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谱华章
——西和县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西和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陇南市北端,地处长江流域西汉水上游,总面积平方公里,辖20个乡镇个行政村10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43.8万人。
近年来,西和县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重大决策部署,坚持以脱贫攻坚“一号工程”为统揽,咬定目标真抓实干,齐心协力攻坚克难,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效。年上半年,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6.17亿元,同比增长6.7%(第一产业1.35亿元、同比增长5.5%,第二产业1.76亿元、同比增长6.8%,第三产业13.06亿元、同比增长6.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26亿元、同比增长7.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元、同比增长11.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元、同比增长8.9%。
改革创新,提升县域经济
西和县牢固树立和自觉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和防风险各项工作,县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为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坚实支撑。
西和县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摆在突出位置来谋划推进。年共谋划万元以上投资项目个,总投资.01亿元,年度计划投资57.17亿元,在项目建设带动下,全县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呈现良好发展势头,特别是在城乡建设上,抢抓机遇、克服困难,加快推进西晒路、西武路和卢六路升等改造,晚霞湖旅游路、晒经调水工程、贫困村堤防工程、城区东山滑坡治理工程建设,争取到了石峡至西高山、大桥龙凤至蒿林段庙省道升级改造项目;强力推进城区中山北路改造、城南、中山和城北棚户区改造、城区污水管网改造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启动了县职业中专易地搬迁和海通现代物流园建设,城乡发展条件持续改善,发展基础不断夯实。
西和县按照全省“三重”“三一”工作方案,全力营造良好营商环境,推动工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今年上半年,全县完成工业增加值1.1亿元,同比增长10.4%;新登记注册私营企业户、个体工商户户、农民专业合作社户,完成个转企39户,非公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6.8%。优化环境抓招商引资,今年以来新签约招商引资项目8个,签约资金8.3亿元,新签约项目和往年招商引资续建项目到位资金10.32亿元;出台了《促进全县旅游业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创新旅游业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进一步打造提升晚霞湖、仇池山、云华山等旅游景区;依托“乞巧”文化品牌,加快县内市政设施和旅游设施建设,促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上半年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13.06亿元,同比增长6.9%。
十里镇杨河村湿地公园风景如画
西和县紧紧围绕中央和省、市改革工作部署,着眼服务大局、激发内生动力,推动改革措施落地落实。农村“三变”改革由点到面、全面展开,顺利完成了73.55万亩农地确权登记颁证任务,颁发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7.5万本;把农村“三变”改革作为促进群众脱贫致富和乡村振兴的最有力抓手,在取得4个试点村成功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在全县全面推开了农村“三变”改革;制定任务清单,持续推进“放管服”、不动产登记、商事制度、财政金融、医药卫生、国资国企等重点领域改革,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增添了新活力。
西和县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坚守生态红线和环境底线,实施综合治理,努力使西和的天更蓝、水更清,发展环境更加优化。扎实开展天然林保护、公益林生态补偿工作,实施绿色通道建设40.5公里、新一轮退耕还林2.5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38.4%。启动了全县生态红线划定工作,加快推进水、土壤和大气污染防治,严格矿山企业、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及全县“一水七河”生态环境监管,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持续加强、成效不断显现。
敢死拼命,决战脱贫攻坚
面对到年实现整县脱贫时间紧、任务重的实际,西和县认真研判形势,调整作战部署,把年作为全县脱贫攻坚的“大头年”“关键年”,紧扣“两不愁、三保障”和脱贫攻坚三年行动计划,将大部分任务安排在今年启动实施,一切为扶贫开道让路,以敢死拼命的决心打赢脱贫攻坚战。
发展养殖业成为脱贫致富重要途径
西和县把产业扶贫作为主攻方向,确立了“长中短结合、多元化发展”的总体思路,按照“三年产业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时序计划,采取超常规措施推进产业扶贫,制定出台奖补办法,扎实开展春季产业建设攻坚战,扶持1.26万户贫困户发展花椒、核桃等经济林果5.75万亩、马铃薯1万亩、中药材0.77万亩、牛羊猪鸡等3.8万头(只)、中蜂余箱;组建了县乡产业扶贫公司,筛选确定了家带贫企业和合作社,以“双扶双带”为抓手,采取“产业扶贫公司+企业或合作社+贫困户”模式,为户贫困户每户配股1万元,投入带贫企业或合作社进行保底分红,促进群众持续稳定增收;筹集资金万元扶持个村发展集体经济,力争年内实现个行政村扶持全覆盖,全面消除村集体经济“空壳村”。
西和县把就业扶贫作为有效抓手,积极整合全国妇联定点帮扶,青岛市市北区东西扶贫协作,省、市定点帮扶单位和县直行业部门培训资源,大力开展劳务技能培训,增强贫困群众“造血”功能,今年,已开展技能培训1.1万余人,全年计划完成1.5万人左右,截至8月底,完成劳务输转10.23万人次,其中输转贫困家庭劳动力1.23万人次;抢抓政策机遇,按照每人每年补助元的标准,开发乡村振兴公益性专岗个,既解决了农村公益服务短缺的问题,又托底安置了一批贫困家庭边缘劳动力就近就业。
精准扶贫劳务输转
西和县把到户项目作为重要任务,紧扣“两不愁、三保障”和脱贫验收标准,科学整合并精准安排有限的资金资源,启动了未实施集中攻坚的46个深度贫困村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年内全面完成任务,个贫困村硬件设施将基本达到国、省贫困退出相关指标要求;开工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65处,将全面解决全县个村的饮水不稳定问题;启动现有农村存量危房改造户,已开工户、开工率99.5%,竣工户、竣工率72%户;启动建档立卡贫困户易地扶贫搬迁户,已开工户、开工率94%,其中完成主体户、竣工户。同时,以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行动为载体,动员群众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治理,大力整治公共区域、居民房前屋后环境卫生,以及农村闲置危房和残垣断壁等影响人居环境的突出问题,贫困村、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有效改善。
西和县把公共服务作为重中之重,围绕“两不愁、三保障”,把提升教育和医疗公共服务保障水平作为脱贫攻坚的一项重点任务来抓。在教育扶贫上,今年启动农村幼儿园建设73所,进一步加强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工作,决不让一名学生因贫困而辍学;在健康扶贫上,认真落实“一人一策”健康帮扶措施,完成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6.52万人;县乡定点医疗机构全面推行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结算制度,贫困人口各项医疗特惠政策全面落实,因病致贫返贫问题逐步缓解。
西和县把凝聚合力作为坚强保障,在省政协的精心指导和统筹协调下,抢抓全国妇联定点帮扶、青岛市市北区东西扶贫协作和省、市单位帮扶机遇,把激发内力与用好外力充分结合起来,打通配置、优势互补,促进力量整合、工作融合,形成了全县脱贫攻坚整体合力。
以人为本,增进民生福祉
西和县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改善和发展民生作为政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抓住群众最关心、最长了白癜风怎么办长沙哪儿有治疗白癜风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