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公陵园
礼县,古称“西垂、西犬丘”,秦人最早的都邑所在地。据《史记·秦本纪》记载:秦人先祖“在西戎、保西垂”,“非子居大丘”,“庄公居其西犬丘”,“秦仲、庄公、襄公葬西垂”。西垂即西犬丘,是秦人走向中原成就霸业的摇篮。
····························
黄金寺
黄金寺位于永兴乡友好村,礼县佛教协会设于此寺。黄金寺始建于何时已无从考证,但相传古代该寺僧众颇多,规模较大,大约在明朝不知何故被毁。
20世纪90年代由于劳动耕作,在原址发现碎砖破瓦,又挖出古代寺院柱石,于是当地念佛居士募化集资,投工献料,再建于年,同时又将县佛教协会由永兴渗水寺搬迁于此。现该寺占地面积达余平方米,已建成佛殿2座,0殿1座,山门1座,僧舍24间。有常住人员8入,出家僧人8人,佛教居土40余人,教职人员4人,组织机构健全。寺院除搞好正常的诵经拜佛和其它法事活动外,还从事生产劳动和宣传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为宗教活动的正常开展和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
祁山武侯祠
祁山是一条山系的名称,
它东起盐官,西至大堡子山,横卧西汉水北侧,绵延25公里,地扼蜀陇之咽喉、势控攻守之要冲,是三国时祁山古战场的天然屏障,为魏蜀必争之地。三国时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六出祁山”的故事,随着电视剧《三国演义》的播出而家喻户晓,祁山武侯祠也因此而名声大振。
····························
赤土山园林
赤土山园林位于县城东2公里处,因山体呈红色,故得名。《礼县志》曰:“县东四里赤土山有一石上足迹长五尺,传为陨石”,故得“赤土显迹”之名,为礼县古八景之一。一九九六年县委、政府对赤土山进行规划修建,经过三年建设,实行田、水、林、路综合治理。如今,古老建筑与新建筑交相辉映,古柏与新栽的野稀树种已连成一片,为礼县城居民旅游提供了良好的休闲观光场所。
····························
翠峰景观
翠峰景观位于县城东南15里处,“翠峰松涛”为礼县古八景之一。其山势峻秀、高耸云端,苍松劲翠、芳草群芬,植被良好,山峦峰顶,殿宇庙阁,凌空筑就。道观建筑年代无考,但见院中半块残碑,因磨损严重,字痕不清,泼水侧视之,有“(南诏)天启元年、辛酉,闰二月二十日”“浙人松屏詹里”下有“进士第巡陕西……乙卯秋八月”等字样。方知詹里历经六年的艰辛,翠峰现才算功成名就。-时期,由于盲目的大炼钢铁和毁林运动,砍光了数百年的参天大树,拆毁了寺庙和佛像,到处一派荒凉残像。近年来在林业部门的大力植树造林下,昔日的荒山秃岭现已松柏森森、涛声依旧,毁坏庙宇得以重建,香火旺盛,如今已是旅游避暑的一块风水宝地。
····························
香山风景区
位于礼县城南50公里的西和、礼县交界处,海拔米,为礼县高山之最,过去这里山野苍莽,松柏参天,丛林绕竹。经过长期的乱垦滥伐,只留下荒凉的山脊和千疮百孔的坡地。年以后,西、礼二县实施飞播计划,之后又连续点播、撒播和补植,如今已成林26万亩,基本实现了区域绿化。
····························
上坪风光
上坪地处礼县、宕昌、岷县3县交汇点,海拔多米,春夏千峰争秀,入冬银装素裹。境内有月亮崖、亮窗崖、仙人洞、姊妹山等30余处风景点,有草原面积24万亩,载畜量已达多头(匹)。除优美的自然风光外,这里还出产名贵中药材多种,山林中有珍稀动物10余种,有驰名中外的食用菌羊肚菌等山珍10多种,这里出产的各种竹编更为人们喜爱。优美的风景、丰富的物产、凉爽的气候使这里成为人们旅游避暑的胜地。每年,有来自周边地区的游客于盛夏到这里一边放马草原、纵情山林、食用各种山珍,一边寻觅红军长征时贺龙走过的足迹。
····························
至——礼县
羲皇生地,仇池故里,乃吾家园大滩也。其位兰仓之南,东接西和,南连武都,北带江口,西迎草坪。三元文化遍地开花,天池大泽有口皆碑。悠悠西汉水,漫漫礼武道,多少往事,多少情;多少文人,多少尘。总把豪情抛大滩,常洒热血清江畔。家即大滩,生水畔,洋芋玉米人精干;心系大滩,长山间,一之十之誉陇原;情满大滩,多春天,小康日子如画卷;魂牵大滩,扬风帆,千万儿女爱大滩。个中奇妙美难言,山沟小壑百别样天。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