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数学无处不在,它蕴藏在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蕴含着智慧的巧思和灵感的光芒。有心的同学会发现,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许多方面都有数学的身影,小到柴米油盐、购物理财,大到科技发展、宇宙探索,哪一个也离不开数学。只要我们留心观察,用心体会,就会发现数学的奇妙。我们期待遇见有温度的数学,开启一段有趣的数学旅程。
谁的电梯最快
一(3)班程姝乔
有一天,医院检查身体。当我们准备坐电梯的时候,我发现三部电梯上都贴着不一样的标识--①单层停靠、②双层停靠和单、③双层停靠。我问爸爸妈妈,上面的标识是什么意思呢?
爸爸跟我说,单层停靠的电梯只在3、5、7、9……等单数楼层停靠,双层停靠的电梯只在2、4、6、8……等双数楼层停靠,而单、双层停靠是指每层都停靠。医院为了避免电梯内拥挤,有针对性的将人流量分开,更好的提高电梯的运行效率。
爸爸接着说,现在我们要去11楼,如果三部电梯同时在一楼,你坐①号电梯,爸爸坐②号电梯,妈妈坐③号电梯。单、双层停靠在每层停靠时间是5秒,单层停靠和双层停靠在每一站的停靠时间是3秒,而步行走一层楼梯的时间是3秒。那么你知道,我们谁最快?谁最慢吗?
我坐的①号电梯,是单层停靠电梯,可以直接到11层。到11层,我需要经过3、5、7、9、11,一共需要停靠5站。每层3秒,那么我要花费的时间是15秒。
爸爸坐的是②号电梯,是双层停靠电梯,需要走一层楼梯。到11层,爸爸要先到10层,经过2、4、6、8、10层。一共5站,每站3秒,花费了15秒。另外,爸爸还需要走一层楼梯,需要增加3秒,那么爸爸总共花费了18秒。
妈妈坐的是③号电梯,是单、双层停靠,也就是每层都要停靠。那么妈妈一共要坐11层,每层5秒,妈妈总共花费了55秒。
最后的答案是,我的电梯最快,妈妈的最慢。看来,单层停靠、双层停靠的设定,不但提高了电梯的运行效率,还减少了我们的等待时间。原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知识呀!
小小单位学问大
一(3)班翁文龙
今天是星期天,妈妈说要带我去Sam超市买好吃的。对于我这个小吃货,一听可以去逛超市啦,开心得手舞足蹈。
开车大约半小时后,我们就到了目的地。一下车,我急着拉妈妈往超市里面跑,我俩穿梭在货柜之间,买了好多吃的,有现做的蛋糕,有新鲜的水果,有我最爱的薯片、牛肉干,还有几盒补钙的牛奶等等。不一会儿购物车就满了。“妈妈,我们回家吧,我口渴了!”我学着小狗的样子,伸出舌头对妈妈说。妈妈看了看我,笑着对我点点头。
回到家后,我帮妈妈把吃的一起搬进家,已经迫不及待地想喝刚刚买的牛奶。我在袋子里翻出了一盒1升的,还有4盒毫升的。好奇怪啊,我发现1升的牛奶比毫升的牛奶大好多,不应该是大于1吗?我分析了好一会儿,坚定地对妈妈说:“妈妈,妈妈,这个牛奶标错数字了,这里的不是要比1大吗?可是写着1的牛奶盒反而要比写着的牛奶盒大呢,你说是不是出错了?”妈妈听了哈哈大笑,捂着肚子对我说:“我们来做个实验吧!”
妈妈从厨房里拿来了一个大碗,她先把1升的牛奶全部倒进那只大碗里,然后又拆开了一盒毫升的牛奶,把它倒进了刚刚1升的空牛奶盒里。结果,妈妈倒了4盒毫升的牛奶,才把1升的空牛奶盒装满。我顿时脸红了,原来1升的牛奶比毫升的牛奶多好多呀!妈妈告诉我,1升等于毫升,但我只注意到了数字的大小而没有看见数字后面的单位变化了,所以闹了笑话。
没想到这小小的数学单位还有这么大的学问呢!
猜猜我家门前的树有多高
一(3)班戴竹轩
今天,爸爸问我,你觉得咱家旁边的大树有多高?
我家门前的那颗大树,陪伴着我走过春夏秋冬。寒来暑往,它总是那么威武挺拔。可我从来没有仔细观察过它。
我仔细看了看大树,我没有那么长的尺子去量它,而且,即使有尺子,我也爬不到树顶上。不过,既然爸爸说是“觉得”有多高,那应该估算一下就可以了,不需要特别精确。
估算,重要的是找一个参照物,这棵树的旁边就是房子,那就拿房子做参照物吧。树顶大概到5楼房顶。这样,我只要知道每一层楼有多高就可以算出大树的高度了。
我让爸爸帮我拿着妈妈量衣服用的尺子,沿着墙面量了一下从地板到房顶的高度,2米6,那大树的高度应该是2米6乘以5么?抬头看到爸爸的眼神,不太对。爸爸也提醒我说“告诉你一个补充条件,楼层间地板的厚度大概是20厘米”。大树到5楼楼顶,那是5个房间加4个隔板。所以应该是2米6×5+20厘米×4=13.8米。
爸爸赞赏地看着我说“八九不离十,估算得还算准确,不过,还有一种测量方法,你再想想。”
我苦思冥想,忽然灵机一动,可以通过测量台阶来测算每一层楼的高度。我拿出直尺跑出门,量了一下台阶,每层台阶大概是17厘米,每层楼间是16层台阶,那每层楼高度大概是17×16=厘米,5层楼就是×5=厘米,也就是13米6。可是,为啥和上面的结果不一样呢?
爸爸跟我说,估算就是不是十分准确的,因为每一个因素都不是十分准确,比如台阶高度并不是正好17厘米,可能多一点或者少一点。楼层间的隔断也不是正好20厘米,这个数据也是估计的。但最终的结果相差无几,就说明估算的过程是对的。
我恍然大悟,数学真是无处不在啊,数学也不仅仅是单纯的数字,而是能用来解决我们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文字:各班
图片:各班
排版:韩琳骏
一审:刘晓娜
二审:杨婷婷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