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老师专栏一个完美主义者能走多远

说起唐朝诗人,有一个人的名字一定绕不过去,更不该错过,因为他的人生太有意思了,太“豪”了,简直太完美主义了。他就是人称“诗豪”的中唐诗人刘禹锡。刘禹锡是典型的官二代、富二代,可谓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那一类人。关键是,还特爱学习,勤奋刻苦,天资聪明,小小年纪就成为远近闻名的“天才诗人”。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禹锡自然也不例外,他19岁就入长安(今西安)闯荡,并且结识了韩愈、柳宗元等一批一流的文友。22岁和柳宗元一起进士及第,同年,通过博学鸿词科考试。24岁时通过吏部拔萃科考试。于是刘禹锡就被授以太子校书之职——就是为太子推荐阅读书目。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他认识了陪太子(后来的唐顺宗)读书的王叔文,成为了战友。然后,继续升官,30岁不到,官至监察御史,进入大唐权力中心。可谓仕途顺畅,一时风光无二,刘禹锡有两首诗最能代表当时的心境:赏牡丹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可是好景不长,唐顺宗只在病床上当了七个月皇帝,就被逼退位了,唐宪宗登基。于是,赐死的赐死,贬官的贬官,这就是著名的“二王八司马”事件。当时,刘禹锡贬为朗州司马,好友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刘禹锡时年33岁。到达朗州(今湖南常德一带),遇到洪灾,刘禹锡一家,很久没房子住,加之水土不适,经济落后,语言不通,这个时候第二个贤良的妻子也去世了,留下了二子一女,小的还在摇篮中,还有80岁的老母亲健在,得伺候。更雪上加霜的是,宪宗特别痛恨改革派,特下诏:那八个坏司马,纵逢恩赦,不在量移之限。这意味着,只要宪宗不死,刘禹锡这群人的前程,基本完蛋。于是在朗州,刘禹锡一困十年。这是刘禹锡第一次遭遇挫败和感受老天的残酷,如果是常人,早一蹶不振了,但刘禹锡呢,不当回事,都是浮云,写诗道: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秋词二首》(其一)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秋词二首》(其二)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浪淘沙》(其八)转机终于出现了,抓住一个宪宗心情好的机会,朝中朋友求情,刘禹锡等人终于回到了阔别十年的长安。农历二月,正是桃花初开之际,姹紫嫣红,景色宜人,他们一行人心情大好,相约去游玄都观。刘禹锡诗兴大发,顺手写下: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刘禹锡《元和十年自朗州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又名《游玄都观》)围观的人就是刘禹锡朋友圈的大咖人物:柳宗元、白居易、元稹等。大家都称赞诗好,但也隐隐担心这首明眼一看就知是讽刺当朝权贵的诗会引来祸事,刘禹锡却不以为意,继续我行我素。果不其然,诗歌传到了宪宗耳里,加上权贵的进言弹劾,宪宗再次下旨,柳宗元贬为柳州刺史,刘禹锡贬为播州刺史。柳宗元觉得这太惨了,刘禹锡老母亲都八十了,那么远的地儿,肯定得走死啊。于是,就跟皇帝求情,愿意把柳州让给刘禹锡,自己去播州。皇帝感动了,于是重新安排了刘禹锡去连州,就是现在的广东连州。刘禹锡在连州刺史这一任上干了四年多。在则期间刘禹锡深入群众,大干快干,政绩非凡。要细细说起来,感天动地。连州市现在还有一座刘禹锡纪念馆。行尽潇湘万里余,少逢知己忆吾庐。数间茅屋闲临水,一盏秋灯夜读书。地远何当随计吏,策成终自诣公车。剡中若问连州事,唯有千山画不如。——刘禹锡《送曹归越中旧隐》公元,刘禹锡的母亲以九十高龄寿终正寝。他辞去官职,回洛阳为母亲丁忧。刚到衡阳,又传来另一件令其难以置信的事——柳宗元病逝了。刘禹锡悲痛欲绝,在冬日阵阵的凉风中,为他洒泪写下了一篇肝肠寸断的祭文。刘禹锡亲自去柳州(今湖南柳州),为柳宗元操办丧事,然后,把柳宗元的两个儿子接到身边,悉心教导,视如己出,并且,抚养成才,其中一个,后来还考上了状元。这时,唐宪宗驾崩。刘禹锡的转折又来了。丁忧期满。经元稹的推荐,刘禹锡出任夔州刺史。在夔州(今重庆一带)任上(时年50岁)的两年多时间里,除了勤政爱民、抚养柳宗元遗孤、刊印柳宗元遗作外,刘禹锡还干了一件有趣儿的事情,他创造出了一种别具情采的全新诗体——《竹枝词》。竹枝词唐·刘禹锡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瞿塘嘈嘈十二滩,此中道路古来难。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后来期满,又调任和州(今安徽和县)。期间遭遇大旱,刘禹锡“三过家门而不入”,一心抗灾,甚至在城外还搭建起一起临时茅屋,还写下了千古名篇《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在今天马鞍山市和县,依旧有刘禹锡“陋室”的纪念堂。刘禹锡和州任期将满,在老朋友们的帮助下,终于再次得到回京的圣旨。路过扬州之时,应淮南节度使的邀请出席宴会,席间与辞官漫游的白居易不期而遇。白居易和诗一首,感叹时光易逝,为刘禹锡打抱不平。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举烟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白居易《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刘禹锡也和诗一首: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这就是刘禹锡,不断不悲伤,还反过来安慰白居易。在从和州返回洛阳的路上,途径金陵(今南京),写了这一组咏怀古迹的诗篇,总名《金陵五题》,即《乌衣巷》。乌衣巷唐·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金陵五题·石头城唐·刘禹锡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困居洛阳半年后,刘禹锡回到京城。春天,又到了一年桃花盛开的季节。刘禹锡策马来到玄都观外,信步入门,只见杂草丛生,没有一片人影。而那当年满天飞舞的红花,如今却连树也已不在了。于是,他又忍不住生发感慨: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刘禹锡《再游玄都观》结果是,因为这首诗,刘禹锡又被弹劾。公元年,刘禹锡被外调,以六十一岁的年龄出任苏州刺史。曾任浙东观察使的李绅(写《悯农》的这位大哥)途经苏州,递上帖子来拜访刘禹锡。席间,刘禹锡看不惯李绅的富丽生活,又写诗调侃道:高髻云鬓宫样装,春风一曲杜韦娘。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苏州刺史肠。——刘禹锡《赠李司空妓》成语“司空见惯”就是这么来的,结果,李绅还没吃完饭就拂袖而去。后来刘禹锡又历任汝州(今河南汝州)刺史、同州(今陕西渭南)刺史,后回洛阳。一日好友白居易邀请刘禹锡赴宴,还创作了一首新的体裁诗给他看:与君俱老也,自问老何如。眼涩夜先卧,头慵朝未梳。有时扶杖出,尽日闭门居。懒照新磨镜,休看小字书。情于故人重,迹共少年疏。唯是闲谈兴,相逢尚有馀。——白居易《咏老赠梦得》刘禹锡见白居易热泪盈眶,宽慰道:“乐天何以如此悲伤?生老病死,乃天之道耶。既是天道,你我又何须伤怀?老则老矣,却仍可当家国事,岂不闻魏武‘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之诗?那姜太公垂钓于渭水之畔时,不过也是你我如今之岁数。”说罢,和诗一首:人谁不顾老,老去有谁怜。身瘦带频减,发稀冠自偏。废书缘惜眼,多灸为随年。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细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公元年秋日,刘禹锡病逝于洛阳家中,终年70岁。纵观刘禹锡的14个人生驿站,辗转帝国东西南北。历经代宗、德宗、顺宗、宪宗、穆宗、敬宗、文宗、武宗八朝。仕途风雨飘摇,跌宕起伏,在几十年的忧患谪居的岁月里,即使心中苦闷,吟出一曲曲孤臣的绝唱,但他始终不曾绝望,有着一个斗士的灵魂,从来都没有屈服过。变化的是谪居地和年龄,但始终不变的是:做官,无愧于民;作诗,堪为楷模;做人,三观坚定。读刘禹锡的史料,我发现,他不是没有低过头。跟韩愈一样,跟柳宗元一样,被贬之后,他们都曾向京城求救,但是,求救归求救,他们从来没有下跪过,从来没有卑躬屈膝过。他们的底线,非常清晰。比如,当王叔文丁忧,革新集团陷入危局时,刘禹锡的夫人薛氏欲借自己父亲薛謇出任殿中侍御史入朝谢恩之际,为刘禹锡走宫中宦官薛盈珍的门路,以脱离王叔文一党,目标是可以留在朝中任事。虽说岳父是宫中巨宦薛盈珍的族人,但是刘禹锡不愿迎合薛盈珍,更不屑“大丈夫能屈能伸”之论,以“折腰摧眉,壮士不为”之辞,严拒岳父的援手。刘禹锡就是那个时代的完美主义者,他懂人情,懂的套路,却不屑去“套路”,始终都是活成了最真实的自己。做官,无愧于民;作诗,堪为楷模;做人,三观坚定。即使年老,却依然年轻。看古人,照今人。我不仅感慨,试问这样的完美主义在今天能走多远呢?如果是一个教师呢,一个完美主义老师又能走多远?我又想起两位旧知,一个事事都追求完美,精致的人,打的口号就是“宁缺毋滥”,在生活中却常常不得意;另一个是我很佩服的一名老教师,他追求一种教学的“天道”,课堂的精益求精,才华横溢,总是带领学生广泛阅读,绕远,写生,从来都不追求什么应试,更不屑去讲什么解题套路,更不会强迫学生写作业,可是学业成绩却很好,学生也喜欢他。我想,追求完美本身就是一种自律,一种生活态度。一个完美主义者在生活中可能走的并不顺利,并不能够走多远,但他的心,却可以。一个完美主义教师呢?一定能够走的很远很远。当然,前提是,学校能容忍他的“绕行”和“离经叛道”。顺便再说一句:从政有风险,入朝需谨慎……闲人闲思张老师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hezx.com/xhxwh/12729.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