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民情、解难题、办实事、谋发展,在西和县石峡镇坛土村的脱贫攻坚一线,有这样一位驻村帮扶干部,她带着孩子来驻村。秋去冬来,寒来暑往,无论是工作日还是休息日,总会看到她忙碌的身影。她以坚如磐石的信心、只争朝夕的劲头、坚韧不拔的毅力忠实履行扶贫职责,扛起了坛土村脱贫攻坚“半边天”。她,就是西和县石峡镇坛土村第一书记赵亚琴。倾听群众心声,全心为民办实事坛土村山大沟深、交通不便,住户分散、村民观念陈旧。3年前初到村上,一系列问题摆在赵亚琴面前,加之人生地不熟,让她有点措手不及。“当时,一些村里人听不懂自己的话,我就和他们面对面用手机短信进行交流。”赵亚琴回忆说,在村干部的帮助下,她很快融入了村里,也理清了帮扶思路。“一个小本子,一双运动鞋,挨家挨户地走。”就这样,她用了一个月的时间走遍了全村六个社,用实际行动说服了之前那些对她存疑的人。“赵书记干起工作来真是没得说,必须点赞!”村民石燕君说,她经常自己掏腰包给困难户送东西,有时候还走很远的山路,将东西送到农户家里。麻地湾社年过七旬的孟转怀和老伴住在一间年久失修的老房子里,屋内烟气熏天,干瘪的墙纸早已熏得泛黄。年,石峡镇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启动,为了让孟转怀早日搬下山住进新房子,赵亚琴前后跑了不少路。现在,孟转怀一家人搬到了新房,赵亚琴时不时还会带着东西去看望她。“要不是赵书记经常鼓励,我早就失去生活信心了。”50多岁的何刘仲单身一人,平时邋里邋遢,家里也不怎么收拾,在赵亚琴的积极引导下,他转变了思想观念,开始讲究卫生了,还将自家的房子进行了翻修改造。“年,我们村单身汉就有26人。”赵亚琴说,随着交通和人居环境的改善,以及村民自身素养的提升,很多外村姑娘抛来了橄榄枝,目前已有很多小伙子成功脱了单。带着孩子来扶贫,携手村民奔富路受疫情和“8·12”暴洪灾害的影响,坛土村出产的土蜂蜜严重滞销。赵亚琴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她通过各种渠道联系买家,通过线上线下推销,最终帮农户解了燃眉之急。“我们的蜂蜜是纯天然的,品质好。多亏赵书记帮助,把这些土蜂蜜换成了钱,一年的辛苦总算没有白费,非常感谢她!”蜂农们纷纷感慨说。除此之外,赵亚琴还积极引导当地合作社充分发挥致富带头作用,让贫困户通过参与合作社入股分红、在合作社务工等方式增收。都说驻村的日子苦,赵亚琴却用真情和实干感动了坛土村人,与群众坐上了“连心凳”,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坛土村人纷纷夸赞说,赵书记扶贫工作确实干得漂亮。当年那个腼腆姑娘如今成了能独当一面的扶贫女将,对坛土村的各类数据、产业发展状况了如指掌。“坛土村见证了我的成长。”赵亚琴说。对这位80后母亲来说,驻村的日子,唯有用手机视频才能与孩子短暂“相聚”。每次离开家,她都是趁孩子熟睡时偷偷溜走。如今,她将孩子带过来与自己同吃同住,还让孩子上当地的幼儿园,这样一来,她就能更加安心工作了。忘我工作,病倒在扶贫一线面对严峻的脱贫形势,赵亚琴一直对自己要求很严。也正因为认真负责,赵亚琴疏忽了自己的身体状况。年7月5日清晨,她像往常一样去上班。谁料打开门的一瞬间,突然眼前一黑,竟什么也不知道了。“我也不知道昏睡了多久,醒来后感觉头顶很痛,用手一摸,手上全是血……”赵亚琴回忆说,她赶紧联系村医,村医简单处理后组医院。经初步检查,她头顶有一个长达7公分的伤口,考虑到她伤势严重,医院。“劳累过度,是这次意外事故的主要原因。”市医院主治大夫说。“赵书记,加油!你是我们扶贫人的榜样!”“赵书记人好,希望她早日康复!”……听闻赵亚琴病倒的消息,她的亲朋好友、同事以及村里人,特别是那些她曾经帮扶过的群众都很担心她,致电慰问,嘱咐她安心养病、保重身体。“真没想到大家这么关心我……”说着说着,赵亚琴的眼泪夺眶而出。一番番春秋冬夏,一场场酸甜苦辣。扶贫路上,赵亚琴牢记扶贫初心,始终将困难群众的所思所想所需所盼放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作为一名有15年党龄的第一书记,在帮扶村未脱贫摘帽前离任,只能算是一名逃兵,所以宁可掉肉也不能掉队,就算带着娃驻村,我也一样能把工作干好!”赵亚琴斩钉截铁地说。(文/张美乐王坤张旭晖)监制:石鼓责编:杨丽君编辑:赵凌凤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hezx.com/xhxwh/145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