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医院变成了“战场”,当白衣天使披甲上阵转换为“白衣战士”。在这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防控阻击战中,隔离衣、防护服、护目镜、口罩、手套成为了他们手中最有力的武器。武装自己,保护患者,直面疫情,勇敢战斗。有人说,他们是“蒙面大侠”,但只有他们知道,隔离服有多重,护目镜有多沉,口罩有多密闭,手套有多紧涩。今天,让我们轻轻看一看他们的真容,唤一唤他们的名字。
姚健文姚健文,男,中共预备党员,主治医师,现担任我院医务科副主任、普内科主任,第一医疗救治组病区负责人。在疫情防控战打响以来,他是第一批主动申请去发热门诊值班的医师,医院领导协调发热门诊医务工作同志的岗位轮换,完善工作流程、规范防护操作。面对接踵而至的种种困难,他挺身而出,24医院,随时听候派遣,义无反顾、逆行而上,始终和发热门诊的同事们奋战在疫情防控最前线。
刘海勤刘海勤,男、神经内科医师,在此次疫情防控战中火线入党,现为我院第一救治小组成员。他坚守在疫情一线,24医院,义无反顾、逆行而上,用忠诚担当和职业责任,践行医务工作者的初心使命。
叶文龙叶文龙,男、心内科主治医师,现为我院第一救治组成员,自从疫情发生后,他日夜奋战,有时坐诊一坐就是一整天,连吃饭上厕所都是速战速决。为了避免传染,也为了方便工作,整个春节连轴转,几乎未曾回家,仍奋战在工作岗位上的他说“希望患者们都能尽快治愈出院,疫情能够尽早控制住”。
王续昀王续昀,男,神经内科主任,主治医师,现为我院第二救治组病区负责人。自“新型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医院安排,医院专业知识,防护培训,自年1月31至2月7日上发热门诊,共接诊患者36人次,收住患者3人。
张彩文张彩文,男,心内科医师,现为我院第二救治组成员。疫情发生后,第一时间奔赴疫情防控一线,他工作认真负责,20多天以来,任劳任怨,积极排查疫情、参与患者的救治,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现了他特有的坚定和担当。
杨俊杨俊、男、中共党员、普内科医师,现为我院第二救治组成员,在这次疫情发生后,他坚决响应院党组织和院领导的安排,不畏个人安危冲进一线中去,从此次疫情开始到现在,他没有在家里吃过一次饭,大部分时间都在隔离病房度过,他说,这十几二十天的奋战中,虽然很累,但是还是更希望看到病情的数据一天天变少的现象,更希望这次疫情尽快结束。
刘栋刘栋,男,老年病科副主任,现为我院第三救治组病区负责人,自疫情爆发以来,他认真学习新冠肺炎流行特点及诊疗方案,积极参加防护知识培训及演练,主动请缨到疫情一线,他不畏艰险,迎难而上,他总说:“作为西医人,不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狙击战,誓不罢休”。
杨子龙杨子龙,男,中共党员,神经内科医师。现为我院第三救治组成员,在本次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他积极响应党组织号召及院领导安排,主动要求进入发热门诊和隔离病房开展临床诊疗救治工作,时刻谨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守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最前线。
刘高桐刘高侗,男,主治医师,中共党员,现为我院第三救治组成员,在疫情发生后,他写下申请,摁下红手印,积极主动投入到抗击疫情的最前线。在发热门诊,他细心观察,用心与患者交流,缓解患者对新冠病毒的恐惧,用自己的所学践行党旗下的誓言。
刘海元何旭峰余国银刘海元、何旭峰、余国银是我院中医科三位医师,他们在此次疫情防控战中主动请缨到我县新冠病毒密切接触者集中医学观察点(向阳酒店)承担医学隔离观察工作,他们日夜坚守,与隔离人员同吃同住,三天一轮班,不仅要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