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时民缺铁性贫血散点图直方图以及血

医院

一、患者资料

一般情况下女性的缺铁性贫血是非常常见的,因为女性的生理特点决定了女性较男性对铁的需求量较多,凡青春期、妊娠期、哺乳期女性以及因减肥、偏食因素导致的缺铁性贫血非常普遍。男性中老年也有发生,而男性青年则比较少见,本病例患者即为22岁男性。该患者曾经在年底在我院进行过诊治,目前病情加重,前来就诊。

二、血细胞分析仪测定结果、散点图和直方图

血细胞分析仪测定结果和散点图,其中包括网织红细胞测定结果和直方图如下(图11-1)

图11-1SysmexXE-血细胞分析测定结果散点图

图11-2SysmexXE-血细胞分析测定结果和直方图

两仪器测定结果报警信息中均有小细胞性、低色素性、红细胞大小不等的报警信息。

该患者血清铁三项测定结果见图11-3.

图11-3铁和铁蛋白测定结果

三、患者血涂片

图11-4:血涂片

图11-5:血涂片

本病例血涂片见红细胞体积明显变小(可与淋巴细胞大小作对比),白细胞较少,而血小板数量增加,这与仪器测定的结果相一致。

四血涂片相关复检规则

复检规则第9条,Hb:(1)复检条件:首次结果70g/L或其年龄和性别参考范围上限20g/L;(2)复检要求:①涂片镜检,②确认标本是否符合要求。

复检规则第10条:平均红细胞体积(MCV):(1)复检条件:24h内标本的首次结果75fl或fl(成人);(2)复检要求:涂片镜检。

复检条件第15条:RDW:(1)复检条件,首次结果22%;(2)复检要求:涂片镜检。

五:病例讨论

1从两仪器测定结果看,该病例具有明显的特征,特别是血红蛋白非常低,已经引起我们注意。Advia血细胞分析仪在红细胞分析上非常具有特点,其九分图(图11-6)对红细胞疾病的初步判断具有较高价值。图的左侧自上到下分别为大细胞低色素区,正常细胞低色素区,小细胞低色素区。中间区域为正常色素含量的细胞区域,右侧为高色素含量的细胞区。从图11-1的红细胞散点分布区域来看,该病例绝大多数红细胞落在小细胞低色素区,呈典型的直角三角形分布。在图11-2中可见红细胞直方图明显左移,底部加宽,也表示为红细胞体积小和宽度增加。根据数据和提示性报警信息,可判断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而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中较为常见的就是缺铁性贫血。

2血涂片显示绝大多数红细胞体积偏小(可与淋巴细胞对比),中性淡染区扩大,还可见少许靶形细胞和细胞碎片。这与血细胞分析仪测定的小细胞低色素的判断完全符合。

3在血清铁、转铁蛋白饱和度、铁蛋白测定结果全部低于参考范围。

4缺铁性贫血的诊断标准:在《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中有这样的鉴别指标:

(1)小细胞低色素贫血,男性g/L,女性g/L,孕妇g/L;MCV80fl,MCH26pg,MCHCg/L;红细胞形态可有明显的低色素表现。

(2)明确的缺铁病因和临床表现

(3)血清铁60μg/L,总铁结合力μg/L

(4)转铁蛋白饱和度0.15

(5)骨髓铁染色显示骨髓小粒可染铁消失,铁粒幼红细胞15%

(6)红细胞游离原卟啉0.9μmol/L,或血液锌原卟啉0.96μmol/L.

(7)血清铁蛋白14μg/L.

(8)铁剂治疗有效。

符合第1条和2~8条中的任意二条以上条件的,可以诊断为缺铁性贫血。

5本病历无论是从血常规检验指标,还是从血清铁、铁蛋白和转铁蛋白饱和度等生化指标上看,其完全符合缺铁性贫血的诊断标准,因此该病例为一典型的,且较为严重的缺铁性贫血病例,其血红蛋白已经低至临床危机值以下,只有的30g/l,我们及时将结果报告临床医生,以便采取适当措施治理。该病例患者为青年男性,比较少见,有关男性缺铁性贫血的相关报道和研究也不多见。

6.本病例经查询患者既往诊治史得到如下资料:10余年前发现体力不好,有贫血,但WBC和PLT正常,在当地采用铁剂和VB12治疗无效。8年前病情加重,HGB低至50-60g/L。5年前来我院诊断:HGB56g/L;便OB(+);骨髓检查可见骨髓增生明显活跃,红系各阶段比例增高,部分RBC形态不规则,中心淡染区扩大,可见NRBC,全片巨核细胞个;血清铁和铁蛋白均明显降低。随后住院进行胃镜检查,诊断为慢性浅表性胃炎,贫血胃。病理诊断为慢性消化道出血。出院诊断为:慢性下消化道出血(小肠出血可能性大),缺铁性贫血。由此可见其目前的病况,肯定和5年前诊断的慢性消化道出血密切相关,也就是出血问题仍未得到妥善解决,因此导致更加严重的重度贫血和持续性缺铁。

7.国内有关男性缺铁性贫血的报道和研究较少,李通等在年曾经报道了例成年男性缺铁性贫血病例,患者为年7月~年10医院医院以贫血原因待查收治的住院病人。①患者年龄:18~84岁,平均年龄58.3岁,从平均年龄上分析,其大部分患者是中老年,而本病历是青年患者。②贫血程度:入院时轻度贫血24例,中度贫血例,重度贫血43例,极重度贫血18例,而本病历应属于重度贫血。③病因:该组病例其原发性疾病多为消化系统疾病,包括消化性溃疡、消化道恶性肿瘤、钩虫感染、慢性胃炎等,而营养不良也有4例,糖尿病2例。因此认为男性消化道疾病是造成缺铁性贫血的主要诱因。消化道出血可造成铁的丢失、消化道吸收障碍则导致铁的吸收,而消化道恶性肿瘤常以贫血为首发表现,而消化道症状轻微,本报道的消化道的恶性肿瘤组中,34例表现为中重度贫血,在缺铁性贫血诊断确立后,在进行的内窥镜和影像学检查中发现病变部位,并最后经活组织和病理学检查确认为消化道恶性肿瘤。因此在发现缺铁性贫血这一现象后,需特别







































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偏方方法
北京白癜风联合诊疗中心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hezx.com/xhxwh/45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