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春节”主题征文作品选登
年味杭州城杭州市三墩小学五(7)班王文羽馨每每提起江南,便少不了苏杭二字。生于杭州城长于杭州城,故乡二字早已刻入我的灵魂深处,我爱这文化底蕴深厚的古城爱得深沉,每逢春节杭州十分热闹,今年的年味依旧浓郁而热烈。最喜欢读的是张抗抗先生的散文,她是杭州人,和我一样很喜欢杭州的年味。在《故乡在远方》中,她说:“冬天过年时挂满厅堂的酱肉粽子、鱼干,还有一锅喷香喷香的煮芋艿……”我们家过年也会做很多好吃的。今年过年我们在富阳新登镇外公家,全家在年前一起把年糕打好,我们一群小孩子紧紧围在打年糕的大人周围,对这些十分新奇。外公看我这么好奇,就把捶打年糕的大锤子给我。好家伙,沉甸甸的,我差点拿不动,打了几下就没力气了。外公笑盈盈地把锤子接过去,说小朋友等着吃就好啦。我最喜欢外公打的年糕,有嚼劲可好吃了,还有早上香喷喷的八宝饭,甜丝丝的香甜可口。大年三十我们一家人去祭拜了祖先,外公喜欢拉着我说说祖辈那些趣事儿,好玩得很。晚上该吃年夜饭了,我发现有个变化,饭桌上,大人们都低着头,喜气洋洋地抢着手机上的红包,红包金额不大,却带来十足的喜气。吃完年夜饭,外公外婆要给小辈们发红包了,有了这些压岁钱我们就可以去买鞭炮,在漆黑的晚上点上烟花,热热闹闹地迎接新年。初一一大早我们就起来了,外婆做好了甜甜的糖汤,我咕咚咕咚几口就喝完了,外公拉着我去镇上看舞狮子,那些人可厉害了,把狮子演得活灵活现,还有小朋友表演的跳竹马,在欢笑声中度过牛年的第一天。“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杭州城度过了一年又一年,依旧用自己最深沉的文化氛围滋养着一辈又一辈。春风又将温暖杭州新的一年,愿杭州城永远保有这独特的文化与年味,走向未来科技发展之路。指导老师:苏文英中国结
杭州中学
七(8)班
孙晶莹
杭州的除夕是下雨的,那雨点从高空落下,接近地面时雨点变成了红色……红色的春联,红色的鞭炮,红色的雨点……今年的除夕家家户户的门上,窗户上都贴满了精致动人的窗花。我们家也不例外。虽然,我们家今年在杭州本地过年,没有往日那么洒脱,但依旧有年的味道,因为我们与远在他乡的亲朋好友们的心是连在一起的……
我们一家虽然人不多,但也在为除夕夜而忙碌。在年的今天,我们的窗花都是由机器制作而成的,虽然匀称精细,但没有老底子窗花的灵动和精致。我想起了奶奶,往年回老家过年,我们家都是贴奶奶剪的窗花,今年因为疫情我们无法回老家跟奶奶过年。突然,表妹提了一个十分好的建议,她说:“我们可以给奶奶打视频电话,让她教我们做窗花,怎么样?”我们大家啧啧称好。
奶奶得知后,十分高兴,还说:“除夕夜就应该剪纸,把今天不好的事儿,全部剪掉勒!”只见一双麻利的,老练的手在红纸上快速滑动,手腕时高时低,时而快时而慢。左手也不甘示弱,用大拇指按住红纸,食指托住红纸,根据图案转出美丽的优雅的线条,虽然画质并不清晰,网络也时断时续,但还是让人心醉神往……
奶奶最拿手的就是中国结,她还说剪了中国结来年就没有心结,中国结又称同心结,它不仅代表我们全家人的心连在一起,而且把所有中国人的心也连在一起,包括远在他乡异国的中国人。中国结从头到尾都是用一根丝线编织而成的,而奶奶的中国结却是用手剪出来的。看,一个菱形上有着一个飘逸灵动的福字,虽没有丝线那么有棱有角,但层次明显,栩栩如生……
在菱形的上方有着一颗“玉珠”,剪“玉珠”可就难了。纸没有玉珠的光滑,也没有玉珠的圆,但这未曾困扰奶奶,奶奶用深浅不一的红,层层叠加,做出了像玉珠一样的质感,用碗底画出一个圆。这仿佛是个真的质地光滑,颜色亮丽的玉珠啊!我佩服于奶奶的身手。看她做工,如同看完好莱坞精品电影一般回味无穷。接下来就是流苏了,想要把流苏剪得那么细,那么直,是不可能的,正在我苦恼之际,只见奶奶在尾部剪了一个类似波浪的图案,在这个图案的头和尾剪了几个小小的洞,在这些洞的连接口,一段一段地留了许多红……我如同在看一部文学著作细细品尝其中的奥秘并享受在其中。奶奶把这个图案分为好几份,每个的连接处多留点红。从远处看到了就好似流苏像海浪一样随风起伏,我竟看得着了迷……
我们每个人拿了一张红纸,开始学奶奶一步一步地慢慢剪。剪好“玉珠”后就开始剪“结”了,顾名思义就是中间菱形的那一部分,要把那部分剪得又细又精又密,还要根根分明,是件很难的事。表妹看到我愁眉苦脸连忙上前帮忙,我皱着眉头低声说:“这些‘线’可真难剪啊,我怕我一不小心就把这些连贯的线条剪断了,那就功亏一篑了啊!”她笑了笑连忙拿来了剪刀跟我一起剪,她心细,所以我剪大的,她剪小的……此刻我感觉我们的心仿佛连在了一起,血脉相通,心暖暖的。过了一个小时左右,我终于完成了,我感觉眼睛肿胀酸痛,想流眼泪。
此时,我才知道纸艺工是多么的不易啊,他们就像奶奶一样,把自己的手艺传给后代,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如今的疫情没有完全结束,我们和奶奶也无法一起过年,虽然全世界人民都被新冠疫情束缚着,但中国结能把全中国人民,甚至全世界人民的心紧紧相扣。让我们一起抗击疫情!如今,我把中国结贴在床头,伴着全世界人民的美梦进入梦乡……
指导老师:郭敏洁
年味
杭州市丹枫实验小学
五(8)班
明悦
今年过年,我们全家决定留在杭州。有人说现在的年味儿,一年不如一年,淡了许多。的确,这个年与往年不大一样,似乎少了一份呼朋引伴的烟火味,可我却感受到了一份别样的年味。
大年三十一早,全家就忙活开了。妈妈利索地擦洗着门窗、地板,爸爸站在高高的凳子上,一手拿着电线,一手提着红灯笼,看起来很卖力。见我和妹妹过来,连忙喊道:“宝贝,快来帮忙拿胶带。”我和妹妹立刻成了爸爸小助手,递剪刀,撕胶带,贴窗花,忙得不可开交。年味就这样在我们穿梭的身影中悄悄晕染开来。
转眼间,到了傍晚。玻璃擦净了,灯笼挂好了,春联、窗花也贴上了,屋子里焕然一新。
“开饭喽!开饭喽!”奶奶一边端着香气扑鼻的饭菜从厨房走来,一边招呼着全家准备吃年夜饭。
我和妹妹立刻化身成两只小馋猫挤上了饭桌。一桌子的饭菜,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我们互相碰杯,把这新年的祝福和浓浓的亲情统统装进了这杯里。
我双手举杯,说道:“祝爷爷奶奶牛年大吉,身体安康!”哪知我话音刚落,妹妹便唱起了童谣:“我给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拜个年,我不要你们的压岁钱,你们千万别给我压岁钱!”说完便高高地举起她那双肉肉的小手,这哪是不要压岁钱,俨然一副时刻准备收压岁钱的架势。全家被她逗得合不拢嘴,每一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年味也渐渐地沉浸在我们的欢声笑语中。
窗外,一串串夺目的中国红映入眼帘。我和妹妹兴奋地推开窗户。此时,钱江新城的灯光秀正在上演。那一排排高耸的幕墙上,一帧帧喜庆的“金牛贺岁”的画面,如绚烂的烟花在涟漪中闪烁,这俨然是一幅壮美的画卷。我的心也如那钱塘江的江水般汹涌澎湃,这浓浓的年味儿啊,也随之向四处弥漫开来……
年味究竟是什么呢?年味可以是锣鼓喧天的舞狮欢庆,也可以是挂灯笼贴对联的喜庆;年味可以是走亲访友的欢聚,也可以是全家团圆的喜乐;年味可以是鞭炮烟花的幽香,也可以是万家灯火的绚烂。其实,不管你身在何处,只要你看见那一抹中国红,就一定能感受到中国年那独有的年味。
指导老师:高永红
我的压岁钱
杭州市实验外国语学校(小学部)
三(4)班
张诗航
我喜欢过年,因为每年过年我都可以得到许多压岁钱,一个个大大的红包,塞满我的袋子,简直像开银行一样。
“噼里啪啦”的爆竹声响起,鼠年结束了,我们迎来了“牛气冲天”的新一年。今年受疫情的影响,很多人只能就地过年。还好我的家乡比较近,我们回到了东阳过年。
我的家乡有个传统,小辈要给长辈串门拜年,长辈会给小辈压岁钱。哈哈,新年的第一天,我们就去奶奶家拜年了。我起得特别早,一踏进奶奶家门口,就大声喊道:“奶奶,奶奶,我们来给您拜年啦!”奶奶笑得合不拢嘴,大声喊:“老头子,果果来啦!”奶奶拉着我的小手笑呵呵地说:“果果又长高了,快追上奶奶了。”说着,她一只手摸摸我的头,一只手伸进衣服口袋,取出准备好的红包递给我。红包上写着“学业进步”四个字,显得格外耀眼,红包鼓鼓的,我开心地说:“谢谢奶奶,祝奶奶新年快乐,身体健康!”
我们还去了阿姨和姑姑家拜年,一路下来,我满载而归。回到家,我迫不及待地打开红包,哇,五百元,一千元……好多钱哦!
妈妈问我:“今年压岁钱我帮你存银行吗?还是你自己保管?”想了好久,我说:“妈妈,你帮我保管一部分,留一部分我自己做主可以吗?我想拿一部分买些课外书,开学时增添一些文具。”妈妈听了开心极了,说:“果果长大了,会自己安排压岁钱了!”
我喜欢过年,因为过年可以得到许多压岁钱!
指导老师:宋奇霖
制作赵月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