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有计划地为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简称“三区”)输送和培养科教文卫等领域急需紧缺人才,为促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服务,从年起开始,国家每年引导10万名优秀教师、医生、科技人员、社会工作者、文化工作者到“三区”工作或提供服务。每年重点扶持培养1万名“三区”急需紧缺人才。
“三区”人才支持计划文化工作者专项短期服务工作,是开展“三区”人才支持计划文化工作者专项工作的主要方式,是文化部的任务要求。按照甘肃省文化厅的安排,由省文化艺术研究所选派的“三区计划”工作人员于11月20日至25日赴陇南基层文化单位和团体开展相关项目的实施工作。
11月23日,甘肃省文化馆原馆长、研究员杨鸣健,甘肃省京剧院副院长、一级演员张鸿,甘肃省文化艺术研究所副所长周琪,甘肃省文化艺术研究所副所长、副书记苟晓飞,甘肃省文化艺术研究所研究室副主任王一淼一行5人,受省文化艺术研究所委托莅临西和开展相关工作。
同日,在县文体广局的精心安排下,省“三区计划”专家组一行在文化馆观摩了我县秦腔协会,木偶、皮影剧团等民间群团组织的曲艺表演,并针对观摩情况召开了座谈会。与会专家在对我县民间戏曲爱好者的现场表演表示赞许的同时,提出了指导性的意见和建议。
专家指出:我县民间戏曲文武乐队之间、乐队与演员之间尚需进一步默契配合。戏曲工作者要强化专业技能修养,多参于专业培训,多参加专项比赛,多争取更大的展示平台,让西和戏曲文化走向更广阔的舞台。
24日,专家组一行观摩了由县乞巧文化演艺中心主创、以宣传精准扶贫政策及党的十九大精神为题材的秦腔现代小戏《五婶丢羊》。在演出结束后,现场举办了剧目研讨会。研讨会上,每位专家对剧本构思及演员的表演予以了充分肯定,并对剧本的进一步打造提升提出了修改意见,对个别演员表演的不到位之处进行了现场指导,对我县戏曲事业以后的发展思路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此次“三区”人才支持计划文化工作者专项短期服务活动,历时虽然短暂,但对进一步推动我县文艺事业的繁荣发展、在边远贫困地区深度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有着深远的意义。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