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泰州这座城中,遍布着众多有故事、有韵味的老街,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洋溢着浓浓的人间烟火,如同一位充满耐心的智者,让这里的生活慢下来、静下来,默默讲述着流逝的岁月~
泰州老街藏着地道的“泰州味道”青砖黛瓦的老街,绵延米,距今已有多年的历史,步入其中,仿佛走进了明清时期的历史长廊。
这里既是泰州繁华的商业区,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聚集区。街上遍布着密密麻麻的老字号、老店铺,成串的大红灯笼挂满楼廊,与店幌、匾额、旌旗遥相辉映。
华灯初上之时,食客们会穿行在有着“苏中第一小吃街”之称的泰州老街上,品尝草炉烧饼、黄桥烧饼、靖江蟹黄汤包、溱潼鱼饼、麻豆、麻糕等泰州特色小吃,留下难忘的舌尖回忆。
稻河古街区文昌水秀、古今交融元末明初就已形成的稻河古街区,是泰州最大的泰式民居建筑群,涵西和五巷分居东西,稻河和草河贯穿南北,江水和淮水相会其间,悠久的历史为这里积淀下深厚的文化底蕴。
现在的稻河古街区,商铺林立,红灯盏盏,老屋、旧巷、古街、奇石、古玩、字画、茶道、香道、禅道、美食……吸引着人们纷至沓来。
街区内还有被誉为“九十九间半”的周氏(吴氏)住宅、两淮地区最早供奉盐宗的明代建筑管王庙、展示“两浙第一世家”的钱桂森钱存训纪念馆、两千多年延续不断的古水井群……在这里,历史不曾老去,文化不曾蒙尘,历经时光洗礼,愈加历久弥新。
金东门老街曾日进斗金的“苏中明清第一街”
金东门老街位距今已有千年历史。明清时期,因商业发达,许多商户日进“斗金”,遂得名“金东门”。
街区以东大门大街为轴,拥有完整的明清古建筑群和鱼骨头街巷体系,并布有明清时期的庙宇、府第、牌坊、名人故居、商贾大宅、古树、古井等历史遗存。
郑板桥故居、上池斋、赵海仙洋楼、杨家大院等景点,如星宿般镶嵌在街区中。旧时的商铺至今仍在延续,老街人的手艺在此代代相传。漫步其中,依稀可见当年的繁华盛景。
季市老街“千”字形的千年老街季市老街,由东街、西街、南街、北街、石桥南路五条道路组成,在地图上好似一个卧睡的“千”字。街巷内,古朴的房屋鳞次栉比,青色砖墙、门楣砖雕、屋檐木雕、石板路……那些悠悠岁月就藏在其中,从未走远。
街上的布店、裁缝店、杂货铺、鞋店、面店、米店、碗店等老店铺,仿佛被遗忘在时间的角落;胡家大院、茵花厅、朱家大院、中药铺子等百年老宅风貌依旧,引人探寻旧时光景。
穿行在街头巷尾,酒酵馒头、老汁鸡、大炉饼、荷叶桂花茵糕等特色美食,总会让人馋得食指大动。
黄桥老街“一片黄桥老街、半部中国近现代史”
千年古镇黄桥以十桥路为对称轴,分东、西两片历史文化保护街区。采用棋盘式布局的老街,至今尚保存着由文物古迹、古巷小弄、民居庭院组合而成的明清及民国时期的建筑风貌。
这里还是一处人杰地灵的老街,曾先后走出了众多科举才俊和一大批近现代名人,可谓人才济济。流连在街巷间,可一睹这些名人的往昔风采。
黄桥还有一道独特的风景——“券门模式”。进出28个券门,走在参差错落的72条老街上,转换于米巷、珠巷、罗家巷等小巷里,可慢慢感受古镇传统的生活气息,接受历史文化的熏陶。
一眼一梦里
一步一记忆
泰州的老街里
还有许多说不完、道不尽的故事
……
部分图片来源:靖江文体旅游、兴化旅游、黄桥古镇。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作分享之用。如遇到:1、分享内容侵犯您的版权;2、所标来源非第一原创;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