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名人录
一.袁州区
地处江西省西部,全区面积平方公里;总人口97万,其中城区人口25万;辖22个乡镇,8个街道,为宜春市政府所在地,是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信息中心。袁州古为“赣湘孔道”,是赣西重要的商品集散地。浙赣铁路、沪瑞高速公路、国道横贯全区,区级公路纵横交错,总长公里。水电充裕,自来水日供水量达7万吨;电力已加入华中大电网,有装机能力千瓦的水电站。森林覆盖率达56.8%。境内盛产大米、茶油、苎麻、辣椒、百合、竹木等,油茶年产量约万斤,面积和产量均居中国之首;粮食年产量在38万吨以上;苎麻栽培历史悠久,产量达多吨。传统工艺制作的“袁州三宝”——夏布、脱胎漆器、松花皮蛋为地方特色佳。
?
郑谷,字守愚。唐末著名诗人。光启三年()进士。官至都官郎中。在晚唐,郑谷诗名颇盛。列为芳林十哲之一。尤以《鹧鸪》诗传诵广远,致有郑鹧鸪之称。成语一字师出自郑谷逸事:郑谷隐居仰山,诗僧齐已奉《早梅》诗求教。郑谷将诗中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中的数枝改为一枝。齐已当庭拜郑谷为一字师。《全唐诗》收录郑谷诗首。今宜春市区东风大街南段,民国时期曾名鹧鸪路,以纪念郑谷而名。
袁继咸,字季通,号临侯。袁州区寨下乡横塘村人。明代大臣。天启五年()进士。崇祯七年()提学山西,上疏抨击权宦。宦党诬陷其贪赃枉法,解京治罪。山西生员百余人追随入京,散发揭贴(传单),为之辩诬。朝野上下千余人联名为其申冤,轰动京城。崇祯十五年(),袁继咸出任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驻节九江,总督江西、湖广、安庆、应天(南京)等处军务。弘光元年(),被左梦庚诱入军中软禁。左梦庚降清,献袁继成以邀功。袁继咸拒降,被押解北京囚禁。曾作铭文自勉:大官好做,大节难移。顺治三年()六月就义。袁继咸的民族气节为后人所敬仰,曾与文山(文天祥)、叠山(谢枋得)并称为江右三山。今宜春市区鼓楼路文革前原名临侯路,以纪念袁继咸而命名。
张自烈(-)字尔公,号芑山,又号谁庐居士。明末清初著名学者,宜春北厢上水关(今市区秀江路市委大院一带)人。崇祯末为南京国子监生,博物洽闻。家中藏书36万余卷。明亡,闭门著述。晚年隐居庐山,累征不出,主讲白鹿书院。卒葬白鹿洞左青龙山,墓今存。张自烈著述颇丰,尤以《正字通》影响最著。《正字通》是一部字书,共收录三万三千余字。清代官方编纂的《康熙字典》,系以《正字通》为蓝本增益而成。今宜春市区秀江中路西段,国民时期曾名岂山路,即以张自烈字号而命名。
卢肇(—)字子发,江西宜春文标乡(现属分宜)人,唐会昌三年(公元年)状元,先后在歙州、宣州、池州、吉州做过刺史。所到之处颇有文名,官誉亦佳,又因他作为唐相李德裕的得意门生,入仕后并未介入当时的“牛李党争”,故一直为人们所称道。
江元生,年8月18日生,化学家。江西宜春人。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化学系。对分子轨道图形理论及应用的研究成果有:将休克尔理论发展成三条定理的形式;提出图形收缩方法,就分子图不变量的计算、约化及相互关系,给出大量原始结果;建设的五参数公式,对芳香性理论有所发展。在原子簇与固体研究中,从理论上解释了三核钼簇畸变的现象。是《配位场理论方法》和《分子轨道图形理论》两本理论化学专著的主要撰写者之一。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二、万载县
革命老根据地之一的万载县,位于江西省西北边陲,东至本省的上高县,南接袁州区,西北连铜鼓县,东北与宜丰县接壤,西和湖南省浏阳市毗邻。县域东西长61公里,南北宽52公里,总面积.16平方公里。现辖黄茅、株潭、潭埠、双桥、三兴、罗城、高村7个镇和鹅峰、马步、高城、赤兴、白水、仙源、岭东、白良、茭湖9个乡及康乐街道,个行政村,16个居委会,个村民小组。
徐锴字楚金,—。南唐文字学家。著有《说文解字系传》40卷,已经注意到形声相生、音义相转之理。又以四声谱次,著《说文解字韵谱》5卷,便于检索。还著有《通释五音》、《方舆记》、《古今国典》等。
王宗槐(~.10),万载大桥乡(今双桥镇)白茅冲人。年王宗槐授予中将军衔。同年,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曾当选为第三、第四届全国政协常委。年至年当选为共青团中央常委、-处-,年被选为中纪委委员,年荣获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年10月31日在北京病逝,享年83岁。
杜平(~.3),出生于万载县黄茅镇人,杜平是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第七、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九届中央委员、-委员,第十届中央委员,第十一届中央候补委员,在中国第十二、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杜平博学多才,爱好诗词、摄影、书法,书法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和全军展览,被誉为“将军书法家”。年3月4日5时24分杜平在南京逝世,享年91岁。
三、宜丰县
宜丰县位于赣西北九岭山脉南麓,始建于三国吴大帝黄武年间(公元~年),已有多年的历史。全县总面积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面积的1.2%。东西长71公里,南北宽51公里,自西北向东南倾斜,海拔高度在45米至米之间,全境状似一个东西向的“棱形”。全县常态地貌构成,大致是“七山半水半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的格局。总人口28万,辖16个乡镇(场),属亚热带温暖湿润气候区,气候四季分明,炎凉适宜,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无霜期长。
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宜丰县澄塘镇秀溪村人(一说九江人)。晋代诗人。宋代地理总志《太平寰宇记》有陶渊明始家宜丰的记载。宜丰旧《图经》亦有此说。陶渊明29岁徙家柴桑,出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后任彭泽县令。因不事权贵,弃官隐居栗里(今星子县境内)。52岁时偕少子陶佟回归宜丰故里,四年后返浔阳,逝于柴桑。陶佟留居故里。今澄塘镇秀溪、故村等处陶姓人皆为陶佟之后裔。历代方志载宜丰境内有南山、柳斋、菊轩、东篱、洗墨池、藏书礅、故里桥、靖节桥、我公桥、舒啸台、赋诗湾、顾渊石、醉卧石、渊明洞、读书堂、靖节祠等陶渊明遣迹及其纪念建筑。.........
惠洪(-),俗姓彭(一作姓喻),一名德洪,字觉范。宜丰县桥西乡潜头竹山里人。宋代著名诗僧。惠洪精通佛学,长于诗文,著述颇丰,尤以《冷斋夜话》最著名。宜春历代诗人的诗作,仅惠洪的《秋千》诗被收入《千家诗》中。其题于宜春城北崇胜寺的一首咏竹诗,深得黄庭坚等历代诗家赞赏,以宋诗精品被收入《宋诗鉴赏辞典》。
四、奉新县
奉新县位于江西省西北部,东连安义县、南接高安县、西南毗宜丰县、西北邻修水县,北靠靖安县,潦河水流贯境内西东。总面积平方千米;全县总人口32万人,多为汉族江右民系。森林覆盖率达70%。有国家商品粮、毛竹林基地,省猕猴桃开发基地。矿藏有花岗石、瓷土、萤石、钾长石等。举铜、干大、寺棠、万修等公途经境。名胜古迹有济美牌坊、“天下清规”石刻、越王山、百丈寺、百丈寺又是是佛教“禅林清规”(又称“天下清规”)的发祥地。华林书院遗址、萝卜潭、宋应星纪念馆等。
胡仲尧,字光辅,奉新县会埠镇吟村人。南唐时为寺丞。入宋后,官洪州助教,迁国子监主簿。大建华林书院,集书万卷,一时云游者常数千人。宋太宗特诏旌表,事载《宋史》。明末,浯塘23世京贵之次子允钦为避战乱,从浯塘徙居湖南浏阳文家市。其后裔中出了个共产党总书记胡耀邦。胡耀邦的奉新华林先祖为仲尧、仲雅之父胡元凤,胡元凤卒葬砚峰石下。
宋应星(-),字长庚。奉新县宋埠镇牌楼村人。明末清初科学家。万历四十三年()举人。崇祯七年()任袁州府分宜县教谕。十一年()升汀州府推官。任分宜教谕期间,写成《天工天物》一书。《天工开物》是一部系统记载中国古代农业和手工业成就的巨著。此书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被翻成日、法、德、俄等多种文字。达尔文称之为权威著作。编写《中国科技史》的英国学者李约瑟,称宋应星为中国的狄德罗。中国科协纪念的中国古代八大科学家中,宋应星名列其中。年,宋应星纪念馆曾在奉新落成.
张勋,字少轩,号松寿。奉新县赤田镇赤田村人。光绪五年()当兵。光绪十年()随部入广西参加中法战争,次年在镇南关大中战功卓著,越级提拔。后官升参将,管带广武右军各营,驻扎广西边防。光绪二十年(),中日战争爆发,率马队为前峰入辽东参战。后随袁世凯,升总兵。宣统三年()擢江南提督。袁世凯任大总统后,率部驻徐州,禁其部率剪去发辫,人称辫帅。民国6年(),张勋率兵入京,拥护溥仪复辟,自封议政大臣兼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旋被段祺瑞击败,逃入荷兰使馆。后寓居天津。死后归葬奉新陶仙岭。
徐采栋,年3月27日生,冶金物理化学家、有色冶金专家。江西奉新人。年毕业于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年获法国格罗布电化电冶高等工业学院博士学位。贵州科学院名誉院长、研究员。
刘高联,年7月5日生,工程热物理和流体力学家。江西奉新人。年哈尔滨工业大学涡轮机专业研究生毕业。上海大学力学研究所和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教授。长期从事叶轮机气动理论、流体力学和气动热弹性耦合理论的研究。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五、靖安县
靖安县位于江西省西北部,宜春市东北部。地理坐标为北纬28°46′-29°06′,东经°55′-°32′。东邻安义县,南接奉新县,西毗修水县,北接武宁、永修县;县城双溪镇距省会南昌80千米。全县东西长约59.1千米,南北宽约35.3千米,总面积.49平方千米。年末全县总人口为人,其中非农人口人。
况钟(-),字伯律,号如愚。靖安县高湖镇崖口村人。明代著名清官。永乐四年()为靖安县吏员。后荐为礼部主事。宣德五年(),宣宗因江南九郡赋重,要朝中大臣荐举贤能,况钟被举荐任苏州知府。上任后,况钟惩奸吏、裁冗员、减重赋、废苛捐、清积案、平冤狱。深受百姓爱戴,呼为青天。治苏任满,苏州一万三千余人联名乞求况钟连任。英宗准奏,以正三品留任苏州。况钟为官清廉,卒于苏州任上。归葬时,十里长堤站满哭祭人群。古代传奇小说中载有不少况钟办案故事。年,昆曲《十五贯》上演,经毛主席、周总理推荐观看,况钟清官之名享誉全国。
六、上高县
上高县位于江西省西北部,锦江中游,国道横贯县境59公里,沪瑞高速公路擦肩而过,武吉高速穿境而过,并设有出入口、管理处、服务区,浙赣铁路接轨境内,有锦河直达赣江,水陆交通十分便利。
晏斯盛,字虞际,号一斋,清朝新喻浒江(现为上高县蒙山乡所辖)人。康熙五十九年(年)江西乡试第一名,次年举进士,为庶吉士。雍正六年(年)晏授山西道监察御史。九年,督贵州学政。迁鸿胪寺少卿。
黄懋材(1-):字豪伯。上高县田心乡王家村大屋里人。他天资聪明,勤奋好学,才华出众。16岁中秀才之后,放弃科举,立志钻研科学,以图报效国家。他博览群书,广为涉猎,经史子集以外,尤致力于数学、天文等“经世之学”,对地理测量更加谙熟。
七、高安市
高安远溯6千多年为古三苗活动之地,夏、商、周时地属“扬州之域”,春秋、战国时期先后归属吴、越、楚,秦属九江郡。汉高祖六年(公元前年)设建成县,属豫章郡,高安第一次设立县级行政单位,管辖范围含现在高安、上高、宜丰、万载四县及樟树市的部分。平帝元始四年(4年)改为多聚县。东汉恢复建成旧名。唐武德五年(年),因避太子讳改建成为高安,历经唐、宋、元、明、清,先后作为州、郡、路、府等治所,直至年撤县设市。
朱轼(-),字若瞻,号可亭。高安市村前镇艮下人。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重臣,经学家、文学家。康熙三十三年()进士。历任潜江知县、陕西学政、奉天府尹、浙江巡抚、左都御史。雍正时,充圣祖实录总裁,拜文华殿大学士,兼吏部、兵部尚书。乾隆时,充世宗实录总裁,命协同总理事务。卒赠太傅。朱轼是康、雍、乾三世恩宠极人臣之分的显赫人物。为官清廉刚正,望重朝端。任浙江巡抚时,首创用水柜法修筑海塘,为治理沿海水患功垂后世。康熙推崇朱熹学说,朱轼为当时朝廷御用程朱学派的重要代表。朱轼生活俭朴,高安民间旧时流行的酒席朱公席,待客时多为四盘两碗,据说是朱轼宴请乾隆时所创。
周德清(-1),字日湛,号挺斋。高安市杨圩镇睱塘周家人。元代卓越的音韵学家与戏曲作家。其编著的《中原音韵》在中国音韵学与戏曲史上却有非凡影响。
刘恕(-),字道原。高安市灰埠镇均山人。北宋史学家。《资治通鉴》副主编之一。刘恕亦以史学擅名。皇祐元年()举进士,官和川翁源知县。治平三年(),英宗下旨,命司马光自择英才编修《资治通鉴》。司马光荐刘恕同修,转著作郎。司马光主编《资治通鉴》,凡遇史事纷错难治,则交刘恕。其时协助司马光的副主编共有三人,一为刘恕,一为刘攽、一为范祖禹。汉代由刘攽分修,三国至南北朝由刘恕分修,唐代由范祖禹分修。三中人,除范祖禹为成都人氏外,其余两位均为宜春籍人物。
八、丰城市
丰城市位于江西省中部,全市辖域总面积为.0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万人(3年)。丰城市东临抚州临川区、进贤县、南临崇仁县、乐安县、新干县,西接樟树市、高安市,北连新建县、南昌县。丰城市也是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有中国长寿之乡的美誉。浙赣铁路、京九铁路、沪昆高速、赣粤高速、国道、赣江黄金水道穿境而过。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丰城市为江西较具实力的县市之一,主要土特产有全国闻名的冻米糖、富硒大米。
徐稚,字孺子。丰城市白土镇隐溪村人(一说南昌北沥徐村人)。东汉隐士。少学今文经学,兼通天文,历算。家贫务农,自食其力。公府征辟,皆不就。时称南州高士。陈蕃为豫章太守,不接待宾客,特为他设一榻,去则悬之。后以悬榻比喻礼待贤士。王勃《滕王阁序》所云: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即用此典故。徐稚卒葬南昌进贤门外。今南昌孺子路、孺子亭、孺子公园皆因纪念徐稚而名。丰城隐溪因徐稚隐居于此而得名。
邓子龙(-),字武桥,号大千,别号虎冠道人。丰城市杜市镇邓家村人。明代抗倭名将。邓子龙遗体归葬丰城。然遗体有其身无其首,其首级已被倭寇割去,于是用沉香木雕刻首级合殓。邓子龙善诗著有《横戈集》。今铜鼓城东的铜鼓石上留有邓子龙题刻。
温诗铸,年11月生,机械学专家。江西丰城人。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机械制造系。清华大学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教授。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揭傒斯(-),字曼硕。丰城市杜市镇大屋场人,元代著名文学家、史学家。与虞集、杨载、范木亨(樟树市人)同为元诗四大家之一,又与虞集、柳贯、黄溍并称儒林四杰。延祐元年()由布衣授为翰林院国史编修。至元六年()为奎章阁供奉学士,升侍讲学士。乃修辽、金、宋三史,为总裁官。《辽史》成,得寒疾卒于史绾。封豫章郡公,谥文安。揭傒斯是元代一大才子,为文简洁严整,为诗清婉丽密,善书法。朝廷典册、元勋铭辞,多出其手。
九、樟树市
樟树市是江西省计划单列城市,江西省第一个全国百强县市。位于江西省中部,地处赣江中游,鄱阳湖平原南缘。跨赣江中游两岸,自古有“八省通衢之要冲,赣中工商之闹市”之称,曾是中国中原与岭南舟车孔道。樟树市是江西历史上四大名镇之一,与瓷都景德镇齐名,称为“中国药都”;樟树市已连续数年列为江西省十强县市,中国中部百强县市。樟树名称的来历缘于远古“聂友射鹿“的传奇故事,故此又有“鹿江“之说。樟树市历史上为清江县,年撤县设立县级樟树市设市。樟树镇江西四大古镇之一。以其特有的药材生产、加工、炮制和经营闻名于世,是中国著名的南国药都。
刘攽,字贡父,号公非。樟树市黄土岗镇荻斜刘家人。北宋史学家。《资治通鉴》副主编之一。庆历进士。历任曹州、兖州、亳州、蔡州知州,官至中书舍人。一生潜心史学,治学严谨。助司马光纂修《资治通鉴》,充任副主编,负责汉史部分。著有《东汉刊误》等。刘攽出自诗书世家,祖父刘式,南唐时举进士,入宋后,官至刑部郎中。父亲刘立之与叔伯四人俱举进士。刘攽与其兄刘敞为同科进士。刘敞为北宋著名学者,官终集贤殿学士。刘攽、刘敞与敞之子刘世奉尝合著《汉书标注》。世称三人为墨庄三刘。墨庄堂刘氏被奉为古代家庭教育典范。刘式卒后,家中除藏书千卷外别无财产。其妻指藏书对子女曰:此乃墨庄。将诗书作为家产教子女传承。
十、铜鼓县
铜鼓县位于江西省西北部,东径°05′-°44′,北纬28°32′-28°50′。东与奉新县毗邻,南与宜丰、万载县接壤,西与湖南省平江、浏阳市交界,北与修水县相连。总面积.7平方千米。年末全县人口人。
陈葆元,江西铜鼓人。曾就读于南昌省立工业专科学校。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回铜鼓从事革命运动。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曾任红五军第十大队党代表、红五军第一纵队队长、红三军团第三师七团政委。年任红三军团独立师政委。年随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同年在江西遂川营前战斗中被俘后被杀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