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周年
近日,我省遭遇极端强降雨
抗灾中
有人乘风破浪,有人保驾护航
有人逆水而行,有人积极募捐
如何把思政课小课堂融入社会大课堂
把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
和对防汛救灾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
融入开学第一课
来看看我省高校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怎么说
郑州大学
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刘吕红
用理论做武装,把灾难当教材。如何呈现党的领导下河南人民同特大洪灾抗争的英雄事迹,是新学期思想政治理论课第一课必须思考和落实的问题。要系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回应和关切现实问题中用好理论武器;要梳理党领导人民同自然灾害抗争的百年史,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要用好课堂主渠道,讲历史、讲故事、讲经历,将学生带入情景;要用好社会大课堂,布场景、做口述、入实践,在知行合一中提高认识、增长才干。
河南大学
河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
任东景
高校思政课教学要始终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要始终立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要紧密围绕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这一历史使命,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和防汛救灾工作重要指示,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把思政小课堂融入社会大课堂,增强青年大学生的志气、骨气、底气,做到在复杂形势面前不迷航,在艰巨斗争面前不退缩,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盼。
河南农业大学
河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陈娱
习近平总书记对防汛救灾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蕴含了深刻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做好新时代重大风险挑战的系统部署和经验总结,其中凸现了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和集中力量办大事等独特优势,学校要善用“大思政课”,结合防汛救灾中涌现的先进事迹和英雄模范人物,精准、生动地融入思政课教育教学中,实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人、凝聚人、鼓舞人的目的。
河南师范大学
河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蒋占峰
最近,河南遭遇强降雨,郑州、新乡等城市发生严重内涝。卫河穿河南师范大学而过,险情不断。学校师生作为亲历者,耳闻目睹救灾一线工作人员的冲锋在前,平凡的英雄就在身边;感动于校园里一车车来自全国各地的救灾物资和大量的志愿者,无数学子泪奔。对“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全国一盘棋,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集中力量办大事”等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显著优势的认同,在抗洪抢险的战斗中,变得自然而深刻。
河南理工大学
河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郑小九
史上罕见的雨灾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巨大危害。在危险和灾难面前,党员干部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舍生忘死、不怕牺牲,挺身而出、逆向而行,战天斗地、英勇奋斗,与激流中搏斗,与危险抗争,把人民群众从洪水包围中解救出来,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生产生活秩序,体现了对党和人民的高度忠诚。
河南工业大学
河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
李海涛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勾勒出炫彩夺目的画卷。我们应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为主题,从三个维度讲好开学第一课。从价值维度上,讲明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的伟大成就。从理论维度上,解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从实践维度上,结合防汛救灾工作中广大党员领导干部深入救灾前线、身先士卒的案例,号召青年大学生听党话、跟党走,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
郑卫丽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处处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光芒。在以伟大建党精神引领时代新人培养的过程中,一是学理上深刻,要教育引领青年在学懂弄通悟透伟大建党精神的科学性、人民性、革命性、实践性上下功夫,在真理认同中内化于心;二是实践上深入,要在打造沉浸式“思政大课堂“上下功夫,以“大思政“的教育理念,实现校内校外、网上网下、真实虚拟资源联动和平台搭建,开展实践式、体验式、场景式思政课教学,让青年在社会参与、真实体验中成熟、成长;三是精神上主动,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在一百年不懈奋斗的伟大实践中铸就的,是与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精华高度契合的,青年要在学习好、实践好伟大建党精神的过程中感悟精神伟力,把握精神主动,实现历史自觉,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郑州轻工业大学
郑州轻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闻英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锤炼出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党百年来栉风沐雨、披荆斩棘、奋勇前进的精神力量。在思政课教学中,要把伟大的建党精神有机融入思政课的理论和实践教学中,使学生深入理解建党精神的丰富内涵、理论品格、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引导学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
商丘师范学院
商丘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司永海
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学院引领示范作用,积极探索“同课异构协同共研”集体备课新模式,聚焦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和对防汛救灾工作重要指示,精选防洪救灾典型案例,真正做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打通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壁垒。把握时间节点,实现纵向联合,协同商丘市中小学校,同上防汛救灾思政课,扩展同上一门思政课覆盖范围,协同发力,同频共振,体现思政课大中小一体化建设成果。
周口师范学院
周口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
毛红忠
一场暴雨,席卷河南。在抗洪抢险中,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思政课教师要善于运用抗灾中蕴含的精神力量和育人元素,把思政课小课堂融入社会大课堂,努力实现大、小课堂的同频共振。
一要讲清河南灾情发生的原因。引导广大学子正确认识、理性看待灾情,在任何灾难面前做到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积极传播正能量。
二要讲好抗灾抢险中的感人故事。抗灾中有人乘风破浪、有人保驾护航、有人逆水而行,有人积极募捐,为抗灾增加了一抹抹暖色调,我们要有理有据、有情有味地讲好抗灾故事,增强思政课的吸引力、感染力。
三要讲出党和政府的领导作用。结合建党百年,讲清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引导学生感党恩、听党话、永远跟党走。
河南城建学院
河南城建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卢华东
最近一个时期,我省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洪涝灾害,郑州、新乡等地的党员干部、人民群众在洪灾面前,生命至上,众志成城,守望相助,团结一致,抢险救灾的典型事例感动全国,感动世界。
“把灾难当教材,与祖国共成长。”作为高校思政课教师,要认真收集、总结河南抗洪救灾中的感人故事、人物风采,提炼思政元素,讲好河南故事,把案例渗透到思政课教学之中;把抗洪救灾精神同党史学习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同“四史”学习教育结合起来,上好秋季开学第一课,进一步深化学校的“三全育人”工作。
洛阳理工学院
洛阳理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苗国强
最近,一场始料未及的水患向河南袭来,党中央、国务院迅速作出部署,始终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全力以赴做好防汛救灾工作。大灾面前有大爱,大灾面前显担当,河南乃至全国上下闻“汛”而动,党员干部、人民子弟兵逆向向前,驰援灾区。一场暴雨,一次汛情,一堂大课。思政课上,我们要讲准、讲透、讲清在洪水面前党和人民“风雨同舟”的心向所系和抗击罕见暴雨中彰显的河南力量、中国精神,加强对广大青年大学生的爱党、爱国教育。
铁道警察学院
铁道警察学院马克思主义教研部主任
赵红卫
一是提升高度。坚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融入开学第一课。二是把握热度。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防汛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紧跟大事要情舆论热点,将全国全省人民齐心协力抗击洪灾、学生参与救灾等内容融入课堂。三是拓展广度。将开学第一课与开学典礼、军训教育、参观见学等活动进行整体思考、统一谋划。四是体现温度。将筑牢立德树人与育警铸魂作为开学第一课的落脚点,通过身边人身边事,讲好抗洪故事,提升教育成效。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
郭霞
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和对防汛救灾工作指示融入开学思政第一课,将思政课小课堂融入社会大课堂,须切实做好三结合:
一、把习近平总书记“七一”讲话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对防汛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与河南抗洪救灾精神相结合。习近平总书记有指示、省委市委有决策、广大人民群众有响应,群起振奋,众志成城,在困难面前不低头、不退缩,表现出了积极向上的抗洪精神和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
二、把教师个人的理想信念、爱国爱党情怀与青年大学生的成长成材心路历程相结合。思政课教师根据自身在抗洪救灾中所见所闻、亲身感受,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提升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实效。
三、把教学内容的更新完善与教育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结合起来。教师可将抗洪精神、感人事迹和党的正确领导、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关怀融入到教学中,通过案例、讨论、研讨等方式,教师、学生双主体交流自己的所感所悟、所思所想。
平顶山学院
平顶山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
王培文
百年历史铸就伟大建党精神,这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源。我们需要用历史与现实进行讲解,需要理论讲授和案例分析来阐述。河南人民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抗击特大汛灾,以实际行动践行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是我们案例教学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切入点。我们开学第一课就围绕着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从理论上讲透建党精神的内涵及其逻辑关系。以河南人民抗击汛期洪灾的一幕幕感人事迹,让学生体会共产党人建党精神在当今时代的传承。
南阳理工学院
南阳理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
彭民工
思政课既要以理服人,也要以情感人。新学期,我们将继续举办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活动月”,用中国改革发展的伟大成就和防汛救灾的感人事迹教育引导学生,把“大道理”转化为“小故事”,以小见大,借事说理,以理说事,让有意义的内容有意思,有深度的理论有温度,讲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国家治理能力的提升,讲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群众的家国情怀和社会担当,帮助学生领悟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用真心真情真故事讲好大思政课,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郑州科技学院
郑州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
化新向
思政课小课堂与防汛救灾社会大课堂的融合,是赋予思想政治教育现实意义的重要途径。一、结合防汛救灾现实案例,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党和国家始终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始终坚持群众路线,各级机关团体与人民群众形成防灾、减灾、救灾的强大合力。二、增强价值指引,筑魂育人。用好社会热点素材,把思想引导、舆论引导落到实处;挖掘青年学生防汛救灾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树立爱国爱民、勇担责任的家国情怀。
商丘工学院
商丘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
崔浩
洪灾无情,人间有爱。洪灾发生后,习近平总书记作出“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的重要指示,彰显了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宗旨和理念。来自全国四面八方的救援力量汇集于河南,见证了众志成城的力量,凸显了我们骨血里的坚韧和勇敢。学校要把这次在暴雨中擎起的人间大爱,彰显的中国精神、中国速度当作立德树人的鲜活教材,上好开学第一课,培养学生家国情怀意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郑州商学院
郑州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张党诺
风雨无情人有情,众志成城齐抗灾。灾难面前,党和政府始终以人民为中心,抗洪抢险,全力救援,妥善安置,彰显国家力量与担当;子弟兵闻汛而动,保家安民,筑起护卫生命的防线;各级党组织奋力组织抗灾、群众响应号召有序撤离,坚实的“战斗堡垒”与群众组织力量再次展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社会各界人士、民间组织捐款捐物,萤火之光可感人,普通身影成风景!这是一个有爱、温暖、幸福的大家庭,凝聚了中国的力量、精神、智慧!
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
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王炜烨
看到生活了20年的城市、工作了13年的学校都处在一片汪洋之中,抗洪抢险是一场大战,也是一场大考,河南人民、新乡人民和我们三全人都交出了满分的答卷。无情的洪水给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了巨大伤害和损失,但在抗洪救灾过程中被凝聚起来的伟大精神力量使我们感受到无坚不摧的强大中国力量。学校一定会把“疫情当教材”,把抗洪抢险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讲好抗洪故事,弘扬抗洪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河南经贸职业学院
河南经贸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
曹畅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要提升思政课的教育教学实效性,就要积极拓展育人渠道,加强三个结合,注重“思政教育”和“党史教育”相结合,“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实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行育人。
学校要把此次河南洪水灾情当成教材,用生动语言讲述抗洪救灾人员的感人故事,讲述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牺牲奉献的伟大壮举。通过“讲身边人,说身边事”引导教育学生牢固树立远大的理想,坚守初心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河南工业贸易职业学院
河南工业贸易职业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主任、书记
靳翠梅
年的新冠疫情还未走远,年的河南正经历着罕见的特大洪灾,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灾情,从中央到地方、从党员干部到普通群众,都积极投身抗洪救灾。思政课堂应把灾难当教材,让学生在观、感、体、悟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进而明白百年大党披荆斩棘、筚路蓝缕取得伟大成就的不易,新时代的大学生要积极响应国家号召!
河南应用技术职业学院
河南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思政部副主任
李兰英
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是指将小课堂的理论性同大课堂的实践性结合,实现理论与实践、知与行的统一。
实现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一是课堂不能脱离社会。课堂要有深度与广度、理论联系实际的鲜活内容;教师要从与学生成长、国家发展密切相关的现实问题谈起,引导学生运用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比如我省此次遭遇洪灾,我们在课堂上通过讲好在抗洪抢险中涌现出来的英雄模范行为,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的抗洪精神传递给青年学生,引导学生身体力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二是"小课堂"要延伸至社会,如社区、博物馆、工厂企业、农村麦田等,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引导学生该如何学习、如何规划未来。
河南工业和信息化职业学院
河南工业和信息化职业学院思政部主任
贾超群
学校开学第一课主题是“弘扬伟大的建党精神和抗洪精神,理解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和制度优势”。一是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二是“九个必须”,这是成功密码和行动纲领。三是习近平总书记的三问。四是我党的初心使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五是抗洪精神,是河南防汛救灾成功的秘诀。六是制度优势,防汛救灾是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
河南信息统计职业学院
河南信息统计职业学院思政部主任
刘琛
灾难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青年成长的营养剂。在抗击灾情过程中,奔赴一线的忙碌身影、连夜驰援的奋战场景、平凡伟大的百姓英雄,有悲悯之心、担当之勇的中国企业成为了思政课教学的“活教材”。纵然灾难难以避免,但互联网的繁荣、科技的发展、有理想的年轻人正在证明:我们面对灾难的实力和勇气正与日俱增。教育就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这话放在思政课教学上,或许尤为恰当。我们要积极构建有智慧、有温度、有内涵的“三有”思政课的“正确打开方式”,以高尚的人格感染着学生,以温暖的事情赢得学生,以有血有肉的真理感召学生,用好“大思政课”铸魂育人,激励青年学子主动担当、勇于作为,凝聚起奋战新征程的磅礴力量。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李彩红
百年芳华,惊世伟业。学校应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让学生从鲜活的“四史”中探寻历史发展规律、汲取复兴力量,使学生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同时,把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和对防汛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融入开学第一课。通过学生感受较深的河南抗洪救灾事例,讲好党的领导、人民利益至上、制度优势、守望相助和凡人英雄的中国故事,让学生在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的充分论证中,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真懂真信真做。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贺斌
精准挖掘凝练时事热点所蕴含的教育资源是新时代思政教师课堂育人和实践化人的新路径。教师首先要对所讲授课程的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等进行深层次探究,挖掘社会事件所蕴含的立德树人思政元素,破解“挖什么”和“怎么挖”困境;教师还务必聚焦思政教育与时事热点的契合点,精准筛选时事热点与思政要素相互支撑映衬的有效素材,突破课堂教学时空和自身知识阅历的局限,实现课内外育人资源无缝对接。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政教部主任、书记
冯晓青
近日,我省遭遇了罕见的特大暴雨灾害。习近平总书记指示“各级领导干部始终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充分表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治国理念。抗洪救灾中有很多感人的场景和人物让人难忘和泪目。一位过家门而不入的女向导,用沙哑的嗓音对自己亲人喊“不要说埋怨的话”、“大事面前不要慌”,她和救援队员们被晒得黢黑的脸庞和艰难行进的身影,就是新时代的“大美”,他们的付出就是人间大爱。像他们这样的青年干部,很好地诠释了“我不知道你是谁,我却知道你为了谁”!
新乡职业技术学院
新乡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崔立锋
年7月20日至22日,新乡市遭遇了最强降雨,整个城市被洪水浸泡。7月23日至27日,新乡市区和卫辉市又面临着上游水库泄洪的压力,良田被淹没,家园被冲毁。面对严峻的防汛形势,新乡职业技术学院全体师生积极响应政府号召,闻“汛”而动、冲向一线,投入到抗洪抢险的斗争中,涌现出许多感人至深、催人泪下的英勇事迹。有的教师和学生舍小家为大家,日夜坚守在抗洪前线;有的教师和学生自发组织起来,捐款捐物、做饭烙饼送上前线;有的学生领着家长从百里甚至千里之外来到新乡,带来了救援物资,甚至亲自坚守在抗洪的第一线……在与洪灾狂魔斗争的过程中,他们充分展示了学校师生的担当作为。
灾情既是一场灾难,也是一个大的思政课堂,参与的每一个人脸上流淌着泪水和汗水,心中充满了感动与感恩。开学第一课,学校全体老师要把亲身经历、所见所闻传递给每一个学生,把思政小课堂充分融入到社会大课堂。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明确只有在党的领导下,就没有战胜不了的灾难、克服不了的困难;引导学生传承守望相助、风雨同舟、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民族精神和舍小家、顾大家的家国情怀。
这是思政人的义务,更是思政人的责任。
安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安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思政部主任
庄燕
面对汛情,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始终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充分彰显了深厚的为民情怀和强烈的责任担当。解放军第一时间冲向救灾第一线,全国各地的救援队奔向河南,河南人民守望相助,涌现出无数英雄,这就是社会大课堂中最为生动鲜活的教材。在思政课中,要讲清“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引导学生从百年党史中汲取力量,从脚下这片革命土地上吸收养分,以英雄楷模为榜样,听党话,跟党走,把青春的华章谱写在祖国大地上!
河南科技职业大学
河南科技职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刘春华
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年国民党为阻挡日军炸开花园口,西华人民饱受苦难,虽然当时人民群众经济条件很差,仍为彭雪峰领导的革命队伍拿出大量粮食及银元支持革命。今天,西华、扶沟人民为了抗洪大局,老百姓义无反顾,抛家舍业,集体转移时的大义凛然令多少人泪目!
共产党的军队是人民的军队。战争年代,军队打胜仗,人民是靠山;和平时期,人民有危难,军队是靠山。只要有党领导的人民军队,老百姓就安心、放心!
郑州黄河护理职业学院
郑州黄河护理职业学院思政部副主任
姜瑞
河南遭遇洪灾后,各行各业、各类群体,纷纷参与抗洪救灾,要讲好这些感人故事,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
完善思政课考核评价机制。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用自身行动表达对祖国人民的深厚情感,要完善思政课考核机制,提高学生参与实践的学分比例。
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对防汛救灾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利用社会大课堂,让思政课教学有根基。
郑州轨道工程职业学院
郑州轨道工程职业学院思政部主任
姚静华
坚持把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贯穿的初心使命和人民情怀,转化为防汛救灾工作的重要行动,把灾情当教材,要把防汛救灾作为开学第一课。教师需要做好课堂育人及心理疏导,拓展思政课内容,在课程上为学生有效对接创造思政理论与社会实践,将思政课堂与社会现实相融合、与时代场景相关联,让学生与时代同频共振,树立正确的灾难观,引导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同广大灾区群众同舟共济,敢于担当,服务社会。
长按识别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