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雨放飞柳飘絮,又是一年清明时。清明节是国人祭奠祖先、寄托哀思的传统节日,也是缅怀先烈、回顾历史的红色革命教育纪念日。
今天,小陇就带你走进陇南红色纪念馆,让我们共同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文化,培育爱国情怀,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不懈奋斗!
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哈达铺位于岷山脚下,年中国工农红军二、三方面军突破国民党的围追堵截,进入哈达铺,在这里制定了挥师陕北、建立革命根据地的伟大战略决策,为中国革命史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国务院在年颁布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时写到“该革命遗址是决定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命运的重要决策地”。
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筹建于年,年10月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来,对几处主要旧址按原貌进行了恢复和维修。年10月正式建馆。年12月,哈达铺长征纪念馆被中共甘肃省委命名为全省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年5月被甘肃省国防教育委员会命名为甘肃省国防教育基地,年6月被中共中央宣传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年6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现有红军遗址七处,占地面积多平方米,建筑面积平方米,红军街总长米,保存有国家级革命文物52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1件,国家二级文物8件,国家三级文物14件,收藏胡耀邦、张震、肖克、杨成武等7位上将、22位中将、77位少将的题词、手迹、墨迹幅。
两当兵变纪念馆两当兵变纪念馆位于两当县广香东路,是两当兵变部队的集结地。两当兵变人物群雕位于纪念馆广场中轴线,气势恢宏,他们是两当兵变的决策者和指挥者,有习仲勋、刘林圃、吕剑人、李秉荣、左文辉、许天杰、李特生等。这座神形兼备的雕塑是对习仲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青年时代向往光明、追求理想信念、满怀革命热情、投身革命斗争的真实写照。
位于两当兵变纪念馆广场南北两侧的大型浮雕墙呈折尺状,正面长13.65米,浮雕墙高4.4米。南北两组在一条平行线上,结构对称,展现了当年习仲勋等热血青年为理想从戎救国,在艰苦卓绝的环境里机智勇敢、积极发展党员、秘密发动兵变的一系列惊人壮举。
新建的纪念馆为地上主体一层、局部二层建筑。馆内共设三大展区六个单元:第一展区为两当兵变事件展区,第二展区为历史传承展区,第三展区为两当兵变主要领导人生平展区。丰富的资料,翔实的内容,展现了一幅在两当这片红色热土上可歌可泣的红色历史画卷。
两当兵变纪念馆共有展厅四个,分别为序厅、第一展厅、第二展厅、第三展厅及接待厅、休息室、多媒体厅、导游室等功能厅室。 两当兵变纪念馆共陈列文物件(文史资料95篇),弥足珍贵的是由习仲勋同志的近亲属捐赠的马鞭、军用水壶、干粮袋等五件文物。陈列展板块。武都革命历史纪念馆武都革命历史纪念馆位于武都区钟楼滩主题公园内,整个馆体建设以仿古形式的汉唐风格为特色与公园建为一体。红色文化馆主体共两层、平方米,目前,整个项目建设已全面完成。
纪念馆坚持以突出“红色革命历史”为主题,以武都革命历史事件、人物的革命历史形态为重要依据,重点阐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改造时期”、“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初期”的具体事件。通过“捐躯兵运”“长征足迹”“抗日堡垒”“解放曙光”“武都起义”“接管支前”等六个单元,以翔实的史料、图片、图表、实物、艺术品、沙盘、雕塑为主体,以电动图表、触摸屏、大屏幕显示和其他声光电多媒体为辅助手段,运用当代多媒体技术,以强有力的视觉冲击力和艺术震撼力,真实再现了武都地方特色和革命历史时期的各个形态,并通过看、听、体验等方式,努力使人们在参观中体味,在体味中感悟,在感悟中受教育,切实达到“真事感染,真情感动,真人感召,真景感悟”的效果,起到良好的宣传教育效果。文县程海寰烈士纪念馆程海寰,甘肃文县城关镇人。中国民主同盟盟员,中国共产党的忠实朋友,革命烈士。
年,程海寰毕业于甘肃省立师范学校。年至年期间,先后就职于临夏、康乐、皋兰、平凉、岷县、临洮等县府、专署和甘肃、青海省政府,颠沛流离,勤奋工作,力图报效国家和人民。年5月中旬,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兵临西安,胡宗南在仓惶撤退之际,以“受命共匪,直承不讳”的罪名将程海寰、严子夏、聂青田、金作鼎等13人杀害于西安玉祥门外。刑场上,程海寰大义凛然,视死如归,从容就义,时年41岁。
文县程海寰烈士纪念馆于年3月开始筹建,占地平方米。纪念馆陈展大纲已于年11月全省专家会议审定通过。 目前,已搜集整理了程海寰烈士的事迹材料、照片、遗作等资料;与兰州程海寰烈士遗属联系搜集了部分资料;前往张掖、临洮、西安等地程海寰烈士开展活动和被害的地方,继续搜集整理其遗物及相关资料;根据目前搜集到的程海寰烈士的资料,按陈展大纲制定布展规划方案;根据现有的资料情况,按照陈展大纲和布展方案,整理了程海寰烈士的遗作、遗像等,制成陈展相框,将挂帖于陈展大厅墙壁。 同时,文县致力挖掘县内红色文化资源,建成了碧口抗日楼,制作了6集《摩天岭》红色纪录片,搜集县境内的红军摩天岭战役等红色史料,整理后也将布置于纪念馆内,供青少年学生及广大干部群众参观,接受教育。陇南根据地纪念馆年9月,红二方面军在陇南发动了“成徽两康”战役。18日,第二军第六师三个团两千余人进入康县。19日,解放康县。在康县开仓放粮,救济贫民,宣传政策,发动群众,在云台、窑坪建立苏维埃政权。21日,六师十六、十八两个团离开康县,十七团在师政治部主任刘型带领下留在康县活动。同日,刘型主持召开群众大会,成立了康县第一个红色政权——康县苏维埃临时政府。
陇南根据地纪念馆位于康县白云山公园,占地面积亩,建筑面积为平方米,总投资万元,纪念馆于年4月开工建设,年6月完成主体及内外装饰。纪念馆布展工作于年1月启动。纪念馆陈列布展按照历史编年体与专题展相辅相成的方式,分为序厅、自古关山多壮士、红军长征播火种、甘陕川游击队热血染黎明、英雄人民迎解放、红色热土铸辉煌、继往开来绘蓝图等七个单元,采用雕塑、浮雕墙、图文展版、文物史料、绘画、照片、仿真硅像、场景模型、视频播放、多媒体声光电、投影、解说等多种形式回顾康县的革命光辉历程,集中展现红军长征在康县建立陇南根据地的可歌可泣的光辉历史。徽成两康战役纪念馆年9月1日,红二方面军主力集结哈达铺。9月7日,总指挥部研究制定了东出陇南的“成徽两康”战役计划,并于次日下达《第二方面军基本命令》。“成徽两康”战役沉重打击了国民党反动势力,在甘陕南部形成了一个临时革命根据地,为实现三大主力红军会师奠定了基础,也扩大了党和红军在西北的影响,有力地推动了甘肃革命斗争的发展。
徽成两康战役纪念馆于年4月开始筹建,展厅于年12月建成,年实现免费开放。徽成两康战役纪念馆展厅共投资51万元,占地面积平方米,展出面积平方米,活动展牌40块,大型插图5幅,实物展品22件,此外还有其他一些配套设施。
徽成两康战役纪念馆以红二方面军长征在陇南的历程为主线,着力宣传长征在中国革命史和我军历史上的重要地位,注重形式与内容的有机结合,以翔实的史料、图片、图表、实物、艺术品等为主体,以声光电多媒体为辅助手段,达到思想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结合,准确、生动、形象地再现红二方面军在陇南的历史。徽成两康战役纪念馆展厅分为“序厅”、“徽成两康战役”、“扩红建政”、“星火燎原”、“红色记忆”、“结束语”六部分。馆藏重要历史文物共有22件,历史遗产有5部分,分别为红二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现天主教堂);东关回民反蒋抗日委员会旧址;庙坪烈士纪念碑;解放战争时期徽县烈士纪念塔;烈士墓碑(5块)。礼县龙池湾战役纪念馆(建馆中)设计效果图
年10月7日,北上的红二方面军在礼县龙池湾遭遇敌军堵击,损失惨重。为掩护主力北上,十六师奋力突围,血战竟日,牺牲百余人,最终杀开一条血路。政委宴福生突围中亲临前线,被敌机炸伤。在当地群众掩护救治下,宴福生脱险后北上寻找部队。8日,两路北上部队在固城会师,于9日又分别进入甘谷、武山。10月22日,红二方面军与一方面军在将台堡胜利会师。龙池湾战役是红军在礼县乃至整个陇南活动期间最大的一次战斗。
礼县龙池湾烈士陵园位于礼县盐官镇龙池村将军梁,上世纪90年代初,经当地热心人士倡议和发起,县政府出资和群众捐资,修建了总面积3平方米的烈士陵园,树立了2块红军烈士纪念碑,修建了龙池村至烈士陵园的道路2公里。进入21世纪以来,先后经历了2次修缮和绿化工程,在陵园四周和道路两旁栽植了杨树6千多株。陵园附近由群众捐资捐物修建了当年红二方面军六军团十六师官兵曾经的藏身之所———福圆寺。宴福生政委养伤时的窑洞,诸葛亮兵出祁山的藏兵湾遗址,耗牛墩峰火台遗址,向北不到十里就是三国古战场木门道等古战场遗迹遍布于陵园周边。
礼县深入挖掘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礼县建立组织、开展斗争的革命历史,编制了礼县龙池湾战役纪念馆陈展大刚,于年11月通过省上评审。县上规划在龙池湾烈士陵园内修建纪念馆,已提出了初步设计方案。在纪念馆建设期间,将在甘肃秦文化博物馆建临时展室,展出史料,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西和会议纪念馆(建馆中)年,右路纵队二军六师在方面军副政委关向应、师长贺炳炎、政委廖汉生的率领下,于9月12日由宕昌县脚力铺出发,经礼县白河、雷坝、王坝、山峪、肖梁等地,16日到达西和县太石乡崖湾村宿营,师部召开会议研究部署作战计划。年8月7日,国民党一一九军二四四师残部七三一团入驻西和县城,地下党组织和进步官兵秘密召开会议,决定发动起义。不料,起义计划被团部侦知,起义被迫提前两小时举行,七三一团整体哗变逃散。
西和会议纪念馆围绕“红军长征过境、西和地下党创建、西和起义、干群协力踊跃支前”四个方面,通过走访调查、翻阅档案、查找资料等方式,全面搜集当年遗留的文件、照片、文章、衣物、器械等,并进行分类整理,分为红二方面军长征在西和、发展组织迎接解放两个展厅,开展建馆布展的前期工作。成县红二方面军长征纪念馆(建馆中)成县红二方面军长征纪念馆坐落于成县西大街莲湖边,占地面积余平方米,建筑面积余平方米,建筑主体风格为明清仿古建筑。
近年来,成县大力加强纪念馆基础设施建设和队伍建设,先后制定了《成县红二方面军长征纪念馆管理办法》、《成县红二方面军长征纪念馆工作职责》等,并建立健全了各项免费开放管理制度。 成县红二方面军长征纪念馆由五龙山战役遗址、中国工农红军红二方面军成县纪念碑、刘伯承汪荣华婚房旧址和展览馆四部分组成。目前,纪念馆展览场地按照红色旅游建设规划,今后将在距县城10公里的抛沙镇五龙山战役遗址建设新馆(五龙山战役遗址广场和展览馆等集团群建筑),并对城关镇支旗村刘伯承汪荣华婚房旧址进行征用维修。现纪念馆展厅基本陈列为《红二方面军成县五龙山战役历史陈列》,展览主要分为红二方面军在陇南、成县五龙山战役、红二方面军北上会师三大部分。 成县红二方面军长征纪念馆以纪念红二方面军在陇南的战斗历程为陈展主题,重点突出了“五龙山伏击战”、“大川坝阻击战”,同时对红军长征播下革命火种后,扩红建政的陇南地下党活动也进行了全面介绍。这些鲜活的历史史实,见证了红二方面军在陇南特别是在成县战斗的英雄史诗,革命火种遍地燃烧的历史事实进行了全方位的展现。这些可歌可泣的战斗故事是对广大参观者特别是青少年进行深刻而直观的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的阵地。附:陇南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名单一、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个) 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 两当兵变纪念馆二、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2个) 武都万象洞 成县西狭颂景区 徽成两康战役纪念馆 陇南根据地纪念馆 成县红二方面军长征纪念馆 徽县江洛镇龙头新村展览馆 康县蚕桑示范展览馆 文县尖山乡宋坝新村展览馆 武都区八一中学灾后重建展览馆 礼县甘肃秦文化博物馆 武都区深圳中学灾后重建博物园 武都区马街镇姜家山村灾后重建文化园三、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8个) 宕昌县新城子藏族乡民福村 两当县文庙红六军政治部旧址 武都区马街镇感恩村 成县红军长征革命烈士纪念碑 成县吴挺碑 成县黄陈镇苇子沟村 康县王坝乡李家庄 西和县仇池碑林 宕昌县南河乡寺卜寨村 两当县香泉农会旧址 成县店村镇新村 康县云台古城遗址白马关 康县阳坝国家级旅游景区 祁山武侯祠 徽县麻沿乡熊北新村 文县天池景区 西和县烈士陵园 宕昌县甘江头乡四合村 成县博物馆 康县岸门口镇青冈坝村 盐官镇中川烈士陵园 徽县吴山革命烈士纪念牌 文县防灾避灾中心 武都起义纪念馆 程海寰烈士纪念馆 康县望关乡徐罗村 西和革命历史纪念馆 龙池湾战役纪念馆(来源于陇南日报图片来源于网络)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