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大展汪浩德诗十首

57诗歌大展

汪浩德,男,一九四四年生。天水市秦州区汪川中学退休教师,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曾与著名诗人黄英、刘志清组织成立祁山诗社,并仼副社长、主编。曾在《飞天》《星星诗刊》《青春诗刊》《佛教文化》《甘肃日报》《天水日报》及《天水文学》,发表诗文小说三百余(篇)首。曾出版《汪浩德汪渺诗选》(与儿子合著,作家出版社),本诗集曾获天水市首届五一工程奖;长篇小说《情鬼小梅》(山东文艺出版社)。

汪浩德:诗十首

枫叶自语

既然暗恋于我

为何不早一些说破

一位诗人比你胆大许多

唐朝偶见斜道停车

撕片白云送首诗歌

用二月花的昵称

换去我所有的秋波

我就以身相许

和他在一首诗里生活

再莫白日做梦

说什么下辈子等着

相信明年枫叶还红

那或许是我女儿的爱情

机缘只有一次万莫错过

是否轮回谁也难说

前世的燕子

前世

你我飞进寺院

经书是一方大海

让木鱼游出

以木鱼为船

两个都坐上去

何必让我一个人在岸上走

感动得纤绳荡悠悠

佛能普渡一切

也能普渡爱情

多少年同船共渡

占胜险浪急流

夕阳红时乐悠悠

至今头发雪白面目全非

老得忘记自已是谁

但也有人认识我们

是前世的一对燕子

与夫人合影

两只小乖乖

不知啥叫爱

被月老的花言巧语

拴在一块

已经白头偕老

初心不改

幸好我不是梁山伯

你不是祝英台

让爱成蝴蝶

可怜又悲哀

看咱多称心如意

要比梁祝逍遥又自在

染掉银发

不要老态

坐在时钟的秒针上

返回过去的年代

还穿你的毛底布鞋

还吃你热饭酸菜

不多不少再过五十年

夕阳红时站一块

让玄孙给咱拍照

喊罢茄子就见风釆

鸣沙山

天下奇迹

何处去找

人坐火车票

心向敦煌跑

沒见鸣沙山弯腰

就把我轻轻举高

再高一点点

让我的手伸到天外天

摘两朵最美的云

送给你和月牙泉

因为你俩是旷世奇缘

大海枯成泉水

还在恩爱

石山烂成沙粒

还在热恋

相依相守的英姿

让古今中外的游人惊叹

上天有感

以前把云当天

云有多高

天有多高

一坐飞机

就笑错了

原来天是母亲

云是儿女

差着辈分

天很高云很低

坐飞机就象骑牛

云山雾海里走

美丽的云朵

就象怒放的白牡丹

要多好看就多好看

居高临下大胆一次

俯视人间渺小一切

那怕是高山峻岭

那怕不可一世的巨人

王老二财大气粗

也无法看见

上天如同上大学

使我明白许多

敦煌

梦在敦煌

飞向敦煌

万千景象

让人眼亮了还亮

真想把美丽的敦煌

抱回我的梦里独自欣赏

但抱不动月牙泉的碧绿

抱不走鸣沙山的金黄

就象一朵云抱不走太阳一祥

离开敦煌

心系敦煌

难分难舍的心情

化作一群骆驼

至今还在那里游荡

难描难画龙林红

问大地问苍穹

龙林为啥这样红

红红的花椒走天下

红红的辣椒守家门

红红的柿子亮晶晶

站在树上打灯笼

世上少有的鸡血面

红红的味道香喷喷

红火的文化大院

琴棋书画抒真情

红火的老年活动中心

鹤发童颜夕阳红

更难忘感天动地的老红军

鲜血染红环县城

纪念馆里敬英灵

真想採把红枸杞

当作我的相思豆

再把好看的龙鳞桥

装进我的相机背上走

下棋

三个卒子过河

将爷听到四面楚歌

不是我不会下棋

而是缺失天时地利人和

谁知一场狂风暴雨

一路泥泞坎坷

老马失蹄一动不动

车堵闹市寸步难挪

连炮都心惊胆颤不敢发火

于是一局棋输了

对不起将爷

却能对得起我

因为我是假借下棋

在楚河汉界学艺

偷看对奕的日月

如何达到最高境界

赢也快乐

输也快乐

观云听雨

抓几朵云放进眼晴

象养鸟一样精心

云也会象鸟儿一样动听

云在春天歌唱

歌声如琴

把桃杏花儿染红

云在夏天歌唱

如千军万马奔腾

给打伞听雨的荷花

一道美丽的彩虹

秋云会唱赞歌

赞颂春花秋实美梦成真

冬天变成雪蝴蝶轻歌曼舞

让人听到悄悄话一样神秘的心声

只有远离喧嚣

心就会平静

闭着眼啨也能看到云朵

掩住耳朵也能听到雨声

学会观云听雨

就能其乐无穷

皮影戏

牛一辈子勤勤恳恳

到头来却有挨刀的厄运

吃了牛肉抽了牛筋

再把牛皮刻成皮影

苦中作乐忍气吞声

演戏给兴灾乐祸的人们

一次我走进灵山寺院

眼前出现怪异的幻景

一群牛跪着耕地跪着播种

犹如慈悲为怀的佛陀

双目含泪苦渡众生

忽儿又化作朵朵祥云

普降慈雨甘霖

给我醍醐灌顶

虽然是一场怪梦

却使我顿悟觉醒

于是我才知道

人有时不是人

例如对自己再三宽容

对牛却无比残忍

陇上犁导读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西和、礼县行政区划上属于天水,在古老的西汉水流域,西和的黄英、礼县的刘志清、天水的汪浩德老师,时当盛年,意气风发,成立了《祁山诗社》,点燃了西汉水流域的诗火,他们是开拓者,播种者,当然也是收获者。他们坚持了一辈子,在困难的日子没有放弃文学,是我们永远的榜样。汪老师今天奉献在这里的十首诗,思辨与哲理并存,满是对生活的热爱;可谓宝刀未老,风采依旧。

西汉水诗报

智慧的视野诗意地栖居

责任编辑:陇上犁投稿邮箱:

qq.







































北京儿童医院看白癜风
北京中科曝光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hezx.com/xhxxs/29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