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小零食健康你我他
——蒿林学区关于在校园及上下学途中
不吃零食的倡议书
亲爱的同学们: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是我们的健康之基,生命之源。健康文明、合理有节的饮食需从你我做起,从自身做起。
平常我们购买的小零食,一方面用去了我们大部分甚至全部生活费,另一方面它不一定卫生,不一定符合食品安全标准。一些小零食,几乎找不到食品质量安全标志,包装印刷粗糙、生产批号以及可食用日期模糊,没有进行真空包装,甚至出现渗漏等情况;一些更是三无厂家生产,在一些环境卫生肮脏的作坊,用一些劣质面粉、油、调味品粗糙加工制作而成,在包装过程中也不注意卫生;还有一些小食品中都含有化学添加剂,如色素、香精、防腐剂、人工甜味剂、赋形剂等。有些膨化食品经铅容器加工制作,其重金属盐超标可达数倍至数十倍。
常吃小零食,容易发胖,不利于身体健康成长,应吃正餐。经常吃小零食,会破坏正常的饮食习惯,打乱胃肠消化活动的规律,容易引起身体肥胖等症状。经常吃零食,会加重胃肠的负担,使胃肠经常处于紧张状态中,得不到休息,因而会减弱消化器官的工作能力,引起消化不良症,导致身体消瘦。现在的零食之中都有很多的糖分,容易导致出现蛀牙,严重影响牙齿发育。吃零食时,往往是"随手拈来",食品和手都来不及保持洁净,因而容易得肠道传染病。
“食不言,寝不语”。一些同学在吃零食时说话、抢吃、偷吃,容易发生噎呛;还有部分同学在马路上吃零食,注意力分散,存在安全隐患。
古人云:“自律者出众”。我们要严于律己,将“垃圾不落地,家园更美丽”号召落地生根。拒绝小零食,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增强食品安全意识,共建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
西和县蒿林学区
年10月29日
疫情期间,采买食材和保存应注意什么?加工烹饪过程中要注意些什么?餐具怎么消毒才好?疫情防控期间,我们怎么吃才好?来看看国家卫健委的建议吧↓1.食材采买和保存要注意什么?
(1)到正规的超市、菜场等选购食材,并且一定要做好个人防护。切不可购买或食用野生动物,不自行宰杀活畜禽,不烹饪来源不明的畜禽肉及其制品。
(2)不要囤积食物。易腐烂的果蔬应尽量现吃现买。为了减少外出,可适量储备耐储存的冷冻肉类制品、根茎类蔬菜等。(3)不吃超过保质期的食物。(4)食材选择注意荤素搭配、粗细搭配,多吃新鲜水果蔬菜。2.烹饪加工要注意什么?
(1)食物要彻底煮熟,剩菜剩饭再次食用前要彻底加热,尽量不制作凉拌菜。
(2)做好的食物尽快食用,若不能及时食用,熟食在室温下存放时间不超过2小时。(3)加工过程中应使用刀具、砧板、盛放容器等要生熟分开,避免交叉污染。(4)勤洗手。烹饪前、烹饪过程中接触不洁物品及便后、烹饪完后等均要用流动水、洗手液(肥皂)充分洗手。3.餐饮具如何消毒?
餐具消毒最有效、最安全的方法是将餐具洗净后,放在沸水中煮沸15-30分钟消毒;或将餐具清洗干净后蒸15-30分钟;也可用适宜于餐具消毒的化学消毒剂按产品说明书进行消毒。4.疫情防控期间,我们怎么吃才好?
根据个人特点,合理膳食。饮食要荤素搭配,谷豆混吃,蛋奶兼并,果蔬充足,少吃肥肉、烟熏和腌制肉制品,少吃高盐和油炸食品。足量饮水,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减少基础疾病。
西和县蒿林学区出品监制
王贵责编
邱成红
校审张强编辑
张军新
推荐阅读
●蒿林学区关于疫情防控致全体师生及家长的一封信●检察护航成长,用法守护“少年的你”●蒿林乡九年制学校开展网络安全周系列活动
点赞,点亮“在看”,助力蒿林教育!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