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月28日,宝鸡市陈仓区人民法院速裁审判庭通过“云上法庭”成功调解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件,并应用电子送达方式向当事人送达调解书,从调解到送达法律文书用时不到两小时,高效、便民的司法服务受到案件当事人的衷心感谢和称赞。
据了解,原告李某某系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石峡镇杨湾村村民,年经人介绍认识被告程某某。年10月17日、10月25日,被告程某某先后两次向原告李某某借款共计4万元,出具借条两张,约定借款期限1个月,并口头约定了利息。但借款到期后,经原告多次催要,被告至今分文未还。
该案受理后,案件承办法官通过电话联系双方当事人、开展耐心细致的调解工作,经过多次沟通促使原、被告双方达成了调解意见。当法官通知双方当事人到庭进行调解确认时,被告程某某称其虽系陈仓区本地人,但因常年在外跑运输,无法到庭;而原告李某某称自己在甘肃,近期因大雪天气、山高路滑等原因,短期内亦无法到庭。面对案件当事人的实际问题和困难,办案法官决定应用“云上法庭”来解决难题。经过办案人员的耐心讲解和引导,使双方当事人明白了具体操作流程,双方均同意通过“云上法庭”进行调解。
1月28日14时许,被告程某某称自己到达某收费站,有网络信号,可以开始调解。通过10多分钟设备调试,审判人员和原、被告均顺利进入“云上法庭”的调解间,在随后不到20分钟的时间里,顺利完成了当事人身份核对、调解协议签署等系列程序。最后,书记员运用审判系统内的电子送达方式,向案件双方当事人送达了调解书。本案从立案到结案,除原告立案时来过一次法院外,双方当事人均未到法院参加诉讼活动;在“云上法庭”,案件从启动调解到当事人领取调解书,仅仅只用了一个多小时。
“云上法庭”是一套集调解、审判等功能于一体的智能审判系统。案件开庭或调解前,工作人员会提前录入案件参与人的姓名、身份证号码、手机号等个人信息。开庭或调解时,当事人凭借收到的手机验证码,通过“远程出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