁缺乏症的防治。那么,怎样防治小儿铁缺乏症呢?主要应从如下几方面着手:

(1)对小婴儿要及时添加含铁辅食。因为无论人乳还是牛乳等奶类食品含铁量均较低,远不能满足婴幼儿生长发育需要。故从4-6个月起,必须逐渐添加含铁丰富的辅食,如绿叶菜汁、茄泥、蛋黄、肉末、猪肝汤等。以防该阶段极易发生的生理性贫血。

(2)合理膳食搭配,纠正小儿偏食、厌食。在日常生活中要尽量选择含铁丰富易于吸收的食物。一般来说,动物食品,如瘦肉、猪血、猪肝等含铁量较多,铁吸收率高(约20%),植物性食品铁吸收率低(约10%左右)。此外,大豆、海带、木耳、香菇等均富含铁质,应鼓励小儿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樱桃、草莓、橘子、猕猴桃等有助于铁的吸收。

(3)及时治疗急慢性胃肠道疾病,以免继发铁吸收不良及慢性失血。消化道溃疡在小儿并非少见,此症不仅影响铁的吸收,而且可造成铁的丢失。肠道钩虫症也是引起慢性失血、缺铁的重要病因。故均须积极防治。

(4)对已确诊为铁缺乏症的患儿,应在医生指导下及时治疗。一般可口服铁剂,如硫酸亚铁、富马酸铁、葡萄糖酸亚铁等。

赞赏

长按







































北京哪个白癜风医院好
北京治疗白癜风医院那里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hezx.com/xhxxs/46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