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姓源
1、《国语》《晋语》
秦伯召公子于楚,楚子厚币以送公子于秦。秦伯归女五人,怀嬴与焉。公子使奉匜沃盥,既而挥之。嬴怨曰:秦、晋匹也,何以卑我。公子惧,降服囚命。秦伯见公子曰:寡人之适,此为才,子圉之辱,备嫔嫱焉,欲以成婚,而惧离其恶名。非此,则无故。不敢以礼致之,欢之故也。公子有辱,寡人之罪。唯命是听。公子欲辞,司空季子曰:同姓为兄弟。黄帝之子二十五人,其同姓者二人而已;唯青阳与夷鼓皆为己姓。青阳,方雷氏之甥也。夷鼓,彤鱼氏之甥也。其同生而异姓者,四母之子别为十二姓。凡黄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姬、酉、祁、己、滕、葴、任、荀、僖、姞、儇、依是也。唯青阳与苍林氏同于黄帝,故皆为姬姓。同德之难也如是。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二帝用师以相济也,异德之故也。
2、《史记》《五帝本纪》
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
〈注〉索隐曰按:皇甫谧云黄帝生于寿丘,长于姬水,因以为姓。居轩辕之丘,因以为名,又以为号。是本姓公孙,长居姬水,因改姓姬。
黄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
索隐曰旧解破四为三,言得姓十三人耳。今按:国语胥臣云黄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姬、酉、祁、己、滕、葴、任、荀、僖、姞、儇、依是也。唯青阳与夷鼓同己姓。又云青阳与苍林为姬姓。是则十四人为十二姓,其文甚明。唯姬姓再称青阳与苍林,盖国语文误,所以致令前儒共疑。其姬姓青阳当为元嚣,是帝喾祖本与黄帝同姬姓。其国语上文青阳,即是少昊金天氏为己姓者耳。既理在不疑,无烦破四为三。
3、《周本纪》
周后稷,名弃。其母有邰氏女,曰姜原。姜原为帝喾元妃。姜原出野,见巨人迹,心忻然说,欲践之,践之而身动如孕者。居期而生子,以为不祥,弃之隘巷,马牛过者皆辟不践;徙置之林中,适会山林多人,迁之;而弃渠中冰上,飞鸟以其翼覆荐之。姜原以为神,遂收养长之。初欲弃之,因名曰弃。弃为儿时,屹如巨人之志。其游戏,好种树麻、菽,麻、菽美。及为成人,遂好耕农,相地之宜,宜谷者稼穑焉,民皆法则之。帝尧闻之,举稷为农师,天下得其利,有功。帝曰:弃,黎民始饥,尔后稷播时百谷。封弃于邰,号曰后稷,别姓姬氏。
5、《许慎·说文》《姬》
黄帝居姬水,以姬为氏,周人嗣其姓。
6、《郑樵·通志》以姓为氏
姬氏,姓也。帝喾生姬水,因以为姓。裔孙周文王三十馀代,至赧王子孙,号姬氏。汉有周子南君姬嘉。唐水部郎中姬处逊,世居长安。开元初,明皇以嫌名,改为周氏,望出南阳。
7、《金史》《宗端脩传》
宗端脩,字平叔,汝州人。章宗避睿宗讳上一字,凡太宗诸子皆加山为崇,改宗氏为姬氏。
8、《廖用贤·尚友录》姬姓
姬,南阳,徵音。
二、历代明贤
1、汉
姬嘉
按《汉书·恩泽表》:嘉以周后,元鼎四年十一月丁卯封周子南君,六年薨。
姬置
按《汉书·恩泽表》:元封四年,周子南君置嗣二十四年薨。
姬当
按《汉书·恩泽表》:始元四年,周子南君当嗣十六年,地节三年,坐使奴杀家丞弃市。
姬延年
按《汉书·恩泽表》:元康元年三月丙戌,周子南君延年以当弟绍封。初元五年正月癸巳,更封为周承休侯,位次诸侯王,二十九年薨,谥曰考。
姬安
按《汉书·恩泽表》:建昭三年,周承休质侯安嗣四年薨。
姬世
按《汉书·恩泽表》:阳朔二年,周承休釐侯世嗣八年薨。
姬党
按《汉书·恩泽表》:永始二年,周承休侯党嗣七年,绥和元年,进爵为公,地满百里。元始四年,为郑公。王莽篡位,为章牟公。〈按《王莽传》作章平公。〉
姬相如
按《汉书·恩泽表》:褒鲁节侯,公子宽,以周公世鲁顷公元孙之元孙,奉周祀侯二千户。元始元年六月丙午封,薨。十一月,侯相如嗣,更姓公孙氏,后更为姬氏。
姬就
按《汉书·王莽传》:始建国元年,封周公后褒鲁子姬就。
2、后汉
姬常
按《后汉书·光武本纪》:建武二年五月庚辰,封周后姬常为周承休公。〈按《汉书·恩泽表》作侯。〉
姬武
按《汉书·恩泽表》:天凤元年,章牟公常嗣。建武二年五月戊辰,更为周承休侯。五年,侯武嗣。十三年更为卫公。〈按《后汉书·光武本纪》:十三年二月庚午,以姬常为卫公,此作姬武,必有一误。〉
3、北魏
姬澹〈晋书作箕澹〉
按《魏书序纪》:穆皇帝五年,刘琨遣使乞师以讨刘聪、石勒。帝遣长子六修、桓帝子普根,及卫雄、范班、姬澹等为前锋,帝躬统大众二十万为后继。
4、北周
姬愿
按《姓氏急就篇》:后周有姬愿。
5、隋
姬威
按《姓氏急就篇》:隋有姬威。
6、唐
姬处逊
按《郑樵·通志》:唐水部郎中姬处逊,世居长安。
7、明
姬冕
按《万姓统谱》:冕,兴宁人,举人。洪武间历官福建左布政使。
姬辅
按《万姓统谱》:辅,蒲州人,洪武举人。
姬焕
按《万姓统谱》:焕,蒲州人,洪武举人。
姬敏
按《河南通志》:敏字好学,孟津人。博通经史,兼精律算。洪武中以才干举,仕至西安知府。
姬圭
按《万姓统谱》:圭,博野人。永乐间知府,政平讼息,民甚宜之。九年秩满,民赴京乞留,再满,政治如初。在任凡二十二年。
姬序通
按《陕西通志》:序通,西和人。正统辛酉为监生,入朝贺。是夜帝梦异人奏曰:明日监生中衣红者为忠臣。次日令索之,独序通衣红褐袄,帝心然之。即拜为山西汾州知州。
姬鹏
按《万姓统谱》:鹏,蒲州人,正德举人。
姬仪
按《滨州志》:仪,嘉靖年贡生,授北直广平府训导。
姬历
按《滨州志》:历,嘉靖年贡生,授北直满城县教谕。
姬文业
按《云南通志》:文业,云南县人。万历辛卯举人,任应山令,升睢州知州。少以孝行闻,官以贤能著,居里耿介不阿。
姬之策
按《滨州志》:之策字曙瀛,万历辛丑进士,除户部主事,历员外郎中,三司钱谷,会计详明,绩获上考。
姬熙
按《阳谷县志》:熙,官义勇中卫经历。
姬文运
按《曹县志》:文运,闻喜县丞。
姬鸣鹤
按《曹县志》:鸣鹤,西隅人,训导。
姬兆京
按《滨州志》:兆京,之策子,东城兵马司副指挥。
姬文引
按《明外史·姬文引传》:文引,字士昌,华州人。举于乡。天启二年授滕县知县。视事甫三日,白莲贼徐鸿儒薄城,文引驱吏卒登陴,见贼辄走,存者才数十。问民何故从贼,曰:祸由董二。董二者,故延绥巡抚国光子也,居乡贪暴,民以故从贼。文引急凭城晓告曰:吾执二寘诸法,为若雪愤,可乎。贼皆欢呼罗拜。俄而箭发西隅,毙二贼。视之,延绥沙柳簳也。贼谓文引绐之,大愤,登城,众悉溃。文引绯衣坐堂,骂贼。贼搏裂其冠裳,械系之,骂不屈。三日解印,畀小吏魏显照及家僮李守务,北向拜阙,遂自经死。事闻,赠太仆少卿。
三、记事
1、《路史》:帝颛顼高阳氏,姬姓。《古史考》以为妘。《姓纂》则谓颛顼,帝风姓。故《唐表》韦氏、彭氏皆妘,出风姓,颛帝之后,俱妄。
2、帝喾,高辛氏,姬姓,《古史考》云,或云房姓,妄也。
3、帝尧,陶唐氏,姬姓。世谓尧生伊长孺家,而姓伊祈,妄也。伊祈乃炎帝之姓,尧姓姬,出于帝喾,不为伊。《丹铅总录》:殷之德,阳德也,故以男书子。周之德,阴德也,故以女书姬。
3、《日知录》:水经注汉武帝元鼎四年幸雒阳,巡省豫州,观于周室,邈而无祀。询问耆老,乃得孽子嘉,封为周子南君,以奉周祀。按《汲冢古文》谓卫将军文子为子南弥牟,其后有子南劲纪年劲朝于魏。后惠成王如卫,命子南为侯。秦并六国,卫最后灭,疑嘉是卫后。故氏子南而称君也。据此,嘉本氏子南,武帝即以其氏命之为爵。而《汉书·恩泽侯表》竟作姬,嘉则没其氏而书其姓矣。与褒鲁之封公孙氏,更为姬氏者,正同。
蒋志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