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健康码方便了我外出务工”
2月18日,陇南确诊的4例新冠肺炎患者全部治愈出院,实现了病例清零,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效。陇南的外出务工人员也纷纷踏上复工返岗之路。在他们手机上,都有一份陇南多名村医和全市背书的“电子健康码”,为他们复工返岗提供便利的同时,也解决了他们和用人单位的后顾之忧。
“电子健康码方便了我外出务工!我是2月19日提交的申请,当天就审核了下来,真的很方便,也很及时。”成县店村镇毛坝村白秀辉电话告诉记者,在他的“电子健康码”里,详细介绍了他的身份、家庭所在地,在家期间的身体健康状况,体温监测情况等信息。
今年27岁的白秀辉此次的目的地是杭州,“19日核发后,我就发回了公司,公司核对后,当天晚上我们就结伴自驾出发,20日就能到!很方便。”白秀辉说。
“这个‘电子健康码’,是陇南为进一步方便外出务工人员等有需要的人员开具健康证明,利用乡村大数据平台开发的线上证明功能。申请人在陇南乡村大数据平台一键提交申请后,后台工作人员第一时间核准信息,快速完成在线发‘码’。”陇南市大数据管理局局长张治说,“电子健康码”具备便捷性、通用性和权威性三个显著特点。
申办“电子健康码”可以线上一键申办,不见面审批。而且“电子健康码”在各企业、检查卡口通用,便于携带留存。特别是群众申领电子健康码,各级医疗机构核验后方能完成,村委、村卫生室共同背书,村书记、村医实名认证,权威性强。张治说:“用人单位可以通过该平台查询务工人员所在地村医电话,直接拨打电话详细了解务工人员健康信息。也可以通过查验务工人员的‘电子健康码’了解相关情况。”
点开陇南乡村大数据平台,首页滚动栏里,返岗复工健康证明,一键领,权威认证的字样格外醒目,自这一功能开通至2月20日上午,已有94万人浏览,4.2万人提交申请,核发电子健康证明近3万张。依据后台数据分析显示陇南务工人员去向主要分布在甘肃、浙江、江苏、广东、新疆、北京、上海、四川、陕西等地。
“电子健康码”的背后,是陇南全市坚持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的有力支撑。在疫情防控工作中,陇南乡村大数据平台设置了“村医”栏目,记录了全市多名乡村医生基本信息和联系电话。村医坚守本村疫情防控点,对进出村民测量体温,宣传疫情防控政策,普及疫情防护知识,为进出车辆消毒,了解居家村民情况,开展咨询服务,把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户到人,并记录归档,通过乡村大数据平台为本村外出务工人员健康状况在云上“背书”。
(记者靳淑敏)新闻
多一点
武都区
精准管控,为健康人出行创造便利条件
2月18日,武都区磨坝乡磨坝村群众黎小林坐着由乡政府联系的车到武都城区,准备找份物流行业的工作。“村医在大数据平台给我申请了电子健康码,我们这些‘健康人’可以自由出行,现在正是挣钱的时候,乡政府不仅给我发了口罩,还帮我联系了一家货运公司,估计明后天就能上班了!”想到马上就能工作,黎小林满脸喜悦。
为了推动企业复工复产,增加群众务工收入,巩固脱贫成果,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陇南市武都区进一步优化乡村疫情监测点,按照“管住重点人,放开健康人”的工作思路,通过集中人力集中精力,精准管控好重点管理对象,把该管控的人员盯死看牢,对非隔离住户和人员简化出入手续,积极为外出务工和正常生产生活提供便利条件。作为“非疫情防控重点地区”,武都区及时将工作重心转移到推动企业复工复产、恢复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区委区政府积极回应群众的就业关切、收入关切和发展关切,指导各乡镇(街道)在持续抓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统筹抓好脱贫攻坚巩固提升和春耕生产、劳务输转等当前重点工作,各行业主管部门积极做好协调服务工作,确保行业内重点项目、企业有序复工复产,努力做到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手抓、两不误。
武都区各乡镇(街道)严格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将防输入、认真防输入、有效防输入作为当前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进一步细化各项管控措施,做到对“三类”人员的精准管控,坚持守好“最后一道防线”,重点对来武都的“三类人员”实行最严格的监测登记和最严格的隔离观察措施,全力严防疫情输入。对正在实施居家隔离的,坚持实行“一对一、人盯人”包抓制度,每天掌握留观人员体温、身体状况和所需帮助,并积极组织力量帮助其开展春耕生产,解决其实际问题。
“隔离的这些天,镇上不仅每天给我们测量体温、定期配送蔬菜,就连地里的花椒树都给我们修剪好了,解决了我们所有的问题,我们也能安心待在家里隔离了!”正在居家隔离的武汉返乡人员武都区柏林镇下渠道村村民王福全说。
西和县
为外出务工人员返岗就业提供全方位服务
2月19日13时许,西和县首批83名外出务工人员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踏上了返岗复工的路程。
当前新冠肺炎防控防治工作是最重要、最紧迫的工作,但积极推进脱贫攻坚、返岗就业等重点工作也刻不容缓。
西和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经济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召开四大班子联席会议视频会议,专题安排谋划疫情防控期间的劳务输出工作,要求全县相关单位、乡镇采取统一组织、统一交通工具、统一出具健康证明等方式,加大与用工企业、劳务输出主要目的地的联运,开展“出家门——上车门——进厂门”的“点对点”一站式劳务输送,以高度组织化的转移输出,确保外出务工劳动力,特别是贫困劳动力健康就业、有序就业、稳定就业。
在组织开展的首批务工人员返岗前期准备工作中,县人社局、交通局及相关单位、乡镇,对外出务工人员要求返岗复工情况进行了排查摸底、核实登记,逐人调查疫情防控,返岗目的地接收等情况,通过建立基础台账、统计务工信息等举措,为外出务工人员提供了优质高效的有组织就业和精准就业服务。由各乡镇出具出发地证明,由卫生院负责做好意愿返岗人员医学监测工作,在乡村大数据网络平台为外出务工人员办理电子健康证明。
此次83名外出务工人员,务工地点为浙江省义乌市和谐明芯(义乌)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运送车辆由浙江省义乌市政府负责租赁,由陇南市陇运集团润华旅游客运公司承担运输任务,并沿途派专人跟车护送至务工地的企业门口,以确保务工人员在疫情防控期间安全返岗就业。
同时,县人社局持续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