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城廓,而能坐享山林之乐
不下堂筵,而能坐穷泉壑之幽
古代文人才子
不仅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还喜爱造园
使得中国古典园林得以一步一步发展
今天我们看一下那些不爱美人爱造园的文人们
01
白居易履道坊宅园
第一位文人造园家和他的“壶中天地”
文人园林起源于唐代
兴起于宋代
著名风景园林学者周维权先生
在《中国古典园林史》里
是这么评价白居易的:
白居易是一位造诣颇深的园林理论家
也是历史上第一个文人造园家
明《香山九老图》谢环
唐武宗会昌五年三月二十四日
九老在白居易居处
饮酒欢聚赋诗作画的场景
▼
五十三岁时
白居易购得履道坊宅园并对它进行重修
▼
履道坊宅园是他园林美学思想达到高峰时
经营的一个功能完善、艺术境界
完美的城市第宅园林
经他之手
园内绿化葱郁,处处有水
水系有聚有分、颇具匠心
池中岛屿分隔水面,建筑与风景充分结合,
置石和叠石与山水花木相配
宅园的空间划分与
使用功能紧密结合,相得益彰
▼
履道坊宅园
是白居易游赏时间最长的一个园子,
也是他去世的地方
除了履道坊宅院
还有白居易被贬江州时
在庐山风景名胜区内
建造的庐山草堂
西安渭水边的渭水别墅园
唐长安城内的新昌坊宅园
他的园林及美学理论和园林实践活动
对我国以及对东瀛日本后来的
园林艺术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白氏文集》在白居易六十七岁时传到了日本
02
金谷园
石崇:炫富什么的还得看我~
石崇好热闹,喜欢聚集文人雅士,
饮酒作赋清谈吹水
于是在洛阳东北金谷涧这块地,
造了一座“他”看得过去的园子,
取名就叫“金谷园”
▼
△仇英《金谷园》
金谷园依照山势水流,
建造高低错落的楼榭亭台,
让金谷涧的水,能够穿流其间,
雕梁画栋、清泉茂树、水榭楼台
除了设计感
最重要的就是要有奢华感
园内铺满珍珠、琥珀、玛瑙、犀角。
▼
△王诜《金谷园图》
03
宋徽宗的艮岳
既要珍禽奇石还要造云!
宋朝限制了想象力!
宋徽宗政和七年()兴工
“括天下之美,藏古今之胜”
此园冈连阜属
东西相望,前后相续
左山而右水,后溪而旁垄
连绵而弥满,吞山而怀谷
园内植奇花美木
养珍禽异兽,构飞楼杰观
极尽奢华
▼
宋徽宗取天下瑰奇特异之灵石,
移南方艳美珍奇之花木,
当时运送奇花异石主要靠船,
每十艘船编为一纲,所以称之为“花石纲”
宣和四年()竣工,初名万岁山,
后改名艮岳、寿岳、寿山艮岳、华阳宫
▼
「珍禽迎驾」
弄臣薛翁为讨好宋徽宗
想出“珍禽迎驾”邪招
在艮岳山中投放大量食物,吸引飞鸟
薛翁用吹哨投食的方式训练飞鸟
时间一长,薛翁口哨声响
成群飞禽,争相而来
▼
「贡云献福」
宋徽宗令人
制造了许多油绢囊,悬挂在山间悬崖
让它收集山间的雾气
用水将油绢囊打湿,保证低温不会液化
最后,等宋徽宗来艮岳的时候
将油绢囊全部打开
整个艮岳就变得云雾缭绕
并美其名曰“贡云”
感觉很像现在的雾森系统呢
宋朝真的限制了宋徽宗的想象力~
可惜年,靖康之变,
金兵攻入汴京,艮岳尽毁。
04
王维的辋川别业
可耕、可牧、可樵、可渔,神仙隐居~
王维之前
辋川别业是文人宋之问的蓝田山庄
因位于辋川山谷,又被称作辋川山庄
王维购得山庄后
根据山庄周围天然环境加以人工规划
营造出二十多处景点
(华子冈、歌湖,竹里馆,茱萸汴,辛夷坞等景观节点)
辋川水体丰富,有湖、溪、泉等
王维又在此修筑房屋、亭、榭等建筑
为了使建筑、水系、山体、花木集中起来
王维把辋川周围孤立的景点连接成片
构成一座即有景可看
又富有诗意的自然山水园林
王维的母亲去世后
王维就把辋川别业改作了寺院
王维在“辋川别业”隐居三十余年
▼
05
米氏三园勺园
米万钟:倾家荡产也要搬石头!
米万钟,出生于锦衣卫之家
北宋书法家米芾的后裔
为政清廉,关心民众疾苦
有“水境慈母”之称
米万钟的儿子米寿都
孙子米汉雯、米汉倬
他们在宛平有三处园林
分别为漫园、湛园、勺园
遗迹至今尚存
△米万钟《勺园祓禊图》
“勺园”起名
取“海淀之水滥觞一勺”之意
园主人营建中布满巧思
充分利用当时海淀一带湖泊星连的地势
园中景物全以水取胜
栈而阁道之,使不得舟也”的原则
各个景致间用水区隔
使道路无法直通
同时又以桥、屋为界
让船在其中无法穿行
迷宫般的景致让人叹为观止
成为明末北京最著名的私家园林之一
△米氏勺园图卷局部
“败家石”
▼
米万钟在大房山发现一块
长8米、宽2米、高4米的巨石。
此石经自然风化,通体千孔百穴,
嶙峋瘦透,堪称奇石。
米万钟费劲心力耗尽钱财欲将此石搬回家
无奈遭魏忠贤巫告罢官,停止搬石
米万钟推说:“因搬运石头致家中力竭财尽,
已经无力搬运。”
此后,这石便有了“败家石”之名。
06
拙政园
王献臣文征明联手打造江南名园
拙政园,始建于年
园林主人是一位从京城解官回乡的进士
名叫王献臣
他把园林取名为拙政园
用的是一句古语:拙者之为政也“
王献臣请来当时最著名的江南才子
文征明参与设计,以文人的审美情趣
勾勒出园林的整体布局。
△总平面图
07
玩主一高:揚州嵐園
玩主一高:揚州嵐園
嵐園從開始修建,到現在已經六年,我對園林之愛已深入骨髓。園林是“無聲之詩”,“立體之畫”。自古以來,仁者樂山,知者樂水,寄情山水、雅好自然是文人風尚。可以說園林是文人對中國古典文化的最高追求。文玩這東西,在於人的心境和審美情趣。比如,我從不相信一個不通中國古典文化之人能精通於文玩收藏。一切文玩,均和審美情趣有關,有審美和內涵才會有一切。今天帶大家共賞我的私家雅趣。嵐園的一草一木,每一處匾額、楹聯、書畫、雕刻、家具陳設和各式擺件都由我親自安排設計,嵐園雖不大,但“一勺代水,一拳代山”。園內四季晨錯變化,春秋草木枯榮,山水花木的季相變化,讓人“不出城郭而獲山林之怡,身居鬧市而有林泉之樂”,正是我建園初衷。出洞觀天,一株百年老桂。小坐片刻,偷得浮生半日閒。我們來看水花踏影,古磨蓮靑,魚影幽幽,百年黃楊,千年松。右有東瀛羽毛楓,左有斜落常青藤。嵐園無山?大家來看,借來西湖一汪別嫌小,堆出金山一座乃真瘦。登山觀月,羽楓遮案眉,黃楊倚小徑。毛鵑墊青石,昌碩嘆月曉。小徑穿水,各表一枝,我們去尋找愛晚亭。愛晚亭乃雙亭,抬頭鳥就現,覓路蟲鳥鳴。舍揚州之漏,取蘇州之秀。幾點梅花歸笛孔一灣流水入琴心
竹宜著雨松宜雪花可參禪酒可仙
兩聯前後照應,猶如在品詩,又如在賞畫。穿過晚亭,又是通幽小徑,落葉樹與常綠樹相間,高低俯仰生姿。不同花時的多種花樹相間,九曲迴腸,這叫江南園林的掩字,好比江南女子,遮掩之間,讓你有無窮之遐想。信步來到後庭:上聯:白鷺忘機,看天外雲卷雲舒。下聯:青山不老,任庭前花落花開。詩文題刻書卷氣,與園內建築、山水、花木自然揉和,徜徉其中,陶冶享受。移步轉身,紅楓必須壓廊沿,太湖石上爬銀梢。踏上學士廊,廊子曲折鏤空,隔而不隔,界而未界,盡頭是以母親名字命名的守和亭,站在此處遙看正廳——用乾隆爺御筆所題荷香書屋,畫面完美。守和亭門口一對仿太和殿的銅鶴,旁邊一汪活水與荷花池相連,兩隻黑天鵝曲頸而歌。庭院深深深幾許,柳暗花明又一村。由此循走廊轉彎向南便是正廳菊香書屋了。書屋佳聯以鄭板橋的“好書悟後三更月,良友來時四季春”。踏入主廳,左側揚州大牡丹漆屏,正座酸枝明椅,抬頭古式紅燈9盞,低頭明清花紋地毯,四周簾子蘇繡花鳥眉案。主人五彩金剛翹首,客人葵花低頭磕果。屏風後我的睡榻憑窗而靠,起身迴廊曲折若隱若現。廳前兩缸三百年鱷龜伏底,我們走進左花園,亭台軒榭佈局,假山池沼配合,看千年紫藤爬滿太湖石,兩顆百年巨檏下,人顯得非常渺小。荷花池波光微微,金魚游弋,夏秋季節荷花開放,“魚戲蓮葉間”成入畫一景。近遠各景輝映,層次必須分明。穿過荷花池,左側就是滴翠台。滴翠台取啟功字,上聯“詩賦於光風霽月”,下聯“情操在流水知音”,古戲台設有一琴一箏,憑弔而上,意境悠遠。右側香江第一才子陶傑的照壁後題跋,前面便是老爺子金庸八十五歲的題跋。梅軒前庭鋪上安徽宏村的千年古石板,壓新園子火氣。軒裡種滿各種老梅,亭子取唐寅佳聯“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滿衣”,入門六百年紫藤,兩百年雀舌入眼,回頭就是董橋先生所題“玩主一高”。造園愛園唐有白居易,王維,明有文徵明,然而,建造園林這種風雅之事,至古只有少數做官的文人才能參與,蘇東坡可以一擲千金,用四萬錢買下滄浪亭,而杜甫卻只能在茅屋為秋風所破後,寫下“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現今還能有這樣追求的私家園林愛好者難尋,尤其是維護一個這樣五星級的園子,是需要付出很多心血。嵐園還會不斷完善,臻至完美。歡迎大家來做客。玩主一高:揚州嵐園瀑布
08
玩主一高:日本造園
一個民族對自然,歷史,文化的尊重,在於永遠不會自我去毀壞。在中國大陸,我們想找這麼一棵櫻花樹難於上青天。我曾經想在我揚州的嵐園當中栽種這種櫻花樹,或者楓樹或羅漢松。可惜找遍江浙地區,都沒能找到一棵,能有如此年輪,如此蔥蔥鬱鬱的櫻花樹。可能即使偶然會在荒山野嶺的田邊發現一株,價值就要上百萬人民幣。人對自然以熱愛或是破壞,自然都會以同樣的方式回報給人類。今天我們也看到沙塵暴,看到了自然給我們的惡果。一個國家對人文精神、傳統文化和自然以尊重,才能使他的國民健康快樂,每個人都平等地沐浴在藍天白雲和蔥蔥鬱鬱的自然美景中歲月靜好的生活。日本這個國家,在近幾百年來,和中國有很多戰爭。我們不談中日之間的溯仇,僅日本對環境的尊重和愛護,這一點是值得我們中國學習的。沿著櫻花公園,走到我日本的家園。帶大家來看看我是如何在日本做中國園林,如何理解中國和日本文化。我住的個小區可能是日本的社長住的比較多的一個小區,但是普通的小區和我這里基本差不多,大家都在一個安詳,平和,優美的自然環境當中生活。周圍遍布著幼稚園,小學,中學和大學。方圓兩三百米範圍之內就有超級市場,便利商店、學校和醫院,非常的便捷。一般來說,日本社長家裡是很少用傭人的。都是女主人操持家務,打理花園。周圍的房子非常的樸素,都有三四十年的歷史。比較顯著的特色是家家都有植物,而且家家都有小花園。這和國內所謂的豪宅別墅相比樸素很多。他所擁有的最大的特點是靜謐,在這裡你可以聽見蟲鳴,風聲,鳥叫,日本是一個四季分明的國家,還能聽雨,賞花,看雪。我們中國人喜用圍牆,而日本人喜歡用天然植物做屏障,四季常綠茶花,冬天的時候它反而會開放。既做了屏障,又很環保。我的左鄰右舍都是上了年紀的老社長,在日本年輕人很少會擁有巨大的財富。這些社長的家都是是非常的干淨,女主人雖然已經五六十歲了,但是把家裡打理的一塵不染,甚至身價過億、幾十億的人,早上起來都自己在擦車,跪在地上擦拭自己家地板。這和我們用傭人來做家事形成了反差,也使我感到很慚愧。日本的房子都是灰白色的日式建築。這個宅子是我四年前向一位老社長買的,他在這裡已經居住了五十年。由於年紀大了,腿腳不便,所以他搬去市中心住公寓了。經過很多次的尋覓,我看中了這座宅子。買下的時候,這座宅子是非常傳統的日式,從園林到住宅。我花了兩到三年時間,改成中國特色的住宅,目前還在逐步的修繕當中。園林前廳是原來的老社長做的植物景。在日本的傳統園林當中,這叫水滴。竹竿滴出清泉,在羽毛楓,茶樹等植物的掩映之下,營造出禪意陀靜的空間。日式園林整個營造是物靜之美。中式園林沿用的是曲徑通幽裡,以小見大,而在日式園林當中,很多時候營造的是大自然對靜的解釋。大家看,這是日本傳統的踏步,青苔是日本獨有的,這種青苔在日本稱為“三青苔”,喜陰涼,耐風寒,耐嚴冬,但是蔥蔥鬱鬱非常美觀。這個花園我保留了原來日本園林的元素,穿插了中西方園林的元素,是一座綜合的園林。大家知道,我揚州的園子叫做嵐園,因為我父親的名字高嵐,我以他命名。我母親名字的最後一個字是和平的“和”,日本的園子我命名為“和園”。中日之間我認為是和平相處,而不應該是戰爭,人類也應該是和平。一嵐一和,象徵中日關係永遠友好,兩國人民永遠和平。在我的和園當中,我保留了原來老先生所營造的日本園林的一部分。比如,大家看到的石燈籠,其實這也是來自於我大唐。這裡我移栽了三棵羽毛楓,黃山的黑松,羅漢松。這棵羅漢鬆在中國是很罕見的,也有多年的歷史,旁邊是前兩年我移栽的羽毛楓,稱之為綠楓。底層是用的杜鵑球,最低下是麥冬,在日本叫做玉龍草。當今的很多人喜歡日式園林,對日式園林非常的崇拜,有人看見日式園林的主體,枯山水、圓球、石頭,非常的仰慕,特別是到了京都的天隆寺,你會看到用枯山水做的一方小小的園林,被評為了世界文化遺產。說句實在話,它來源於千年前一位高僧所製,是用枯山水石子表現的。在中日文化的交流當中,日本枯山水,我個人認為,在中國大陸目前有研究的學者甚少。很多學者一知半解,不勝明理。日本學者對於枯山水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隋唐時期,但是理解度,我認為也不夠。我走遍了日本幾百所名園,包括三大園之一的兼六園。我看過上百本日本園林的書籍,查閱具體的施工圖和現存資料。對日本園林我有了更深的認識,在此和大家一起探討。在隋唐的時候,大批的日本僧侶去到中國。看到我們的黃河、長江,大山大水,非常驚訝於我們的崇山峻嶺,驚訝於竟然有這麼一個美麗的國度。這些僧侶回到日本以後,非常想把在中國看到的山水,呈現給自己的國民。怎麼呈現呢?一種是作畫。今天我們看到的很多日本畫,都源自於我隋唐。他們把在中國看到的美景,用畫畫的形式給予記錄。另外,有一些高僧,他們回到日本寺廟禪修的時候,苦思冥想:我究竟用各種方式來表現中國山水之美呢!當時我們中國已經有了很高深的造園技術。我曾經和大家講過,中國很多的大文豪大文學家都是造園師。比如蘇東坡、白居易、歐陽修,在中國的文人,園林本是宅,都善於建造中式園林,而中式園林和我們唐詩宋詞元曲是相結合的。當時日本就是看到中國的園林,對唐詩宋詞和崇山峻嶺的仰慕,沒辦法把人文內涵的東西表達出來,當這些高僧回到日本的時候,他在小小的寺廟打禪和靜坐。經過十年二十年的禪修,想到了用有限的石材資源,來表達對山水山石的描繪和呈現,以示熱愛。再看看我院子裡這棵一百年樹齡的紅楓,秋天時候它是鴿血紅,旁邊日本石塔可能也有三百年曆史,晚上配上燈光,非常漂亮。我剛剛說到日本的僧侶,到過隋唐以後回到自己的寺廟,他們為了表現對中國山水及中式園林的熱愛,在一方小小的天地當中,他想到了用白石子,用簡單的撥耙工具,比如撣塵,掃帚可調節的工具,在一個庭院當中用簡單的白沙石,來描繪出中國的美景,來表達出對大自然的熱愛,這就是所謂的禪意。而非今天很多人東施效顰的拍一張照片放一組茶具,燃一支香,放一朵枯花來表達這個禪。禪,是用自己的生命將簡單的物質用自己人生的修為呈現給大眾的一種表達方式。所以日式枯山水來源於日本僧侶在小空間表現對人生的思索,對自然界美景的崇敬。日式花園還有一個特性是它主要的呈現方式是圓球,當然這種方式在中式園林里中也有,也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我們會發現日本會將其修剪成西方形式,中式園林講究修剪成自然的,日本修剪技術可以說是西和中的結合。比如說這個羅漢松球,修剪得特別圓。日式園林的園藝很多是球的表現形式,是修剪的西方的表現形式。西方是幾何線條,我們今天看到的凡爾賽宮,英國的花園,現代美式花園,都是用幾何線條的。日本是將中式的園藝,用西方的線條做表現。所以,日式園林裡面植物性遠遠沒有中式園林的豐富。日式園林表現的其實還是一覽無遺。即使就重疊,也非中國園林,紅樓夢裡面的移步換景,層層疊疊,曲徑通幽,以小見大。中式講究含蓄,文人之美,唐詩宋詞之美,開門見景之美。比如一高的嵐園,我能做出春暖花開,竹前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在我的荷香書屋推窗即景。到了我的松風閣,我要讓你看到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而日式園林更多闡述的是乾淨、整齊、表潔之美,更多呈現的是禪意,靜謐之美。日式園林對古詩詞的含義,遠非中式園林能表達的博大精深。日式園林的主要植物造景比較單調,但是日本人做的事的確很到位。日本的植物主要以鬆、楓、櫻為主,也就是說,你今天去京都,日本人將西方文化和中式文化做了交融。春天的京都滿城櫻花,秋天的嵐山滿城紅楓。松、楓、櫻、球構成了日式花園的主體精髓。所以一高的和園將中式西式和日式做了有效的結合,而不像我的揚州嵐園。主要是黃山松,黑松,迎客松,羽毛楓,紅楓和櫻花。在園林的小徑上我做了一個薔薇架,其實這個在中式和日式園林裡是沒有的。我專門去加拿大布萊特花園待了兩天,研究這個薔薇架。我剛剛栽種了薔薇,明年就會爬滿了薔薇。園林當中的水景很重要,所以當中的水池景,是我自己營造的,水池中是日本錦鯉,品種非常的名貴,身長60-80公分,基本都是十年以上的魚齡,池邊我用日本的原石,是典型的日式園林池塘。旁邊我種滿了杜鵑花,四周打上照魚燈,即便是晚上也可以看到錦鯉嬉戲。在這個花園中有一個樹型非常好的羅漢松,旁邊是繡球,金邊黃楊,仍然是以羽毛楓和羅漢松為主體。這棵樹我要和大家好好介紹一下,這是一棵年的桂花樹,這在中國是找不到的。像這種古貴,非常珍貴,在中國可能一百萬也買不到一棵。在日本我請到了園子當中。中國大陸四五十年樹齡的羽毛楓,大概人民幣有五十萬左右一株,但也只有青楓,他是剪掉枝葉嫁接上去的,它的樹幹是青楓樹幹。而日本的羽毛楓是屬於原生態的,樹形更美。我們依園而進,大家發現,在這邊我又做了一個小小的西式花架,未來會有一串串的葡萄隨落而掛,給我們豐碩的植物果實回報。這小小的西式花架前面我擺放了一套石桌,石凳,旁邊是石燈籠,有時候我在家裡待客,會在這一塊小小的地方賞櫻花,坐看風起雲湧。
這個宅子的美麗之處,點睛之處在於在我的庭院當中,放眼望去,滿城都是白色的櫻花,坐在小小的庭院當中,除了沉醉還是沉醉。
來到我庭院的後園,剛剛給大家呈現的是秋天的美景。後園一棵醒目的垂絲櫻花,到八月份,粉紅色的花朵像垂柳一樣遍布枝頭,整個園子我請回來三棵垂絲櫻,其中一顆我最喜愛的,有八十年樹齡的大白櫻,垂絲櫻是粉紅色的,大白櫻是雪白色的,在一高園子裡,有四棵櫻花樹,粉紅色和白色交替。每當到了四五月份,園子就更加美麗了。來到後院,我做了一個日本的枯山水,用石子圍成一個小小的海島,這是日本的水滴。後院的盡頭大家會看到一處大水缸,那是我泡澡的地方,日本叫室外風呂。竹籬笆的後面我用了中國的黑竹做映襯。日本人非常的聰明,用塑料材質做成的竹籬笆經久耐用又環保。後園是一個原汁原味的日本枯山水花園。所以在這個園子裡面有中式的,有日式的,有歐式的,都有自然界美景的呈現。歡迎大家來和園玩。歡迎下列人員進入毒舌堂:
中外企業家、企業金領、媒體從業者、收藏界人士
本群由玩主一高本人擔任群主,每日親授課程。
欲入群者,必須提供真實姓名,工作單位證明,所在城市供審核,本群僅供實名制人員申請。
請向PinkyLam秘書申請,請掃二維碼即可!
更多精彩、毒辣的一高说,敬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