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精准扶贫助力西和一中学子圆大学梦

哪家白癜风治疗最专业 htt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确保到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为进一步提高我省脱贫攻坚工作的系统性、针对性、精准性,小编整理了中央和省上出台的有关脱贫攻坚政策,便于广大干部群众全面准确掌握脱贫攻坚工作的政策措施。

近年来,我校领导高度重视教育(精准)扶贫政策的落实问题。学校专门成立了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制定了一系列符合校情实际、可操作性强的规章制度,委派专人负责具体工作,认真落实党的惠民政策,使得成百上千的困难学子不因家庭困难而辍学,让莘莘学子圆了大学梦。

高中阶段教育(精准)扶贫政策荐读:

我省的普通高中教育攻坚计划是——

在58个片区县新建、改扩建一批普通高中,加强教学和学生生活设施建设,配齐教育教学所需仪器设备和图书,提高普通高中教学水平。

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的资助对象和补助标准是——

资助对象为普通高中在校生中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补助标准:每生每学年元。

生源地助学贷款利息财政补贴情况——

借款学生在校期间利息全部由财政补贴。学生毕业后,在还款期内继续攻读学位的,可申请继续贴息,应及时向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提供书面证明,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审核后,报国开行省分行确认,继续攻读学位期间发生的贷款利息,由原贴息财政部门继续全额贴息。借款学生在校期间因患病等原因休学的,应向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提供书面证明,由县资助中心向国开行省分行提出申请,休学期间的贷款利息由财政全额贴息。

生源地助学贷款额度——

申请贷款额度,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学生(含第二学士学位、高职学生)每人每年不超过元,全日制研究生不超过1元。

生源地助学贷款期限是期限——

生源地助学贷款期限为学制加13年、最长不超过20年。学生毕业或终止学业时,应与国开行省分行和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确认还款计划,还款期限按双方签署的合同执行。

“十三五”期间普通高中教育免除学杂费和书本费政策是——

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普通高中学生享受免学杂费政策,按照省级人民政府及其价格、财政主管部门批准的学费标准执行,所需资金由中央和省级财政8∶2分担。

我校开展教育(精准)扶贫工作概况:

工作要求

1、资助工作的负责人要集中精力,认真研究制订本校资助政策宣传方案,主动争取宣传部门和主要新闻媒体的理解和支持。

2、要明确人员职责分工,精心组织实施,确保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在做好政策宣传的同时,及时收集、整理典型材料,总结工作经验,并将工作情况报送教育局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3、在对普通高中学生进行有效经济资助的同时,要以人为本,密切   受助学生应符合下列基本条件: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守宪法和法律,遵守学校规章制度;诚实守信,道德品质优良;勤奋学习,积极上进;被村、乡、县认定为精准扶贫建档立卡户学生、农村低保学生、家庭经济困难残疾学生、社会特殊供养学生,其他特殊家庭困难学生(单亲、本人患大病、父母亲患大病等),生活俭朴。

困难程度

由班主任认真摸底调查上报,学校确定受助学生困难程度。、

特别规定

属于孤儿的,直接确定为扶贫资助对象。符合下述条件之一者,同等条件下应予以优先资助:

(1)烈士子女、优抚家庭子女或残疾学生等无直接经济来源者;

(2)响应国家计划生育政策,农村家庭只有一个子女或两个女孩且经济困难的;

(3)单亲家庭、父母年事已高或患病丧失劳动能力,家庭无固定经济来源者;

(4)父母双方或一方有残疾,家庭无固定经济来源,基本生活难以维持的;(5)学生家庭或本人突遭不幸(如家庭遭遇自然灾害,学生本人突发疾病或意外事故),超越家庭经济承受能力的;

(6)享受农村或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子女;

(7)少数民族贫困学生;

(8)有其他特别困难情形者。

扶贫资助内容:

心理上疏导

鉴于贫困生的家庭特殊,有的是父母长年患病,无经济来源;有的是单亲家庭,有的甚至是孤儿。他们往往缺少完整家庭的关爱,学校要加大感情投入,从情感上贴近他们,学习上关心他们,生活上帮助他们,经常与他们交流,及时掌握他们的思想状况,有的放矢地化解他们心中的困惑,给予他们精神上的动力,使他们保持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

在平时,许多贫困生在与同学的相处之中,往往有自卑心理,学校要通过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帮助他们克服自卑心理,树立自信心,自立自强;要让他们认识到每个人都是平等的,贫困是暂时的,是可以改变的,进而激发他们的进取心,真正体会到多一份努力,就会多一份收获的道理,培养他们感恩社会、汇报社会的情怀。

生活上资助

贫困生平时的生活费用都较少,往往不能满足他们最低的生活需要,在日常生活中要给予更多    监 制:马书强      审 核:张 雄

   责编:廖敞翔      编 辑:张雄

   数据:李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hezx.com/xhxms/8062.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