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扶贫能量助农甘肃省西和县

县情概况

西和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陇南市北端。全县辖16镇4乡,个村委会,10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4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7万人。总面积平方公里,耕地60.45万亩,人均1.5亩,人口密度人/平方公里。西和县地处西秦岭南侧、长江流域嘉陵江水系西汉水上游,属暖温带半湿润性气候,气候湿润,四季分明,半夏、花椒等植物资源丰富,农作物以小麦、玉米、洋芋、荞麦为主,经济作物有白云豆、胡麻、菜籽等,中药材以半夏、红芪、党参、大黄、当归、柴胡等。西和县曾被评为“中国半夏之乡”。

如今,立足资源禀赋,西和县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主攻方向,着力构建“以半夏为主中药材,以花椒和八盘梨为主经济林果,以养鸡为主畜牧养殖”三大产业体系。通过产业引领,政策利好逐步显现。西和县农民已基本实现了“两不愁三保障”,户户都有自己的特色主导产业,同时政府建造扶贫车间,积极引导农民就业,确保农民收入稳定,脱贫后致富。农产品的种植和销售既保障了当地部分商品自我供给、农民经济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改善生活质量,又促进当地就业创业,是推动本地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

除了“生活富裕”,西和县还积极贯彻“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的要求,出台大力扶持农民居住环境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的政策,硬化农村道路,并建造文化广场,在改善人居环境的同时,可以让农民在闲暇时间组织广场舞等文娱活动,丰富了居民的文化生活。

当前,全国疫情防控工作正值关键时刻,而脱贫攻坚也到了发起最后总攻的阶段。虽然西和县“产业扶贫”已经取得了一定成就,但还是存在着产品销路不广、产业基础较弱等问题。扶贫工作要在确保防控措施到位的前提下,统筹安排开展脱贫攻坚重点工作,确保脱贫成果得到进一步巩固提升。

疫情下的脱贫攻坚

突如其来的疫情对本地产业扶贫产生了不小的影响。本地农产品对外流通受阻,外地对当地农产品的需求量减少,影响农民增收创收;另一方面,农业生产资料购置渠道不够畅通。由于部分地区交通封堵、售卖农业生产资料的商户多处于关门闭市的状态,并在当地市场买不到农资,农民朋友只能选择从网上购买所需的生产资料。但因短期不发货或者无货可发等原因,影响了农产品的播种。产和销两方面受阻,给西和县带去了困境。

党有号召·团有行动

为了降低疫情冲击的影响,尽快恢复发展生产,带动更多贫困户群众增收,团县委在收到甘肃团省委“青春扶贫能量助农”的活动通知后积极响应。团委书记回忆道:“我当时的心情很沉重,农产品销量不佳,农民增收困难,对我们的脱贫攻坚工作更是再加压力。共青团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有责任、有义务为家乡脱贫、群众增收致富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团委和团组织对此次活动做了大量的准备。筹备活动前,团委召开集体会议,研究部署活动各项议程,制定活动方案,并与相关部门单位做好协调等一系列的工作。团组织主要做的是布置会场、筹备活动、招募志愿者并对志愿者进行活动前培训,活动期间开展志愿服务,做好后勤保障等工作。

回忆起活动过程,团委书记印象深刻。“在整个过程中最难忘的就是基层干部不怕苦,毫无怨言地卯足劲头为群众干实事,保障会场的秩序和活动的正常进行;我们青年志愿者在活动现场不惧烈阳,为各位主播布置会场,并竭尽全力确保每位主播的后勤服务工作做到位,大家团结一心将活动办好。”在直播带货过程中,主推当地的粉条,西和县的粉条以优质土豆淀粉为原料,制作工艺要求严格,其主要工序有精选淀粉、和粉面、漏制粉条、冷却粉条、晾干粉条等。成品粉条色白无杂,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存放时间长,有宽有细,质量上乘。“读者们可以通过陇南电商或西和电商消费扶贫商场的小程序进行线上下单,也可以通过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hezx.com/xhxly/12924.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