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召开的CCSAST8WG2第11次会议上,中国移动研究院主导完成《工业互联网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场景与要求》的行业标准立项,此立项获得了信通院、华为、中兴、联想、仪综所、沈自所等多家单位的支持,主要针对工业应用场景复杂多样、通信需求差异大等问题,明确不同场景下的通信技术要求及相应技术方案。
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应用在多种工业场景中,主要包括Wi-Fi、蓝牙、ZigBee、WIA、WirelessHART等技术。Wi-Fi、蓝牙、ZigBee等技术主要用于物流分拣、近端点对点控制、低功耗数据采集等生产辅助场景;WIA、WirelessHART等工业专用无线技术主要用于面向工业过程测量和非关键控制领域。如果以上技术进入工业生产关键环节,其时延和可靠性还有待提升。目前,星闪联盟推动的新型短距通信在低时延、可靠性和抗干扰等方面有所改进,有望在工业运动控制等环节实现无线组网,性能仍有待验证。
针对以上问题,该项目旨在通过研究工业运动控制、设备协同、数据采集等典型应用场景,明确时延、可靠性、速率、连接密度、覆盖距离等通信技术要求,并在此基础上,研究5G蜂窝广域通信技术与短距离通信现场网技术的协同方案,实现5G与短距离通信网络深度融合,既拓展无线覆盖范围,助力生产数据上云,又能通过5G网络实现对短距通信的统一接入和统一管理,提升工厂的运维效率。
伴随着工业互联网进入规模化扩张窗口期,工业网络作为关键基础设施呈现出泛在化、无线化和融合化的发展趋势,大量“哑设备”需要联网,生产现场需要无线化升级,OT和IT网络加速融合,短距离通信技术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该项目将在明确不同场景不同短距通信技术的适用范围的基础上,进一步促进5G+短距融合,推动中国移动5G+工业互联网业务进一步向工厂生产核心环节延伸。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