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西和县打击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联席会议在政务大厦六楼会议室召开。政府副县长周占斌主持会议,政府副县长崔保强出席会议并讲话。
崔保强指出,各成员单位要始终把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作为保障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重要内容,作为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履行政府职能的重要工作,积极部署,主动作为,切实把各项工作抓实抓细、抓出成效,确保金融安全和社会稳定。一要认清形势,切实增强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二要突出重点,狠抓几个关键环节;三要通力协作,确保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会议强调,近期,其他省市非法集资案件持续多发,县处非各成员单位要进一步加强源头治理,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和不发生大规模群体性事件的底线,为西和县经济社会发展创造安全和谐稳定的经济社会环境。
县处非成员单位负责人参加会议,汇报了近期打击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情况。
相关新闻
近年来,打着“无本生利”“分享经济”等幌子的非法金融活动时有发生,很多人在不懂投资、不追问平台是否合法、一心只想赚钱的心态下,被不法分子所利用,最终落入非法集资、传销犯罪的陷阱。
盲目跟风、侥幸心理…...
被骗者利欲熏心“飞蛾扑火”
警方通过调查发现,投资人的心态具有普遍性。他们有的对投资项目根本一无所知,有的被高利诱惑失去理智,有的仅仅因为周围人都参与了而盲目跟风,但也有人尽管意识到这可能是个骗局,仍抱着“赚一把就出来”的侥幸心理,想火中取栗。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李玫瑾:
很多人也有很高的学历,平时也表现非常理性,但是他们总是觉得,我捞一把就走。事实上,当他进去真正捞到的时候,他又会觉得这么容易,我就再捞一把,就类似于进赌场,但最后本金都没了。
警方揭秘“骗局六大障眼法”
为了更好地让公众识别骗局,公安机关以经典案例揭秘了“骗局6大障眼法”。
1、编造虚假项目
据公安机关统计,非法集资者大多通过注册合法公司或企业,编造各种虚假项目或订立陷阱合同,以签订合同、投资理财、投资入股等名义,将人骗入泥潭。
2、谎称创业创新
在近年破获的非法集资犯罪案件中,很多都是打着响应国家政策、支持新农村建设、扶贫互助等旗号,或“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政策的幌子,吸引投资人的骗术,让人防不胜防。
3、承诺高额回报
暴利诱惑,是所有非法集资者欺骗公众的不二法门。为了吸引公众,非法集资者在集资初期往往会“按时”足额兑现承诺本息,有些回报率甚至高达数十、上百倍。
4、虚假宣传造势
利用网站、博客、论坛等新媒体平台和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