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室里的年夜饭
运管局稽查股股长鲁斐,做案卷一丝不苟,一目了然,处理案件有法可依,有据可查,人称“铁面包公”。
大年三十,鲁斐值班,疫情期间的值班,是二十四小时的坚守。还有令他头疼的工作,就是连夜打印出疫情检测点的各类值班表格,他不会制表,妻子安春艳在汽车站办公室工作,电脑办公业务很熟练,毕竟是年三十啊,他没好意思让妻子和他一起去加班。
鲁斐走出了家门,妻子追上了他,对他说:“年三十,谁家不想过个团圆年,你到了单位,又找谁帮你去?娃娃我给妈安顿下了,我陪你去值班,帮你去制表。”
除夕夜,运管局的办公室,鲁斐夫妻两人听着不绝于耳的鞭炮声,家家应该吃年夜饭了,他们家的年夜饭准备好了吗?留在家里的两个孩子,一个两岁半,一个九个月,他们一定又闹了,爷爷奶奶肯定是哄大的,管小的,别说敬神放炮了,饭都吃不到嘴里。
办公室的窗外,万家灯火,中国年,春联,窗花一贴,红灯笼高高挂起来,多少美意、吉祥和幸福都全在这况味中了。那时,大街上挂满了红灯笼,绚烂夺目的烟花呀,在天空尽情地绽放,落下时又如天女散花。过年了,这个祥和幸福的小城还没有受到疫情的冲击,除夕夜,适合说一些祝福的话语,姑且把“没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为你负重前行”这样的豪言壮语咽进肚子里。祝福我们的国家,我们的人民平安无恙吧!
群众还不是很清晰,但鲁斐他们知道,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正在从武汉随着春运返家的潮流悄然蔓延扩散,全国各省、市、县迅速启动重大公共卫生紧急响应,疫情防控阻击战已经全面打响。
交通疫情防控检测点是我县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守住这一道防线,就是守住了西和四十几万父老乡亲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就是守住了一个个小康家庭的实现,是一个运管人的责任和担当。
除夕夜,有多少人在他们的阵地上坚守着,除夕夜,又有多少病患正在痛苦中煎熬,多少医务人员拼尽生命在拯救一个又一个的生命,治病救人是天职,舍生忘死是道义。支援湖北的医疗队正在紧锣密鼓,奔向疫区……
不是医生,没有救死扶伤的能力;不是科研人员,没有能力研制抗病毒的药剂。但是,国家有难,匹夫有责。我们到底能做些什么?我们能做些什么,就一定要做些什么。
四种表格都制好打印出来,分别装订、统计、上报之后,已经是晚上九点多了,小伙子的肚子咕咕叫了,温柔贤惠的小娇妻也饿了,他们俩相视一笑,两桶方便面就是他们的年夜饭。“夫妻档”,在同一条战线上并肩作战的身影,是两个人的春晚。
大年初一,鲁斐就投入到了一线的防控工作当中,他在汽车站和我们一起对来往车辆和人员进行信息登记,测体温,并对车辆进行消毒,我们的宗旨是不漏一车,不漏一人,最大限度降低疫情输入的风险。
人高马大的鲁斐,睡在四面透风的帐篷里不嫌冷,稽查工作他不怕苦,防疫防控更是不退缩,但是,他比一般人更抗不住饿,检测点只有方便面和矿泉水,他一次吃两盒,胃里的方便面和凉水咣当作响,胃很胀,很难受,但却还是隐隐饿着。
我问他,这是你人生当中最艰苦的时刻吗?他笑了,说这比起在部队吃的苦根本就不能算作苦,他曾经在酒泉的坦克部队当兵,他执行过的每一次任务都比这一次辛苦。他参加了新疆反恐维稳,面对那些穷凶极恶的歹徒,他都毫不惧怕,冲锋在前,因为表现突出,火线入党之后,又多次受到表彰,转为士官。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发生地震,那是怎样悲惨的灾难啊,受难的人埋在土里,钢筋水泥里,他亲手从废墟里救出一个老人,从瓦砾中刨出一个孩子,老人和孩子都得救了,他为自己是一名合格的军人感到光荣,现在,脱下了军装,他依然是一名战士。现在的工作对他来说,根本谈不上辛苦,但疫情真的让人揪心啊,在看不见敌人的战场上,一个喷嚏,一声咳嗽,都可能穿透生命的防线。任务是艰巨的,心上是紧张的,说不累不辛苦是假的,说不怕又有点哄人,说没有什么危险又几乎是一句谎言。
推迟的婚期
白浩,二十五岁,小伙子从腊月二十八一直在岗值勤,恪尽职守,他说,不能在我们的眼皮子底下出现一点问题,如果真有什么事情,在能力可以控制的范围内由于疏忽付出生命的代价,纵然没有宣判和裁决,自己也是罪人,一辈子都要遭受良心的谴责。一辆辆地查车,测量每个人的体温,登记每个人的信息,是任务,是使命,坚决不辱使命。
同样,白浩也说这次防疫防控任务不辛苦,但心理负担重。他也是退伍军人,他入伍时才十八岁,青海武警,入伍第一年就赶上了玉树地震,当时他还只是个孩子。但是,年龄再小,一旦穿上军装,就有了一个光荣的名字,“人民子弟兵”。在抗震救灾中,他真可谓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他用尽了力气把一名血肉模糊的伤员从坍塌的楼房里背出来,看着伤员抬上了急救车,汗水湿透衣背的他,一阵眩晕,几乎栽倒。玉树抗震救灾中他们分队救了二十几个人,荣立集体三等功,他们经受住了党组织的考验,全分队人员都成了光荣的共产党员。
这次疫情防控中的困难根本不算什么,帐篷里是冷一点,但还有电褥子,方便面,热水都有。在玉树救灾时,他们没有一床棉被,那种冷是冷到骨头里,只要一呼气,冷气就直往人的肚子里钻,他们曾两天两夜没有睡觉,坐着打个小盹,也要相互掐着,不敢睡啊,睡着了就冻死了。
西和县运管局干部职工80%以上都是退伍军人,他们都是在部队摸爬滚打过的钢铁战士,抗击疫情中的艰苦和困难,对他们来说,根本不值一提。
小伙子订婚的日子选在今年的正月十五。可是,疫情就这样发生了,从腊月到正月他和对象董娜娜都没见过面。给准岳父岳母家也没有拜年。我们和他开玩笑,说好事多磨,你给她隔空的拥抱,就是刻骨铭心的记忆,祝福你们“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更祝福你们“患难见真情”。
忠孝难两全
运管局办公室副主任韩立民,他在单位的工作可以说是事无具细,而他的耐心和细致在单位更是有口皆碑。
就在疫情发生前夕,他的母亲在上班途中不慎摔倒,造成腰椎骨折,医院,他妹妹在武都工作,照顾不了母亲,妻子带着三岁的孩子,一转眼,娃不是摔了玩具,就是摔了自己。可是,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他狠心把照顾母亲的任务交给妻子,含着泪花,走出母亲的病房,走向单位的办公室。
深明大义的父亲也是共产党员,父亲给韩立民打“你安心工作,疫情防控是大事,哪一个环节跟不上都会带来麻烦,大家齐心协力才能打赢这场硬仗,自古忠孝难两全,但忠字在孝字之前,对国家忠诚,对人民忠诚,你不但是孝子,你还是赤子。”韩立民说,父亲从小就给他讲过岳母给岳飞背上刺下的“精忠报国”四个字,在他幼小的心灵上就播下了爱国爱家的种子。
韩立民也是退伍军人,他曾经是青海的汽车兵,执行过进藏护送物资的任务,因任务完成的不折不扣,获得了师部的嘉奖。他工作细致入微,不容许自己有丝毫的马虎,在此次的防控抗疫中,他负责数据统计分析和各单位疫情事项衔接等工作,二月四日,由于新增加了4个检测点,上传的数据不统一,晚上,为了把稽查点返西人员的数字统计清楚,报送他的数字,他又一一打电话核实,辅导填表格式,直到凌晨四点才完成了工作。
韩立民的堂兄在做“怪兽”充电宝的生意,他从堂兄那里借了好几台充电宝免费给检测点的同志们充电,一台充电宝有十二个充电孔,解决了同志们二十四小时电话畅通的问题。
上阵父子兵
吕斌是一名老共产党员,他常说自己是一名老兵。他勤勤恳恳在畜牧战线上工作了三十几年,活畜交易市场、肉品市场、养殖场,几乎没有人不认识这位畜牧站的老大哥。吕斌待人真诚热情,他热爱本职工作,钻研本职工作,大家畜、小牲畜,他瞅上一眼,对它们的品种、生活习性、怎样饲养就能说出个道道来。肉品检疫更是行家里手,在单位,我们都尊称他老专家。
吕斌的儿子吕博成年后,子承父志,也光荣参军。年他参加了新疆反恐维稳。在执行任务中,表现突出,光荣入党,退伍后安置在运管局工作。他在长道片区担任稽查副队长,工作出色,年年被单位评为优秀。
接到检测点工作任务时,吕斌出院才一个礼拜,儿子心疼父亲,说我和你在一个检测点,你的工作由我来做,吕斌坚决不肯,他对儿子说,我的饭你吃了,我能饱吗?你虽然是一名党员,但我更是一名老党员,非常时期,你就是把我锁在家里,我的心还是在一线。
于是,我们就看到了,党员父子俩,都值勤在检测点的感人场面,儿子在稽查车辆,父亲在给车辆消毒。
口罩外边,他们相互关照对方的眼神,好温馨。
若有战,召必回
王忠学是宕昌人,他在西和运管局工作已八年之久,他也是一名退役老军人,腊月二十八妻子住院,他请了假急忙往家里赶,还在半道上,就接到了局办公室的电话,“疫情紧急,全体职工取消春节休假,迅速到岗,防控值勤”的通知,他一分钟都没有耽搁,从武都掉过车头就往西和赶,从西和购置的年货又让他带回了西和,家里有古稀之年的父母盼儿回家的万般牵挂,有期盼照顾的老婆似水柔情,有需要他牵引指点和爱抚的孩子。难舍也得舍,舍不得也得舍,他在电话里对家人说:“疫情消灭之时,就是我们的团圆之日。”
他是西和县运管局石峡稽查队队长,但他始终认为自己还是一名军人,他用军人的纪律约束自己,用军人的担当要求自己,在离县城35公里处国道G包家窑疫情检测点,他就是守护神。在最艰苦的时刻,就是军人们彰显英雄本色的时候,穿过军装,当过战士,脱下军装,还是战士,“退伍决不褪色”,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
包家窑检测点,春寒料峭的风里,几枝迎春,开出黄黄嫩嫩的花儿,偏远乡间,山野气象,陌上花开,意境好美,心里透出一点亮来,病毒的阴霾终将过去,花好月圆的日子不远了。
九零后的稽查队员陈立,他也是一名退役军人,妻子在西安工作,牛郎织女的生活,诗意得很,也苦得很。
年前,他们的孩子在西安出生,陈立请了陪护假在西安陪护妻儿,初为人父,他是那么的喜悦,看着粉嫩嫩的孩子,伺候着坐月子的妻子,他是那么幸福。
这个在西安野战部队当了五年兵的小伙子,这个在部队的技能比武中立下过三等功的大男孩,有人唤他老公,有人要叫他爸爸了,身份和角色都转化了,可是,唯一转化不了的是,他是一名退役军人,他穿过军装,他一辈子都会是一名战士。
疫情爆发了,他自己主动结束了还没有休完的假期,娇儿弱妻是他的责任,也是他的温柔啊。离家时不忍再看一眼熟睡中的孩子,不敢再吻一次腮边挂着泪痕的妻子,毅然走出家门。
回西和,回到自己的岗位,到防控一线去。这是他自己对自己的命令,这是一个年轻的战士对自己良心的命令。
年非典的时候,他还只是一个孩子,十七年后,像他这样的孩子都长大了,都能担起小家,也能保卫大家了。
还有机智幽默、常常说着自己要争取比党员还要先进的王文基,临危受命、火线担任负责人的麻尔康,腼腆刚毅、一脸娃娃气的张弛,撇下90多岁的爷爷奶奶、迅速归队抗疫的董自强,参加过舟曲泥石流抢险、硬生生背出11个被困村民的徐昊,以及为了确定好应急药品运输车辆、大年初一一路小跑近5公里的路程到药品批发企业联系车辆的曹玉生,刚做了静脉曲张手术后尚未完全痊愈的副局长李根,父亲因煤烟中毒后遗症而需要孩子悉心照看的副局长赵柄瑜,等等,等等,他们克服了种种家庭困难,第一时间投入了疫情防控的战争,共同撑起了我们西和县道路运输线上疫情防控的脊梁。
2月19日,不知是哪个省的交通厅推送了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