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经甘肃向东,由山东入海。鲁、甘之间,横跨东西,相隔千里,但同源相望,血脉相连。作为在东西部协作中对口帮扶甘肃的省份,山东积极发挥自身教育资源优势,持续选派大批优秀教育工作者前往甘陇大地,参与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工作,打造“鲁甘智力”教育协作品牌,推动了教育资源的双向流动,也使两地人民结下了深厚的山海情谊。
近日,鲁甘东西部教育协作采访组走进甘肃,近距离倾听山东教育人才的“组团式”帮扶故事。“鲁甘东西部教育协作采访札记”从“小切口”角度,讲述西和职专、礼县三中、渭源一中、临夏市一中、永靖中学5所学校在帮扶队伍进驻后所产生的“大变化”,以点带面,全方位展示鲁甘之间这段“双向奔赴”、跨越千里的“山海情缘”。
一、获奖的背后“我跟各位报个喜,刚刚收到通知,我校三支获得全省教师职业技能大赛一等奖的队伍全部取得了教师职业技能大赛国赛资格!”9月14日,鲁甘东西部教育协作采访组走进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职业中专。采访座谈期间,该校校长于景辉难掩内心的激动,迫不及待地和大家分享了一条刚刚收到的一喜讯。来自平度市职教中心的援甘教师徐红给西和职专学生上实训课于景辉是青岛经济职业学校副校长。年8月,他响应“组团式”帮扶工作号召,来到西和职专担任校长职务。开展帮扶工作一年来,他依托东西部协作资源优势,以双向互动方式在学校办学模式、专业建设、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师生技能大赛等方面开展新的探索与研究。在年甘肃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中,西和职专派出7组教师选手参赛,最终取得了3组一等奖、3组二等奖、1组三等奖的佳绩,综合成绩位列甘肃省第一名。这是该校参与省级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历史最好成绩。在本届甘肃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荣获幼儿保育专业技能一组一等奖的该校教师赵琳看来,这一成绩的取得正是鲁甘东西部教育协作成果的一个生动缩影。“备赛过程中,于校长先后邀请了多名青岛名师和专家为我们进行线上、线下的培训。6月,我们还赶赴青岛参加了为期一周的研修培训,感受到了真正的校企合作和‘双元制’育人模式。培训中的多屏教学,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让我们切身体会到数字化发展给教育带来的变革。”赵琳说。如今,在赵琳的课堂上,双屏教学已经成为常态。与于景辉一同来到西和职专的还有两名来自平度市职教中心的援甘教师。和青岛相比,西和县海拔较高,昼夜温差大,气候相对干燥,给帮扶教师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在刚来的半年里,我特别不适应,每天晨昏颠倒、晕晕乎乎,晚上只能睡三四个小时,感觉身体承受能力已经到了极限。”谈及初到学校时的情景,援甘教师王丽数度哽咽:“我一度想到过放弃,但是转头一想,我代表的不只是我自己,还代表我们学校,代表山东的帮扶队伍。所以在心里一直给自己打气,无论怎样一定要坚持下去!”抱着这样一种信念,王丽积极克服生活中的种种困难,以满腔热情投身学校市政专业的建设中,组织制定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给青年教师“传帮带”,架设起东西部教育交流的桥梁。“今年,我们专业引进了一位新老师。我希望能在剩余的半年时间内尽可能地帮助他成长,让更多的优秀教师成为孩子们成长成才的引路人。”面对今后的帮扶工作,王丽充满期盼。于景辉、王丽都是山东帮扶队伍中的一员,也是齐鲁职教人的代表。和他们一样奋斗在甘陇大地的齐鲁职教人,正怀揣着对教育事业的热忱,尽己所能,援甘所需,从“输血”到“造血”,努力为当地职业教育发展留下了一支“带不走的队伍”,践诺这场跨越千里的“山海情缘”。二、大山深处的歌声9月15日,在结束西和职专的采访后,采访组翻山越岭,来到了礼县三中。这所藏在大山深处的学校,坐落于中坝镇集场坝村,是一所典型的山区中学,位置偏远,交通十分不便。采访组到达学校时,广场上正在召开“家校同行”主题家长会。我们诧异地发现,参会的家长大部分是学生的爷爷、奶奶。后来得知,这是一所留守儿童占比近80%的学校。采访过程中,实验楼内传来一阵悠扬的旋律,引起了我们的好奇。循着歌声飞来的方向,我们拾级而上。在教学楼三楼的音乐教室里,音乐教师赵栋正指导春笋合唱团的学生练习歌曲《萱草花》。简陋的水泥地面、陈旧的门窗、偶带杂音的音响设备丝毫没有影响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当熟悉的旋律响起时,他们的脸上泛起自信的笑容。“其实,在半年前,这里的大部分孩子还是十分腼腆、缺乏自信的。乡村孩子很少有锻炼的机会,哪怕在课堂上回答问题也吞吞吐吐。”赵栋告诉我们,“程校长到学校了解这一情况后,”赵栋所提到的程校长,是青岛六十八中学援派的礼县三中校长程鸿生,正是他一手创办了春笋合唱团。来到学校后,程鸿生先后创办了智者读书会、春笋合唱团、萤火虫志愿者社团、羽毛球社团、篮球社团等多个社团,积极组织学生开展丰富的文体活动,让山区孩子也有了学习才艺和展示自我的机会。礼县三中的春笋合唱团在音乐教室训练“与其他社团相比,春笋合唱团的涉及面广,能够打破不同性别、年龄与年级的限制,是我们重点打造的‘明星社团’。我们希望孩子们能像雨后春笋那样,充满活力、茁壮成长。”正如程鸿生所期待的那般,春笋合唱团一成立便吸引了全校学生的目光。每周四下午,学校音乐教室里挤满了前来学习的学生。在一次次的练习、交流与登台演出中,学生们开始敢于展现自我,其自信心得到了极大提升。鲁甘东西部教育协作,让大山深处飘荡起了甜美的歌声,也让这些来自山区里的动人旋律得以跨越千里、与海相逢。今年暑假,在帮扶团队的协调和爱心企业的帮扶下,程鸿生带领春笋合唱团一行47人,跨越余公里,到青岛开展研学活动,并在青岛六十八中举办了一场“山海情”音乐会,帮助“山里娃”实现了“看海梦”。自年8月来到礼县三中后,程鸿生吃、住均在学校。除了组织丰富的社团活动来提升学生的自信心,他还积极对接山东的帮扶资源,从硬件提升、教师培养、课堂改革、爱心帮扶等方面着手,改善学校的软硬件条件,提升教学质量。在程鸿生与其他帮扶教师的共同努力下,礼县三中逐渐受到了外界的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