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扶贫产业奏响田园交响曲西和县发展

北京哪个医院白癜风好 http://m.39.net/pf/a_4323074.html

四月的西和,春潮涌动,生机勃发,正是春耕生产的大好时节。放眼望去,翻田犁地的,施肥浇水的,抢墒覆膜的,选种下苗的……处处一派繁忙景象。

  西和县农业农村局干部薛超也忙得脚不沾地,作为局里的业务骨干,两天时间里,他驱车多公里,走遍了长道、兴隆、苏合、石堡4个乡镇的半夏种植点,进行技术跟踪指导。

“半夏是西和的支柱产业,收益好,但投入成本很高,从选种、栽植、田间管理再到采挖加工,每一个环节都不敢马虎。”薛超说,目前,西和县半夏年产量达多吨,种植面积2万亩,产值6亿余元,约占到全国总产量的70%。

  不止是半夏,近年来,西和县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提升农业效益和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构建完善产业体系,做强农民专业合作社,推动主体多元化发展。紧盯“一增收、两不愁、三保障”,采取超常规措施培育发展富民产业,下大力气发展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健全带贫机制,基本形成了“以半夏为主的中药材产业,以散养鸡为主的畜牧养殖业,以花椒、八盘梨为主的经济林果业”三大产业体系,进一步提升了全县贫困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和自我造血能力,全县产业发展呈现新的发展态势。年,西和县农业产值达到25亿元,依靠产业稳定脱贫户人。

  随着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的不断深入,西和县各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极大改善,贫困村面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两不愁三保障”问题基本得到解决。然而,如何进一步增强发展后劲,让贫困户实现稳定脱贫,成为全县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亟待解决的一道难题。

  为切实解决这一难题,近年来,西和县按照“独一份、特别特、好中优、错头峰”和“长中短结合、多元化发展”思路,采取超常规措施培育到户产业,着力夯实贫困群众稳定增收基础,不断加快全县脱贫攻坚的步伐。

  在兴隆镇王家大梁,种植了以半夏为主的中药材亩。这里也是全县中药材的核心示范区之一,由40多个合作社按标准化模式种植管理,更有省农业农村厅专家现场指导、培训。眼下,村民们紧抓春耕时节,大规模开展半夏的点种工作。西和县宏盛中药材种植合作社今年种植半夏亩。据该合作社负责人王玉红介绍,半夏虽投入高,但收益好,亩产在公斤左右,市场价1公斤达到了元。统计显示,今年西和发展种植以半夏为主的中药材达8万亩,总产值将达7亿元。

  与此同时,西和县还主打以花椒、八盘梨为主的经济林果产业。目前,全县花椒种植面积已达17万亩,挂果7万亩;八盘梨面积预计到年达到1万亩。在发展林果业的同时,西和县还坚持“长短结合”,套种中药材、蔬菜等经济作物,既实现短期收入,又保障长期收入。今年,西和县将争取把蔬菜种植发展到2万亩以上,使蔬菜产业成为“三大产业”之外助推贫困户稳定增收的重要产业。同时,整合东西扶贫协作资金万元,扶持带贫合作社种植订单辣椒亩,涉及全县18个乡镇,目前已确定9个育苗合作社进行种苗繁育0万株。

转载自陇南西和文明办,有删改。

觉得好看,请点这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hezx.com/xhxmj/73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