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崆峒山塔群最详情,是时候了解一下

崆峒山塔群由七座墓塔组成,除道成和尚塔建于中华民国五年()外,其余六座墓塔都建于清代康熙至雍正年间。其中康熙年建塔五座分别为:普通塔建于清康熙十年()、灵峰塔建于清康熙十八年()、灵秘塔建于清康熙三十七年()、隐相塔建于清康熙四十五年()、大彻塔建于清康熙五十八年()。雍正六年()建塔一座为怀睿和尚塔。这些墓塔分布于以崆峒山法轮寺(塔院)为中心的四周山地之间。

普通塔

普通塔,位于崆峒山北台西和尚坟。塔底径4米,占地总面积16平方米,高9.5米。清康熙十年建(年)建,为石基砖身,六角四级六面阶状顶塔,该塔由塔基、塔身、塔顶三部分组成,塔面向西南,正面第一层嵌“塔志铭”石刻一方,第二层嵌一小碑上刻“临济正宗补岩和尚坚固宝塔”十二字,第三层嵌石一方上刻“普通塔”三字,第四层侧面各开一小龛。

灵峰塔

灵峰塔,位于崆峒山北台。塔直径2.6米,总占地面积6.76平方米。该塔建于清康熙十八年(年)为石基砖砌身,六角四级,六角六面阶状尖顶塔,高6.8米,塔面向西北,正面第一层开小龛;第二层嵌“塔志铭”石刻一方;第三层嵌小石碑一通,上刻“临济正宗天童下第四世彻空现和尚宝塔”十七字;第四层开一小龛,龛上有砖刻“灵峰塔”三字。

灵秘塔

灵秘塔,位于崆峒山灵龟台西。塔高8.5米,直径长2.7米,总占地面积7.29平方米,清康熙三十七年(年)建。该塔由塔基、塔身、塔顶三部分组成。塔为石基砖砌身,呈六角六面四级阶状尖顶塔。塔面向西南,正面第一层嵌“塔志铭”石刻一方,第二层嵌一石碑上刻“静主亮旭和尚坚固宝塔”十字,第三层嵌石一方,上刻“灵秘塔”三字。第四层开一小龛。

隐相塔

隐相塔,位于崆峒山灵龟台西山地之中。该塔直径1.8米,高3.9米,占地总面积3.24平方米。该塔建于清康熙四十五年(年)。塔石基砖身六角形座,“宝葫芦”形体,塔面向东北,正面下部开一小龛,小龛上嵌“塔志铭”石刻一方,中部嵌一小碑上刻“临济正宗第三十四世石刻禅师塔”十四字,上述嵌石一方,上刻“隐相塔”三字。

大彻塔

大彻塔,位于崆峒山东台居士林。塔底径2米,总占地面积4平方米,砖塔高4.7米,塔基石砌六角形阶梯状,塔身由砖砌圆形束腰,瓶状形。该塔由塔基、塔身、顶三部分组成,南、北面嵌石碑一通,褐砂质石,康熙五十八年()镌刻崆峒山大彻禅师圆寂塔记。

怀睿和尚塔

怀睿和尚塔,位于崆峒山中台,塔直径2米,总占地面积4平方米。该塔清代雍正六年(年)建,为石基转身,六角四级,六角六面阶状尖顶塔。塔高7.6米,塔面向西南,正面第一层石刻“塔志铭”;第二层嵌一小碑,上刻“临济正宗,第三十五世怀睿和尚塔”十四字;第三层嵌石一方,上刻“宰堵波”三字;第四层开一小龛。

道成和尚塔

道成和尚塔位于崆峒山中台南10米处,该塔直径2米,占地面积4平方米,该塔建于中华民国5年(年),陇东镇守使陆洪涛为道成禅师修建,砖砌塔三级六角,高5.5米,底径2米,该塔呈六角六面阶状尖顶,塔式刹柱,塔面向西南,正面第二层嵌石一方,上刻“道成大禅师之塔”。

年6月,崆峒山塔群被甘肃省人民政府批准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出品

崆峒山智慧旅游

▍编辑

秋谨监制

无为

▍转载请注明

识别下方







































复方木尼孜其颗粒副作用
哪家医院治白癜风有效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hezx.com/xhxwh/12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