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庄概况
朱窑村位于寇店镇东南方,东与大口镇南窑村相连,西和马寨村隔沙河相望,南与五龙村为邻,北与孙窑村接壤。土地总面积公顷,耕地面积87公顷。下辖5个村民组、户、人。村党总支部下设4个党小组,49名党员。村名由来及姓氏
最早居住的朱姓始祖金福,于明初由山西洪洞县大槐树迁入。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朱氏先祖掘窑而居,故取名朱窑。后来,马姓迁入,人口也逐渐居多,村名仍沿旧称。今朱窑村有马、杨、闫、朱、谷、姜、郭、刘、张9个姓氏。据家谱记载,马姓系明末从陕西扶风迁居寇店,至五世祖迁朱窑,今户;杨姓51户、闫姓32户、朱姓14户。其余姓氏户数较少。
农业
年以前,该村人畜饮水较困难。年,村党支部带领群众在村“南梁尖”上打了一眼深水井,村民吃上了自来水,也使大部分农田得以灌溉,粮食产量大幅提高。
该村为省定贫困村。年7月,洛阳市绿兴种植合作社在该村挂牌成立,经营土地亩,吸收农户83户,用塑料大棚种植蔬菜,大片土地种植优质品种小麦、谷子等,帮助贫困户脱贫,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是伊滨区第一个新型合作社组织。年,该村依托洛阳绿兴种植专业合作社,采取“村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大力发展优质谷子种植多亩,带动全村24户97人建档立卡户、户非贫困家庭种植多亩。并利用扶贫资金建成了一条日加工15吨小米的生产线,实现了谷子种植、加工、销售一条龙运作,探索出“生态种植+品牌营销”的扶贫模式,该村成为依靠集体力量扶贫开发的先进典型。
工业与道路交通
朱窑村地处丘陵山区,村民靠山吃山。90年代村内建有5家锯石场,山上建有6家石子厂、2家石灰窑,石材开采加工业远近闻名。目前,村里有2家粉末厂,1家吨包厂,1家鞋料加工厂,带动四五十名村民就近务工、增加收入。朱水线从村中经过,贯通南北;村中街道全部硬化,安装有路灯,交通条件十分便利。
文化遗迹
该村南边有座薄姬庙,原庙大殿3间,“文革”期间拆掉,当前山顶和山腰各有一座庙。每年农历二月二十五日朱窑、孙窑、马寨轮流庙会,吸引众多群众前来“赶会”看大戏,十分热闹。另有东一干渠沙河渡槽,位于马寨、朱窑村南,西接沙河三库,东入朱窑涵洞。此渡槽为陆浑灌渠进入伊滨区境的唯一渡槽,库坝如城,渡槽似桥,横亘于大谷关之口,蔚为壮观。村庄名人
马进京出生于年,朱窑村人。毕业于河南医学院,先后医院主任医师,心、胸外科主任,中国抗癌学会河南分会理事,洛阳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马玉忠出生于年,朱窑村人,在中纪委工作。马玉璞出生于年,朱窑村人。历任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五研究所副主任、副总工程师、总工程师。现任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五研究所所长,曾被评为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优秀中青年专家、河南省劳动模范、全国人大代表,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马世锋出生于年,朱窑村人,现任河南省水利厅建设处处长。闫怀标出生于年,朱窑村人,现任许昌市无线电管理局局长。马长生出生于年,朱窑村人。现任河南农业大学教授、研究生导师、河南农业大学林学园艺学院副院长。马留升出生于年,曾为抗美援朝 二00师战士,年牺牲于朝鲜。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