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
微博
曲玮玮希望我们永远不会走散。
以前年岁尚浅,不管是看电视剧还是看小说,一直都有一个终极疑问:为什么剧情里那些原本相爱,甚至爱得至死不渝的人,却无法在一起?
后来岁月渐长,自己经历过几段爱情,也听过一些或喜或悲的,才慢慢明白,人性之幽深复杂,无法用简单的是否来回答。
在那些倍觉遗憾的故事里,我记得最深的一对是金燕西和冷清秋,看得最多的也是《金粉世家》。
说门当户对,说爱情的纯粹,说童话故事的结局不一定全部圆满。
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篇我的朋友和和的文章,她说,“金燕西和冷清秋再走一次来时的路,他们还是会相爱,也仍旧会分手”。
是否相爱过,就已是最好的结果?
说起《金粉世家》,好像已经是很久远的记忆了,但总忘不掉陈坤和董洁在剧里的惊鸿一瞥,他们的故事,好像也从未远离过。
影评,剧评,或者其他的什么形式,推荐过很多故事,一面是记录第一次遇见那个故事时的心情,一面试图把这种心情沉淀,让它成为生命中底色里的一部分,期待这样的记录和沉淀可以让一个人生活得更轻松,更痛苦一点。
冷清秋和金燕西的故事反反复复地去看过。
那套画质早已古旧的电视剧,一次次拿出来看,看俩人在寂静小巷的重逢,看葡萄藤上百合花盛开,看婚礼上华彩又哀伤的碎纸屑和拉花轻舞飞扬,看他们在一南一北的列车上无声错过。
我亦不明白,这样一个调子悲凉的故事,我为什么要从儿时看到成年,即便是当下时节,也忍不住在每一段繁忙工作的间隙里一再回顾。
但是没有写过。不曾为这个故事写下半个字。拆开去看,要怎么写呢,有什么地方可写呢。民国公子遇见寒门少女,不是王子与灰姑娘,却是一段含着泪的“齐大非偶”,二人没能战胜横亘在他们之间那条看不见的鸿沟,终于无奈分手。
他们的爱情是真的,从一开始就真得很透明。后来的裂痕也是真的,真得很清醒。
时针拨回去,金燕西和冷清秋再走一次来时的路,他们还是会相爱,也仍旧会分手。相爱得无法拒绝,分手时也决绝惨烈。
片首曲是《暗香》。心若在灿烂中死去,爱会在灰烬中重生。
片尾曲是《让她降落》。她没有焰火绚丽,也不像鸟儿会迁徙。不过是放飞的风筝,怕你心痛才自由。
故事前半部分讲相爱,留在记忆中大多是些轰轰烈烈的场景,他在西山的向日葵花地里送给她写着IloveYou的手帕,她睁开眼时月亮门上挂满了耀眼至绚烂的百合花蔓,还有在教学楼上挂表白条幅等等等等穷极言情剧集想象力的戏码。但也不会觉得就是做作,矫情,或者幼稚了。
总以为年轻的恋爱,一见倾心时执拗的不肯放弃,大抵一定要通过这样看似中二的渠道一一挥发,释放,才可叫做年轻过,爱过,灿烂与灰烬,都尽在其中了。
故事后半部分,调子一转,金家大宅富丽却也压抑,幽谷中生长的百合花在不见阳光雨露的豪门大院里失去了生气。
姑婆妯娌间疲于应对,身为进步学生自食其力的自觉性又与总理儿媳的身份格格不入,而金燕西的浮浪好玩与冷清秋的安静清冷终于在这座冰冷的豪宅内发酵到不可调和的地步。
他有试着去照顾她的不善交际,她亦学着在那样烈火烹油繁花似锦的人来人往中求得一方生存的天地。还是不行。
葡萄藤上的百合花还是会枯萎,无论初绽时多绚烂美丽。
这样就叫做无奈了。
金燕西与冷清秋相识时都过于年轻。又生活在新旧交替时代巨变的背景下。自由恋爱是新生事物,在那个特殊的时点下成为一部分青年的恋爱圣经,以为自由恋爱便是万能法宝,是可以对抗传统婚姻的武器。
我喜欢你,但是我们不合适。
这句出现频率很高的告白拒绝台词,是在成年后才渐渐懂得的。也是成年人必须去接受的所谓残酷现实的一部分。
在初看《金粉世家》尚是小学生的我眼里,爱却不能迎来王子公主从此幸福生活在一起的happyending,其中的奥秘是参不透的。
故事里的人呢,一个是不知世事险恶的纨绔子弟,一个是涉世未深的青年女学生,他们也不能参透,不能参透过来人那些欲言又止的担心与忧虑。
《金粉世家》本可以写成另一个套路。总理家门楣甚高,羞于与出身寒微的冷家结亲,金冷二人冲破世俗的枷锁与藩篱,成就又一段罗密欧与朱丽叶。
但事实上,故事中的金铨总理虽身居高位,但年轻时曾有多年担任外交官的经历,思想构成上也可算作中西合璧。家中三位道之,敏之,润之三个女儿,一个喝东洋墨水,一个赴西洋取经,一个仍在实验室里研究生命现象。金家上下都非常开明,抱着友好的态度欢迎清秋这位七少奶奶。
外部的压力从来都不是金冷二人分手的致命伤。
是他们自己。他们在遇到彼此之前的不足二十年的生活经验,已经将他们锻造成与彼此完全不同的人。
有什么比“我爱你,而爱你却叫我痛苦”更叫人无奈的事呢?
爱在灰烬中没有重生。放飞的风筝也未能获得自由。
我读了那么多年,却一直不知该如何复述的故事,就是在上个世纪的老北平,偶然相遇,又必然分离的冷清秋与金燕西了。
GoodNight
玮玮时间:
不想每天只和你们见一次面,
更多关于感情的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