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听过的西和农村老话,越想越在理

陇南生活网

农村有很多老话,听起来虽然不是那么高大上,但通俗易懂,接地气。这些老话,都是千百年来祖先们的生活经验所得,小的时候,还感悟不到其中的道理,但随着年纪的增长和阅历的增加,再回味这些老话,越听就越觉得有道理,其中一些还不乏科学道理。

1、家有万贯,带毛的不算

家里无论都多少畜禽,在未换成钱之前都不叫钱,一场疫情或较大价格波动便成了空。现在羊价连续低迷、鸡价暴跌、猪价岌岌可危的情况下,相信不少养殖户朋友愈发感觉这句农村老话非常有道理!

2、富在深山有远亲,穷在闹市无人问

人富了,躲到深山老林都有八竿子打不到的亲戚上门拜访;人穷了,离的再近的亲戚都不愿搭理你。

3、再穷不卖看家狗,再富不宰耕地牛

因为贫穷便把看家狗卖了会被村里人看扁,对忠心耿耿的狗尚且这样,为人处事肯定不可信;因为富有了便把耕地牛卖了这是忘本的表现,这类人不注重感情、不懂得感恩以及不为以后着想,切不可深交!

4、十分聪明用七分,留下三分传子孙

十分聪明都用尽了,子孙后代便不如别人。不知道具体原因,但这句话一直非常准。

5、热带衣裳,饱捎干粮

天气不冷,仍然需要带衣裳预防变天;自己不饿,仍然需要带食品,以备找不到吃饭的地。

6、穷不过三辈,富不过三代

现在的社会无论穷富,别说三代了甚至连一代都用不了。

7、一人不进庙,二人不看井,三人不抱树

一人不进庙,是因为庙里塑像威严,一个人会产生恐惧;二人不看井,是因为其中一人如若心怀不轨推人落井无人知晓,防人之心不可无;三人不抱树,是因为三个人往往会产生三个不同方向的力,可能会将其施加到其中两人或一人身上,容易出事情。

8、一母可养七儿,七儿难养一母

一个母亲无论孩子多么多生活多么艰难,都可以把他们拉扯成人。然而到母亲老了,孩子越多越容易不孝顺。

9、救急不救穷,帮笨不帮懒

当因为看病、上学急需用钱时可以借给钱,对于整天穷混又没有急事不可借给钱;对于愚笨之人能帮便帮一把,对于懒惰之人能推便推。

10、生个儿子好听,生个女儿好命

这句话是近年来在农村流传的一句话,不过细细品来非常有道理!

11、不干不净,吃了没病

听起来感觉很不可思议,吃东西肯定都是越干净越好,哪有不干不净,吃了没病的?而实际生活中,往往就有很多这样的实例,同样年纪的小孩子,有些是放养,天天东摸西爬的,吃一些不卫生的东西,但生病的少,反之,很多精养的小孩,却总容易生病。这句话,不是提倡大家都去吃一些不干净的东西,而是告诉大家事事都不能太过,温室里永远也养不出健康的孩子。

12、好人不长寿,祸害渣子活千年

生活中这样的实例太多了,很多性格好、心地善良的人,总是不长寿,反而那些耍泼弄横的人,总是能活的很长久。可能是因为好人心地善良,很多委屈都自己憋在心里,时间长了,心情不畅,而总容易得病吧。

13、人情大于债,头顶锅儿卖

欠了人情债,就是把吃饭的锅顶在头上拿去卖了,也要还。住在农村的,没有几个人不是深受人情债的困扰,一年到头总也送不完的礼,已经成了一个家庭最主要的开销了。即使在城市里,也经常听到这么一句话,如果是花钱可以搞定的事情,就不要动用人情,人情债,欠不起。

14、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小时候就经常听到这句话,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说,尤为如此。农村孩子在很多方面处于竞争劣势,想要在现在社会上占有一席之地,只能比别人更加努力更能吃苦。现实生活中,农村孩子也的确都是如此,能隐忍,能吃苦。

15、龙生龙,凤生风,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这句话说的是家庭环境对一个孩子的影响,俗话说的好,老子英雄儿好汉,虽然不能说百分之百,至少百分之九十都是这个样子。反观现在农村的很多留守儿童,不能长期跟父母生活在一起,这对孩子的性格成长其实是有很大影响的。

16、老娘儿们当家,房倒屋塌

有人说这句话是歧视女性的,也不尽然,男女之间,性格差异比较大,男的更宽容、豁达,而女性心思更细密,更感性。在一些大事上面,或者与外人打交道,男性的确有一些性格上的优势,当然,每个家庭的实际情况不同,也要看实际情况而定。

17、灯里沒油光昏暗,手里没钱为人难

灯里没油,灯不会亮堂,手里没钱,难为人。现代社会,干啥都需要钱,去上个学、看个病,你说你没钱,欠两天,那现实吗?再牛的英雄好汉,想办事,那也得有钱才行。

18、穷家富路

平日里在家过日子,能自己动手的就自己动手,能节约的就节约,不要大手大脚的铺张浪费。而出门在外,那就得带足了盘缠,该花就得花,不要舍不得,出门在外一分钱难倒英雄汉,没钱寸步难行啊。

19、一斗穷,二斗富,三斗四斗开当铺

后面好像还有几句,记不清楚了。小的时候,小伙伴们在一起,经常会相互数一下对方有几个斗,然后对照这句老话,看看自己以后会干什么。

20、一旋拧,二旋横,三旋打仗不要命

这个指的是头上的旋涡,跟上面一条类似。也不知道这句话到底是起源于哪里,反正就是口口相传一直传到现在。

21、嘴上无毛,办事不牢

嘴上无毛,指的是还没有长胡须的年轻人。年轻人经验少,多半又眼高手低,办事不牢靠。

22、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

以前不觉得这句话有什么,但随着人生阅历的丰富,就越发觉得这句话有道理。别人家再好,终究还是别人家,怎么也不如自己家实在。

23、猫洗脸、狗吃草,不到三天雨来到

小的时候,真的见过自家的狗在菜园外面的田埂上吃草。当时是知道这句话的,想着正好验证一下这句话是不是真的。果然,当天晚上,就下雨了。

24、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小的时候,我就曾用实际行动证明过这句老话蕴含的道理。

有年冬天,爷爷带着我去走亲戚,路上要过一条河。以前过河没有桥,需要踩在河中间铺设的一个个石头上过河(方言叫“河石步”),那天很冷,头上晚上又下过雨,石头上结有一层很薄的冰。爷爷说不能过河,我看冰那么薄,不相信不能走,就直接踏了上去。可才走第一步,就滑了一跤,跌到水了弄个一身湿,真是活脱脱的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老话,虽然年岁很老了,但其包含的道理永远也不会老。

很多人觉得农村封闭、守旧,总是守着一堆老古董,思想一点也不开放。诚然,在文明化进程中,城市的脚步的确要快于农村,但如果把农村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习俗、老话也当做是阻碍社会进步的因素,万万不敢苟同。

喜欢农村老话,这不是守旧,这恰恰是对传统文化的敬仰和尊重。

来源:图文综合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商务合作:-

小编

赞赏

长按







































北京白癜风治疗价格
北京治白癜风要花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hezx.com/xhxhj/13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