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双减政策经常有家长问自己的孩子成绩不好应该怎么办?原来可以补课,现在这条路走不通了。其实我们也可以留意一下,看看双减政策下,什么样的学生会是真正的受益者?很明显,那些具体自主学习能力和习惯的学生就是双减政策的实际受益者。对于他们来说,老师也好,父母也好,都只是学习的引导者他们更注重自身学习的主动性,根本无需外力督促,学习上遇到问题,也会自己主动向同学、老师请教,或者通过网络主动解决学习问题。无论是父母还是老师都会发现,如果孩子具有学习的内驱力,能够喜欢学习,主动学习,那都是很美好的一种教育状态,因为这样的情况下,不仅父母和老师会感到轻松愉快,而且孩子自己学习效率也会很高。正因为如此,无数的教育家为此而不断探索和实践。美国心理学家德西和瑞安提出“自我决定理论”,认为只要当人具备了自主感、胜任感和归属感时,人们就会产生内驱力。换句话说,当孩子的学习具备了自主感、胜任感和归属感时,孩子就会产生学习的内驱力。原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提出“最近发展区”理念。所谓的“最近发展区”是指学生当前的水平和学生努力后所能达到水平之间的差距。维果斯基认为,只有当孩子的学习正处于最近发展区时,孩子才会对学习产生兴趣,也才会具备学习内驱力。在我们的日常教育中,很多父母期望树立孩子的理想。当孩子内部产生理想后,那孩子当然也就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会为了自己的理想去积极主动的学习。还有为了让孩子从学习中获得成就感、价值感,我们奖励孩子、表扬孩子,当孩子从学习中获得这些精神需求后,他们就对学习产生了兴趣。这些方法都是以孩子为中心的,围绕着如何让孩子产生行为动机展开。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