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中午的时候,陈旁找到我,问我要不要去看看天光墟,顺便写一篇报道。她是我之前采访认识的采访对象,在自己的采写作业和一些报道中都给予过我不同的帮助。毫不掩饰地说,在此前我对天光墟的印象基本为一张白纸。但从网络上的一些视频或是文章中,我觉得这个地方的确很有意思。
是否能够把天光墟做出一篇完整并且有价值的稿子的确是一个问题。在其他媒体的稿件中,天光墟的关键词无非就是“情怀”和“神秘”。凌晨以后才开张的习惯,地摊上不常见的古玩或是产品等等,这些东西都构成了大家对天光墟最表面的认知。如果我们的报道方向和他们的一致,那么这篇稿子无疑还是一篇失败的稿子。如何挖掘出事实背后的深刻背景,这是写天光墟和诸如此类报道的关键。
值得一提的是,在我确定了天光墟这个选题之后,我的一个朋友对我进行了劝告。他在网上看到了许多视频,视频里,天光墟是一个危险的黑市,人们对购买者的提问十分警惕,对相机很畏惧,甚至是殴打拍摄者。这当然不会让我停止,毕竟在采访过程中被殴打一次是值得记者在朋友圈炫耀的一件事。我带的另外一个记者梦泽也期待着我们能够在天光墟的采访中遇险逃脱,在她看来,这是一件相当有意思的事情。不过貌似她更希望的是我遇险,而她逃脱。
当然,最后这一切都没有发生。
这个插曲也给我了一些启示,就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某些自媒体上表现的大多数“事实”并不是真实的,在某种程度上说,它们的所作所为在增加人们的刻板印象。而我要做的,就是在现场看看这种印象有几分真,如果不真,那么就要扭转。
我们初定的采访时间是在11月16日,可惜那天下了雨,我们只好取消了行程,将采访日期改为11月23日。在这之前我们没有开编前会,因为这篇报道只由我来主笔,梦泽和陈旁那天晚上都陪我到了现场,但她们的目的纯粹是猎奇。如果要开的话也只能留我一人自言自语。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在还未见现场实情之前,我觉得我不能给这篇报道预设太多的写作角度。不过我那时已经有了个大概的思路,就是把夜晚的天光墟和广州这座大城市联系在一起,至于怎么联系,我不清楚。
11月23日前,我就得知我窗摄影营的记者也要去海珠桥拍素材。主编知道后,在我们前往天光墟之前提醒我:比起写一篇兼有深度和不同角度的稿子,把那里的东西拍下来是一件更加容易的事情。这意味着如果我写不出来或者写的不好,我的稿子就会被毙掉。
11月23日晚9点30分,我和另外一个记者梦泽从广大公寓站出发,先到林和西和陈旁会合。到达的时候已经接近零点了。我们需要在肯德基和bookshop等到凌晨2点以后,再前往海珠桥,这样的话我们才敢肯定天光墟已经开始营业了。
24日凌晨3点45分,我们坐出租车到海珠桥。因为已入深夜,我难免有些疲乏,但还是希望从司机师傅的嘴里聊出一些有价值的东西。对于海珠桥上那些摆摊的人们,司机显然不太感兴趣,但在海珠广场附近酒吧的话题上,司机却有话说。那附近的大酒吧有几家,凌晨时分,年轻的男男女女在那进进出出,广州的出租车在酒吧门前排长龙,等待着他们归家。这是大都市夜生活的典型图景。后来我在稿件的结尾自发地对比起这两个相隔不远的地方。在我看来,这就是我想要体现的广州的两幅面孔。这一切都是那么的不真实和具体。
我们在海珠桥上逛了两个小时,桥上不乏有我这样挂个相机的年轻人,我想他们也是被那些视频和文章吸引来拍摄的。桥上的景象在稿子里说的很清楚了,我没有必要再在手记里进行什么说明。报道里很多的东西都是我个人体验式的采访,那个年轻人和那只猫,那盒苍蝇粉,让我印象十分深刻。而关于人物的描写,我觉得我还没办法深刻表现出每个摊主的面目。按照梦泽说的就是:“都是人才”。
天光墟完全是另一个世界。我相信仅凭我在报道里写的,还不能够完全的呈现。如果你真的感兴趣,我建议要亲自去看看。亲自去看看的原因有很多,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我们不敢保证它什么时候成了历史,彻底不见了。关于天光墟的讨论,香港也有,我在网络上查阅的资料是,天水围的天光墟,被称为“悲情城市”,里面的人和海珠桥上的人并没有多大不同。但他们和市民,和城市的拉扯,一直在进行着。这种拉扯到后来,就成为了我报道中的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这就是前面我说的,我起初想要的“不同之处”。
这篇报道的缺漏其实也有,但无法避免,就是在天光墟采访的确有限制。我们没办法核实受访者所说的内容的真实性,我只能用“自称”这样的词语来处理,显得报道尽量客观。另外,关于受访者的身份,化名是最好的选择。
最后,还是要感谢陪同的陈旁和记者梦泽,按照陈旁的话说,我问的问题“太冲了”,如果没有她们作采访的润滑剂,帮我在过程中调节气氛,展开话题,我无法获得如此完整的素材。至于问题怎么“冲”,我想可能是因为我经常喜欢问别人一些看似深刻的哲学问题,“你有怀疑过自己和社会吗?”
说不定我独自去采访,真的会被打。
11月24日回宿舍之后我休息了一天,25日,我用了一天的时间就独自完成了这篇报道。发给主编后,他说还挺满意。这篇稿子就这么呈现在了各位的眼前。
文字
乌鸡摄影
乌鸡
排版:梦泽
窗外事长期招募文字记者、摄影记者、视频制作人和制图美工。如果你有自己的想法,并对我们感兴趣,请将自我介绍以word的形式发送邮件至zwypcxx
outl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