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一个甘肃人,我们有多个选择,你可以去敦煌,感受大漠;你可以去“世界藏学府”的拉卜楞寺;你可以去天水麦积山,在千百个洞窟和佛像中进行一次短暂的修行;当然,你更可以来到陇南,真正感受一下咱们甘肃人自己的江南,而作为一个吃货,陇南绝对是你不能错过的一站,如果这个假期你没有来陇南做一次美食之旅,请你收藏好这些美食攻略,以后一定用得到!
陇南美食之攻略篇这个我不说,图里告诉你
牛肉小炒,老远就能闻到香味儿,然后,你就胖了。。。
洋芋饼饼,咬一口,酥酥的,脆脆的,根本停不下来!
凉粉儿,俗话说:“不吃凉粉腾板凳”,就是你不吃不要挡着后面排队等着吃的人哦!
油茶,又叫油面茶,想喝下面大茶壶那个请早上九点之前去排队。
豆花面,好吃看得见!
礼县热面皮,辣糊糊,香!
猪油饼,酥得掉渣渣
洋芋搅团,一锤一锤砸出来的美食,做得费劲,但是一碗一会就吃完了,一吃就忍不住啊!
馓面饭,必须得是玉米面的,热乎乎一碗,玉米面的香甜,洋芋丝的脆爽,“线儿”辣子的辛辣,再剜一口蒜瓣炝过的酸菜。。。“我们不说话,就这样吃着,就很美好”
麻花,炸好的麻花来一根,边走边吃,小时候赶集看戏必备。
油茶麻花(在成县,要叫“油茶麻烫”才正宗)
荞粉,炒着吃,过瘾
“捞儿”,一直想把大妈手里的漏勺拿过来自己“刮”一碗。。。
陇南美食之传说篇洋芋搅团的传说
[将洋芋煮熟,剥皮,放入专用木槽内,用专用木槌砸捣至粘团状,色泽光亮微黄。分热食、冷食两种食用法。热食,放入酸菜浆水中略煮,连同酸菜浆水盛碗后调以盐、油泼辣子即食;冷食,盛碗后调入调和呛煮的醋、油泼蒜、辣子即食。风味独特,口感滑润、清香。过去为农家家常小吃,现进入饮食市场,颇受欢迎,已成为大众喜食的特色小吃之—,尤以武都的最佳。]
豆花面的传说
[属黄豆制品,前期制作与豆腐相仿,比豆腐脑硬,比豆腐松软,盛碗后,调以胡椒、姜粉、虾皮等制作的汤汁热食,再将新鲜煮熟的面条加入豆花汤汁之中。那味道,怎一个香字了得~~]
玉米面面鱼的传说
[玉米面面鱼是把当年丰收的玉米磨成玉米面,在从大锅里不断搅拌,最后用专门的工具将粘稠的玉米面糊糊造型塑成一条一条像小鱼一样的主食。这一美食,一般只有在乡下才可以吃得到,因为随着时代的进步,大多年轻人已经不会做了。]
油面茶的传说
[油面茶市内各区县均有,且做法不一,尤以康县北部最具特色、将炒熟的白面加水煮沸,调以薄荷、霍香等香料,加上康县特产大叶绿茶,盛碗后再调以炒熟的核桃面、鸡蛋丁、豆腐丁、洋芋丁等。或名“三层楼”,或名“五层楼”,成县则泡煮麻花(馓子)。香味浓,口感好,久食养人。现进入饮食市场,颇受欢迎。]
面皮(酿皮)的传说
[各省、市均有的一道美食,做法大致相同,但风味不一。陇南的则是直接将面揽入水中,成稀糊状,上笼蒸熟者为面皮;将面团放入清水中反复搓洗,分出面筋,上笼蒸熟者为酿皮。调料也因地而宜,主要调入草果、山赖等调料,呛煮的醋、盐、油泼大蒜、油泼辣椒;]
炸油糕的传说
[油糕有人又叫年糕、枣糕,由黍科糜子、大枣精制而成,经植物油炸后,其味清香细腻、香甜可口。那浸透的油纸、黄灿灿的色泽,那是童年里最好的味道]
锅盔的传说
[说起锅盔,几乎陇南人都知道,冠军还属西和县的;不过关于西和锅盔,还有一些美丽的传说:相传,秦始皇统一六国时,常年征战,粮草易间断。成千上万的士卒饭不能食,力不能足。无奈,一军士无意将面压入头盔,置于火上,烤之少许,烙成了一饼子,居然香酥可口!此饼者,边薄,心厚、表面者鼓、能应当务之饥,亦能久存不坏,众人青睐受赞赏不已。因像头盔,故名“锅盔”。锅盔一名便延续至今!]
洋芋饼的传说
[把洋芋泥、肉末、葱放入大碗内。放入少许的盐,蘑菇精,胡椒粉,五香粉;沿顺时针的方向搅拌匀。鸡蛋调匀备用。将沾匀蛋液的洋芋饼放入面包糠中沾匀,取锅放入油少量,大火烧8分热,在转小火放入洋芋饼煎炸,炸至金黄色即可。金黄的色泽,酥脆的口感,咬在嘴里咯吱咯吱的感觉,感觉像初恋的味道。]
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