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
味
腊月八,眼前花,
还有二十二天过年来。
有猪的,把猪杀;
没猪的,打娃娃。
niania莫打了,
门背后挂哈一条猪尾巴,
嗦个一口油lala……
腊八一过,年味愈来愈浓。磨豆腐、煮甜醅、挂粉条、杀猪、蒸馍馍……掰着指头把这些事儿一步一步完成,年就到了。
1
小石磨,番麦秆,毛边锅。
清香扑鼻的豆浆,
热气腾腾的豆花,
老辣劲道的豆腐,
出炉啦!
合面,发面,入碱,成型。
麦秆烧成旺火,
麦秆编成蒸笼,
麦秆做成锅盖。
这掐着时间点儿做出的白馒头,
回想起冬天时那个藏着雪被子下的绿色身影,
笑得合不拢嘴。
自家地里种的洋芋,
自己加工的粉面,
再请个匠人来,
用成排的粉条把萧瑟的冬天装扮。
拍两瓣蒜,加上油泼辣子,
简单的拌粉条吃起来也格外顺溜。
喂了一年的内江猪,
饱嗝中呼出野草的味道。
摇着圆滚滚的身体被赶出猪圈,
炒猪血馒头还冒着热气儿。
炼臊子,灌香肠,炸丸子,炖排骨,
蒸煮炒炖,在这熟悉的味道里,
我们发现藏在心头的那抹乡愁。
甜胚子散发的酒香,
在清甜中融入悠远清醇。
手工空心挂面,粗细不均长短不一,
却传承着绵长的古老记忆。
热炕头,铜火盆,羊毛毡。
茶罐里沸腾着的,
是水是油是茶,
是火红的光阴,
是扯不断的温情。
2
你说,年味淡了?
计算着日期、守着正点儿买车票,
买半头猪回家炼臊子炸丸子;
听着火车摇过车轨的声音,盘算着离家的距离,
把去年的绒面大红灯笼重新挂起;
出了车站,恍惚于眼前这座熟悉又陌生的小城,
在褪色的对联上,覆盖一层颜色饱满的新对联;
把礼物递给奶奶,
你说,“这是糖醇点心,不怕血糖增高”;
餐桌上的饺子冒着热气儿,
她叮嘱你,“小心烫嘴”。
推开家门一股温暖的气息将你包裹
杯子里的酒还没喝已有微醉
除夕的饭桌上亲友相聚时
忆起少年欢乐事你羞得转过了头
打开电视
一年又一年
博尔赫斯说:
“尽管我们都是赫拉克利特的河中的水滴,
但我们身上总保留有,
某种静止不变的东西。”
—End—
文字/图片强志昂苏小越
编辑苏小越
老枪摄影
转载请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