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三伏贴?
三伏贴又称发泡灸、三伏天灸,以“冬病夏治”为原理,在一年中最炎热的三伏天将中药贴敷在特定穴位上,可疏通经络,调理气血,健脾和胃,调节人体的脏腑功能,不仅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而且还能调节机体免疫增强抗病能力。医院开展冬病夏治“三伏贴”已有多年的历史,在“治未病”领域始终处于领先地位,已有数万人获益。今年医院专医院,为西和县人民带来福音。三伏贴作为中医特色治疗技术中的“佼佼者”让数以万计的群众花最少的钱,得到最大程度的健康。
三伏贴的适应范围
1、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咳嗽、反复感冒、慢性鼻炎、咽炎、过敏性鼻炎(遇冷容易发作)。
2、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多种遇风寒湿发作或加重的颈、背、腰、腿、关节怕冷(怕吹空调)或疼痛等疾病。
3、慢性胃肠炎、慢性腹泻、慢性胃炎、脾胃虚寒、消化不良。
4、胃脘痛、腹部怕冷,受凉或吃生冷后疼痛发作加重或拉肚子,痛经。
5、产后后遗症(月子病):产后出现全身或局部怕冷、多关节疼痛或肚腹怕冷疼痛或抵抗力下降等。
6、小儿反复感冒厌食、消瘦、遗尿、尿床。
7、由免疫力低下和内分泌失调所致的各种疾病。
三伏贴的禁忌症
1、肺部各种感染性疾病急性发热期、恶性肿瘤患者、肺结核活动期患者。
2、强过敏体质者、接触性皮炎、有疮、痈等皮肤病和皮肤破损、皮肤感染者。
3、孕妇和2岁以下儿童。
三伏贴的注意事项:
1、中医治疗讲究时令,该治疗是三伏天,每伏贴一次,其他时间疗效不确定,所以应按时贴敷。
2、贴敷时间:成人4-8小时;儿童1-2小时3、贴敷期间12小时内不宜冲凉,贴敷后6小时内不洗澡,不要在空调房间内待时间过长。
4、贴敷后局部皮肤微红或有色素沉着,轻度搔痒均为正常反应,不影响疗效;若贴敷后局部皮肤出现刺痒难忍、灼热、疼痛感觉时,可提前揭除药贴,防止灼伤皮肤形成水泡。
5、如出现水泡,不要挠,痒就拍一拍,小泡会自行吸收,大水疱找医生处理。
医院
年三伏贴贴敷时间为:
7月7日至8月25日,每伏贴一次,一共五次
具体为:
第一次:年7月7日――年7月16日
(伏前)
第二次:年7月17日――年7月26日(头伏)
第三次:年7月27日——年8月5日(中伏)
第四次:年8月6日——年8月15日(润中伏加强)
第五次:年8月16日——年8月25日(末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