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坤湾畔话民俗》小流量看大中国永和地处吕梁山脉南麓,黄河中游东岸,晋陕两省之交。历史悠久,民风淳朴,文化底蕴深厚,早在五、六千年前,便有人类居住,西汉置县。漫长的历史长河里,勤劳朴实的永和人民,在这片土地上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这里都有哪些独特民俗呢??大门楼儿斜着盖永和县的人家修窑盖房时,十分讲究,窑房不能正方向修建,一般都要根据主家的姓氏确定在什么字上,朝那个方向偏,偏多少。而大门楼也讲究,一般也要偏一些,比如大门朝东开吧,那么大门楼要修成朝东南或东北方向,这样修出的大门楼都是斜着的。如果那家的大门楼是正方向开的,那么,主家一定要在院内再修一个照壁遮挡。饺子皮儿不用擀在我国北方,逢年过年都要吃饺子。做饺子时将面和匀,然后搓成细圆条,再用刀切成核桃大小的面块,最后用小擀面仗擀成薄薄的圆形面皮,放上馅,用手捏成。而永和饺子皮不用擀面仗擀,而是用两只手捏,当地人叫“套壳壳”。“壳壳”呈半圆体,恰如皮球的一半。然后放进去馅,用手捏住即成。这种壳壳,由于本身就是个容器样,因此,放馅比较多,捏时也容易。婆婆原来是奶奶永和人将祖母叫“婆婆”,这恐怕在全国也是少见。一次,永和一位经商者家中来了外地一个朋友,这位经商者向朋友介绍家中的成员:“这位是我爸”。朋友立即说:“伯父你好。”“这位是我妈”。朋友又说:“伯母你好。”“这位是我婆婆”。朋友怔在那里不知如何称呼,悄声问:“你说的那位婆婆究竟是你什么人?”经商者答道:“是我奶奶呀”朋友才恍然大悟:“啊,婆婆原来是奶奶!”一张厚馍焙一天永和农村,人们喜欢吃“厚馍馍”。这种厚馍,不是用锅蒸出来的,而是用火焙出来的,制作这种厚馍馍,先要将白面和好,面要硬,然后揉匀,在面里放上盐、芝麻等佐料,擀成2-3公分厚的圆饼,大者如同脸盆,小的如同碗口,然后放进一口旧式大铁锅内用微火焙。这种铁锅有两个特点:一是大。可盛下一担水;二是厚。锅沿大约有半公分,把厚馍馍放进去后,用柴火慢慢地烧,不能用急火,否则会出现外焦里生的现象。因为馍很厚,火又不能急,因此,焙成一个厚馍馍,往往需要一天的时间。厚馍馍在锅里连烤带捂,慢慢熟了,从外表看不黄不焦,好像生面一样,可实际上已成熟食,由于面硬又厚,还夹带着芝麻盐之类,吃起来既香又耐嚼,较长时间不会霉坏,是外出者携带的理想干粮。国晓飞来到山西省永和县,跟当地的百姓一起生活,体验当地的风土人情,这次她会带大家体验哪些民俗呢??看《乾坤湾畔话民俗》跟晓飞一起走进山西,走进乾坤湾畔!《乾坤湾畔话民俗》播出时间:年3月14日18:54分播出平台:CCTV-10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hezx.com/xhxms/127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