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伏羲文化大典
?天水?
天水位于甘肃东南部,自古是丝绸之路必经之地和兵家必争之地,全市横跨长江、黄河两大流域,新欧亚大陆桥横贯全境。至0年天水辖武山、甘谷、秦安、清水、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五县和秦州、麦积两区。
天水有国家和省、市级重点保护文物96处,国内唯一有伏羲塑像的天水伏羲庙,中国四大石窟之一、号称“东方雕塑馆”的麦积山石窟,还有其他大小石窟6处。天水是华夏文明和中华民族的重要发源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享有羲皇故里、娲皇故里、轩辕故里的荣誉,羲皇始创八卦,天水被誉为“易学之都”。伏羲文化、轩辕文化、大地湾文化、先秦文化、三国文化、石窟文化、易学等博大精深。天水也是中国县制初始地,天水市甘谷县具有华夏第一县的美誉,著名三国人物姜维就诞生于此。年的春秋古柏映衬着这座古老的城市,天水八千年的历史文化谱写了中华文明的序曲,古城天水誉为“历史古城”,天水全球华人寻根祭祖圣地。中文名称天水市外文名称TianshuiCity别名龙城天水,羲皇故里行政区类别地级市所属地区中国西北历史沿革历史称谓天水市古为“邽县”。邽县(读作:guī)原本是邽戎地,在今甘肃天水8张天水全景市。公元前年秦武公取其地,置邽县,后改为上邽县。公元前,秦始皇置三十六郡时,上邽是陇西郡中一县。汉武帝时,置天水郡,上邽是其中一县,区划是今天水市区西南。天水郡称呼始于汉武帝元鼎三年(前4年)。 天水得名,源于“天河注水”的美丽传说。远在三千多年前,天水地区人烟稠密,屋宇毗连,“山水灵秀,林木密茂”。秦末汉初,长期的征战加上干旱,上邽城民不聊生。一天夜里,忽然狂风呼啸,雷电交加,一道金光闪耀,地上现出红光。顿时,大地连续震动,在轰隆隆巨响声中,裂开一条大缝。只见天上河水倾泻而下,注入裂开的大缝中,形成一湖,名曰“天水湖”。此湖水位稳定,水质纯净,甘冽醇厚,“春不涸,夏不溢,四季滢然”。人说这湖与天河相通,又叫它“天水井”。后来,这个传说被汉武帝听到了,他就给上邽北城的湖旁新设的这个郡,起名“天水郡”。从此,有了“天水”之名。“天水”,是当地历史上使用时间最长的地名。在天水,有翡翠镏玉的马跑泉,香美胜乳的甘泉,四季不变、袪病健身的温泉,珠帘垂挂的菩萨泉,寒彻沁人的八卦泉,鱼随泉涌的神鱼泉等,分布面广,知名度高。这些泉水水质甜美,四季不断,久饮能使人皮肤洁白。天水居民皮肤多白嫩,因而有"天水白娃娃"的说法。秦州之名最早始于魏文帝元年(0年)。天水是"秦"的发祥地,自三国以来,在天水以"秦"字命名的地方很多,如秦安、秦岭、秦州等。远在西周以前,如今天水河谷盆地土地肥沃,地势开阔,峰青水旺,水草丰茂,就是牧马养畜的好地方。居住在这里的秦人祖先伯益,就因替舜养马繁殖很快,曾得到舜的封土并赐“嬴”姓。到西周时,伯益之后非子又因替周孝王养马有功,受到孝王赞赏。孝王不仅让他继承了舜时伯益的"嬴"姓,还"封其地为附庸,邑之秦(即今清水、张川一带)"叫"秦地"。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秦国的开端。在唐开元盛世,秦州是中国西去长安的一大重镇,被称为"千秋聚散地",因而名噪一时。据《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载,唐玄奘西去印度拜佛取经,曾途经天水,"过秦州,停一宿",至今在天水流传着许多唐僧取经的传说。唐安史之乱后第四年,杜甫为回避动乱,也曾毅然弃官,携带家小,越陇山,奔到秦州。开始居住在秦州城东南50里的东柯谷,即现今天水市北道区街子乡八槐村的柳家河(曾名子美村),后移居秦州城内。杜甫在秦州住了三个月,所写《秦州杂诗二十首》以及由陇入蜀的首纪行诗,在他一生诗词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成纪”之名,始自西汉,《汉书·地理志》载,天水郡有成纪县,但宋代以前只是在秦安县境内,宋时才改移天水。龙城得名与“伏羲氏”有关。因它是"人首龙身"的人类始祖伏羲出世之地,是龙的故乡,故天水素有"羲皇故里"之称。据有关资料证,现天水市西关伏羲庙,首建年代距今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庙内南天殿天花板上绘有完整的64卦及河图图形,这在其它地方是少有的。伏羲是中华民族的始祖,天水本地人把伏羲庙称为“人宗庙”。建制沿革渭河西周前,秦人先祖在天水河谷繁衍生息,后有功于周王室赐姓,受封“秦地”于此。天水自汉代设郡,先后为军、为县、为镇,所辖区域及治所曾多次发生过变动。魏文帝之后,称秦州。唐代时为通往长安的交通要道之一。宋时,改为成纪县。9年,废秦州(今天水)设立了天水县,属渭川道所辖。97年国民军进驻陇南,废道,改为天水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年8月日,天水解放,设天水分区,年设天水专区。年8月日,天水县解放。8月5日,天水分区行政督察区成立,辖天水、甘谷、武山、徽县、两当、通渭、秦安、清水8县。同年月,天水分区改称天水专区。年月,析天水县置天水市,以城区为其行政区域。5月5日,平凉专区析出庄浪县划归天水专区;撤销岷县专区,所属陇西、漳县划归天水专区。天水专区辖天水市及天水、秦安、徽县、两当、武山、漳县、甘谷、清水、庄浪、陇西、通渭县,8个区公所,64个乡。95年,天水专区辖9个区公所,65个乡。95年7月6日,张家川自治区成立(年0月改称县)。同年底,天水专区辖市县个乡。年月,天水专区的陇西县、通渭县划归定西专区,武都专区的礼县、西和、成县划归天水专区,天水专区的庄浪县划归平凉专区。同年底,天水专区辖天水市及天水、秦安、礼县、西和、成县、徽县、两当、武山、漳县、甘谷、清水、张家川县,67个区,5个乡,9个镇,9个街道办事处。年4月4日,撤销两当并入徽县。4月8日,撤销武都专区,所辖宕昌、文县、武都、康县、岷县5县划归天水专区。9月5日,撤销西和县、礼县,合并成立西礼县。撤销徽县、成县,合并成立徽成县。月6日,天水专区的岷县划归定西专区。月0日,撤销天水县划归天水市。撤销甘谷县,甘谷、漳县、武山合并成立武山县。撤销张家川县和清水县,合并成立清水回族自治县。同年实现人民公社化,实行政社合一体制。天水专区辖天水市及秦安、清水、武山、西礼、徽成、武都、文县8县。9个人民公社,4个街道办事处。96年月5日,恢复武都专区。原划归天水专区的武都、宕昌、康县、成县、文县仍划归武都专区。月5日,恢复天水、甘谷、漳县、两当、西和、礼县、清水县和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漳县划归临洮专区。至年底,天水专区辖天水市及天水、西和、礼县、徽县、两当、武山、甘谷、秦安、清水、张家川等0个县,60个区,个人民公社,4个街道办事处。渭河96年0月日,撤销临洮专区,将其所属漳县划归天水专区。天水专区辖市县,48个人民公社,个镇,4个街道办事处。年0月日,天水专区改为天水地区,辖市县,个人民公社,5个镇,4个街道办事处。年,天水地区辖市县,公社,5个镇,8个街道办事处。98年,政社分设,改社为乡。年7月8日,撤销天水地区,天水市升为地级市。原属天水地区的西和、礼县、徽县、两当4县划归新成立的陇南地区,漳县划归定西地区。新设秦城、北道区。天水市辖秦城、北道区,秦安、清水、甘谷、武山、张家川回族自治县5县,8个乡,个镇,个街道办事处。99年5月0日,武山县远鸳鸯乡改为鸳鸯镇。年月6日,北道区甘泉乡改为甘泉镇。至00年底,天水市辖秦城、北道个市辖区,秦安、清水、甘谷、武山、张家川回族自治县5县,40个镇,09个乡,个街道办事处。经国务院批准,从年月日起,秦城、北道区更名为秦州区、麦积区。行政区划听语音天水市至0年0月日,天水市下辖秦州区、麦积区两个市辖区,甘谷县、武山县、秦安县、清水县和张家川回族自治县5个县,面积49平方千米,总人口40万,常住人口7万人,其中城镇人口0万人,城市化率达到%,城区人口60.万人。05年0月9日,《甘肃省民政厅关于天水市秦州区齐寿乡等个乡撤乡改镇的批复》(甘民复〔05〕号),调整后,天水市共辖78个镇,5个乡,0个街道办事处。地理环境听语音天水市地处陕、甘、川三省交界,东连祖国内地华中、华东及沿海各地,西通青海、西藏、新疆、直至欧亚大陆桥上的欧洲各国,南邻祖国大西南,四川、重庆、云南、贵州,北上翻越六盘山便可进入宁夏。天水正好在祖国的几何中心,地处东经04°5′~06°44′、北纬4°05′~5°0′之间,市区平均海拔高度为00米。天水市居西安至兰州两大城市中间。气候情况听语音天水市属温带季风气候,城区附近属温带半湿润气候,苏城—立远一线以南属于北亚热带,年平均气温为℃。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为.8℃;最冷月月,平均气温为-.0℃。每年9月至月,是天水市全年最佳旅游季节。年平均降水量49.7毫米,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南部亚热带林区年降水量为—毫米,中东部山区雨量在毫米以上,渭河北部不及毫米。年均日照00小时,渭北略高于关山山区和渭河谷地,日照百分率在46—50%,春、夏两季分别占全年日照的6.6%和0.6%,冬季占.6%。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春季升温快,秋多连阴雨。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降水适中。极端最高气温8.交通听语音天水地处陕、甘、川交界地带和西安至兰州两大城市的中点,陇海铁路穿越全境,天水南站(徐兰客运专线)正在规划。G0连霍高速在0年在天水地区全线通车,G70十天高速列入规划,G0国道、G6国道横贯东西,五条省道辐射南北,是西陇海线经济带甘肃段的东部起点、陇东南经济文化物流中心,素有“陇上江南”的美称。00年,全市货运量占全省总量的5%,客运量占全省总量的0%;年以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在全省各市州始终列第二位,年均增长8.9%,对周边地区有一定的影响力、带动力,区位优势明显。资源听语音水利境内渭河流长约80公里,沿河接纳流域面积平方公里的支流有榜沙河、散渡河、葫芦河、耤(藉)河、颖川河、东柯河、牛头河。嘉陵江的主要支流有白家河、花庙河、红崖河等,流程较短,水量丰沛。土地天水境内山脉纵横,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海拔在—00米之间。最高峰天爷梁,高达0米;最低点牛背村,海拔米。天水地貌区域分异明显。东部和南部因古老地层褶皱而隆起,形成山地地貌。北部因受地质沉陷和红、黄土层沉积,形成黄土层沉积,形成黄土丘陵地貌。中部小部分地区因受纬向构造带的断裂,形成渭河地堑,经第四纪河流分育和侵蚀堆积,形成渭河河谷地貌。北部为黄土梁峁沟壑区。渭河及其支流横贯其中,形成宽谷与峡谷相间的盆地与河谷阶地。土壤在河流和沟谷区为冲击、洪积物形成的淤淀土、草甸土,经过开垦耕种熟化而形成以黄绵土、黑垆土为主的耕作土壤。土层深厚,山塬开阔,是粮、油、菜、果主要生产区。中东部为秦岭、关山山区。以西部尽皇山、云雾山、景东梁为主体的西秦岭山地和东部八卦山、火焰山、秦岭大堡、关山为主体的小陇山、陇山山地,重峦迭嶂,山险谷深。天水地跨长江、黄河两流域,以西秦岭为分水岭,北部地区为黄河水分的渭河流域,面积67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8.49%;南部地区为长江水分的嘉陵江流域,面积65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8.5%。植物藉水河畔,美丽夜景天水属华北、华中、蒙新和喜玛拉雅植物交汇处,树种成份复杂,森林资源丰富。天水市森林总面积.9万亩,森林覆盖率为45.5%。天然林地主要分布在东部、东南部的小陇山、西秦岭和关山林区,有木本植物87科4属种,其中乔木种,灌木47种,藤本55种,常绿植物种。属国家一级保护的有水杉;二级保护的有连香树、星叶草、杜仲、银杏、大白红杉、大果青杆、金钱松、小白树、水青树;三级保护的有秦岭冷杉、庙台槭、穗花杉、华榛、领椿木、胡桃楸、獐子松、青檀等。市花:月季月季属蔷薇科,为常绿或半常绿灌木。现栽培的月季品种有万个以上,为一个庞大的杂交类群,依其株态和花的特性可分为五大类:壮花月季,杂交茶香月季、聚花月季、攀缘月季、微型月季。月季花适应性强,喜光,喜温暖,最适~5℃。月季花绚丽多彩,馥郁芬芳,且四季花开不断,深受市民喜爱。天水甘谷县建有国家级月季繁育园,在海内外有很高的声誉。市树:国槐国槐属豆科、落叶乔木,历史悠久,寿命长。在市区内外多处可以见到干径.m,树龄已达数百年的古树,至今它们仍枝繁叶茂,生机勃勃。国槐树势优美,树干端直,树冠大,树型古朴典雅,春季新叶滴翠,花蕾放香,盛夏遮荫爽人;秋季叶片晚凋,绿化效果非常好。国槐抗逆性强、耐寒、耐旱、耐空气污染、病虫害少,因国槐极耐修剪,在解决与城市架空电矛盾方面,是理想的行道树种。国槐经济价值高,木材耐水湿,有弹性,材质优良,花可入药,而且还可制作颜料,种子可榨油制皂。国槐是吉祥、幸福、美好的象征,是天水市城乡人民自古以来就喜欢栽植的树种。药材野生药用植物多种,其中常用药0多种。广阔的天然森林,繁衍了许多珍禽异兽,栖息着0多种野生动物,有国家一类保护的羚牛、梅花鹿、金猫、云豹等;二类保护的有羚麝、马麝、白臀鹿、斑羚、石貂、水獭、猞猁、猕猴、红腹角雉、兰马鸡、红腹锦鸡、大鲵、暗腹雪鸡、淡腹雪鸡、勺鸟、血雉、黑熊、秦岭红鳞鲑等。天水白娃娃天水“白娃娃”是天水乃至全国对天水籍姑娘的美称。“白娃娃”的皮肤白皙粉嫩,那种白不是脂粉抹出来的,而是一种不施粉黛、天生丽质的白。天水“白娃娃”以白著称。肤润颜泽,睛明眼亮;眉青目秀,天水之所以能出“白娃娃”,究其原因可能为:一是有宗族血缘的繁衍;二是有襁褓之出的婴育;三是有母亲优乳的喂养;四是有天河之水的滋养;五是有厚皇嘉土的栽培;六是有温润气候的呵护;七是有生态自然的“保驾”;八是有和风细雨的抚慰;九是有乡土气息的熏陶;十是有良家少女的爱美。这诸多因素构成了天水”白娃娃”的“美丽和辈出。经济听语音天水大樱桃截止到0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4.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9.4亿元,增长8.%;第二产业增加值6.6亿元,增长6.5%;第三产业增加值7.9亿元,增长%。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亿元,比上年增长6.84%。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88.亿元,比上年增长7.8%。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7.4亿元,比上年增长8.%。全市万元及以上项目和房地产开发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6.5亿元,比上年增长4.59%。其中项目投资80.49亿元,增长44.0%;房地产开发投资6.0亿元,增长9.7%。按产业分,第一产业投资4.56亿元,增长5.69%;第二产业投资44.75亿元,增长40.89%,其中工业投资.亿元,增长7.64%;第三产业投资7.9亿元,增长48.7%。全市完成大口径财政收入7.5亿元,比上年增长0.54%。工业截止到0年天水经济开发较早,上世纪初,雕漆、纺织、面粉等传统工业就开始萌芽。新中国成立后,工业发展较快,特别是国家“三线”建设时期一批企业相继搬迁天水后,天水逐步发展成为西北地区的重要工业城市,是国家老工业基地之一。目前有工业企业家,形成了以加工制造业为主体,电子电器、机械制造、轻工纺织三大行业为主导,食品、建材、化工、冶金、皮革、烟草、塑料、雕漆工艺天水漆器等行业竞相发展,门类较多、技术装备较好、具有一定实力和特色的区域工业体系。主要产品有多个系列00多个品种,有00多种产品荣获国家、部、省优和甘肃名牌产品、陇货精品等荣誉称号,60多种产品出口50多个国家和地区。制造业优势明显,加工工业比重高出全省平均水平69.9个百分点,制造业企业占全市法人单位的.7%,以加工制造业为主的工业结构与我省以资源、原材料为主的产业结构形成较强的互补性,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农业截止到0年天水的土壤、气候适宜多种作物生长,有粮食作物0多种、经济作物0多种,水果是西北农作物生长最适宜的地区之一,也是中国北方最佳水果和蔬菜生产基地之一。苹果、桃、梨、大樱桃,核桃、花椒、辣椒、韭菜等果品和蔬菜产量大、品质优,特别是“花牛”苹果在海内外市场享有盛誉。野生植物资源丰富,有林木资源多种,出产药材、生漆等林副产品百余种,森林覆盖率达7.%。境内的小陇山、关山、秦岭三大林区林地面积达06万多亩,是西北最大的天然林基地之一,也是重点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实验基地。依托资源优势,林果、畜禽、蔬菜三大支柱产业和中药材、花卉等优势产业形成一定规模,发展种植业和农林产品深加工业前景广阔。文化伏羲文化伏羲是人文始祖,伏羲文化是中国史前文化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源头,也是国家已启动的“中国古代文明探源工程”的重要研究对象。天水是伏羲文化的诞生地和伏羲文化的发祥地,江泽民同志99年视察天水时亲笔题词:“羲皇故里”。天水市西关一座始建于元代、明代重修的全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祭祀伏羲的场所——伏羲庙,是伏羲文化的标志性建筑,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国家华夏纽带工程委员会确定为全国祭祖基地,庙内雕梁画栋,古柏参天。为了加强伏羲庙保护和建设工作,全面恢复伏羲庙历史建筑格局,经国家文物局审批,年投资两千多万元对伏羲庙进行维修和保护。距市区7公里的三阳川,有伏羲氏创画八卦的卦台山,存有伏羲塑像和元代的木制八卦盘,也是民间祭祀伏羲的主要场所。伏羲文化博大精深,吸引着国内外无数学者、专家不懈地探索、研究,也吸引了大批海内外客人前来旅游观光,寻根祭祖。大地湾文化大地湾文化对研究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文明的历史进程,乃至华夏文明的起源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位于秦安县的大地湾遗址,是一处距今多年前的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遗址总面积万平方米,文化层厚平均米,现已出土陶、石、骨、饰等珍贵文物0多件,刷新中国六项考古之最,有目前已知最早的“水泥”地面大厅,最早的地画、最早的宫殿等。大地湾遗址从公元前年开始,到公元前4年为止,时间跨度近4年,文化积淀极为丰富,其中大地湾一期文化是黄河流域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早于陕西半坡遗址多年,处于西北区文化的源头地位。其规模之大、内涵之丰富,在我国考古史中实属罕见,在国内评定的二十世纪百项重大考古发现中列第位。秦国早期文化天水秦文化是早期秦人入主中原前,兼取西戎游牧文化和中原华夏文化之长,从而形成的一种带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地方文化。在中国古代史上,第一个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封建制的秦朝,其先祖就是在天水发展起来的。秦先祖赢非子因牧马有功,被周王封邑于秦亭,治所在今清水、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一带。天水市东南的牧马滩,据考证为秦先祖非子牧马的地方,0世纪80年代以来这里出土了大量的秦简和七块木板地图。这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地图。邽县(今清水一带)和冀县(甘谷一带)曾是我国历史上最早设县的地方,是中国郡县制的源头。石窟文化天水堪称丝绸之路东段的“石窟走廊”。全市境内有大小石窟6处。以“东方雕塑馆”驰名中外的麦积山石窟是我国四大石窟之一。始凿于南北朝时期后秦,距今已有多年历史,保存有94个洞窟,石雕造像7多尊,壁画多平方米,开凿于形似农家麦垛的悬崖峭壁之上,保存了后秦至清代的历代凿窟和造像,风格各异,精美绝伦,既是一座历史博物馆,又是艺术陈列馆。它与仙人崖、甘谷大像山、华盖寺、武山水帘洞、木梯寺等众多石窟组成了丝绸之路东段的“石窟走廊”。三国古战场文化天水在历史上为陇右第一重镇,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三国时期,天水处于蜀魏交锋的前沿,诸葛亮六出祁山、痛失街亭、智收姜维、计杀张郃等重大战事,都发生在天水,境内有街亭、天水关、木门道、诸葛军垒等三国古战场遗址多处。三国文化是天水历史厚重的一页,也是天水历史极富盛名之所在。旅游麦积山石窟天水是中国古代文化重要的发祥地,享有“羲皇故里”的殊荣,是海内外龙的传人寻根问祖的圣地。境内文化古迹甚多,国家和省、市级重点保护文物69处,其中大地湾遗址保存有大量新石器时代早期及仰韶文化珍品。国内唯一有伏羲塑像的天水伏羲庙,雕梁画栋,古柏森森。中国四大石窟之一、被誉为“东方雕塑馆”的麦积山石窟,荟萃了从公元4世纪末到0世纪,约年间的余尊塑像,并与大像山、水帘洞、拉梢寺、木梯寺等共同组成了古丝绸之路东段的“石窟艺术走廊”。同时,环绕麦积山方圆数十里分布的植物园、仙人崖、石门、净土寺、曲溪、香积山、桃花沟和街子温泉度假村,共同组成了国家级森林公园---麦积山风景名胜区。人文景观与自然美景交相辉映,巧夺天工,吸引着无数海内外游客。麦积山石窟天水古称成纪,因相传华夏始祖伏羲氏就诞生于此,所以又有“羲皇故里”之称。天水市历史悠久,历代人文荟萃,境内文物古迹众多,几乎每平方公里就有一处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天水伏羲庙、卦台山,是海内外炎黄子孙朝宗拜祖的场所;大家熟知的"马谡失街亭"、姜维三战小陇山的历史故事就在天水。伏羲大典现场6月欢迎您到天水您如果还有自己的看法,请留言与我们互动!
羲里娲乡接受各类文章投稿
喜欢本文的朋友们,请在页尾点赞
传播正能量,拒绝冷漠!
当你读完这篇文章时,希望你可以将它传扬出去,传播一些积极正面的信息,让世间多一点爱!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