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稿/杨付献校编/吴金献
视频《舞钢红石崖茶旅小镇》(点击观看)
走进红石崖茶旅小镇从G高速公路舞钢建设路下站口往南,直线距离约两千米,便是舞钢市白茶现代产业园。在白茶现代产业园区的西南角,四头脑山脚下,东西走向的山谷里,坐落着一个有二三十户人家的小山村。因村子西南方的山上有一道高大的红色石崖,因此村子取名“红石崖”。随着产业园区的开发建设,这个小山村蜕变成了观光旅游度假胜地,村庄的名字也改成了时尚而又洋气的“红石崖茶旅小镇。”
.
舞钢市白茶现代产业园是一个集茶叶种植,茶叶加工制作,茶文化深度开发,休闲旅游等多功能于一体的茶旅园区。这里所生产的玲珑牌白茶畅销全国,供不应求,茶的品质可与南方著名的白茶相媲美,因此,被誉为“江北第一白茶”。
茶旅园区的核心区域坐落在南有四头脑山、东有麦垛石山,西和北有九龙山(蛋石山)所围成的盆地内。在盆地的东北角,有一道狭窄出口,出口外有一个小村庄叫葛庄。上世纪五十年代,人们在这个峡口上筑起一道堤坝,在盆地的最低处聚起一湾清水,取名葛庄水库。水库面积不大,但水很深。葛庄水库筑起之后,几乎隔断了盆地内部与外界的联系。
在水库的南沿,紧贴着麦垛石山的峭壁有一条陡峭而狭窄的通道通往盆地内。当你穿过这段通道进入盆地时,会有一种豁然开朗,进入了另一个小天地的景象,走进红石崖庄,好像走进了“世外桃源”。山里人淳朴厚道,他们那种“来者都是客”的待人之道,使你有一种“宾至如归”的体验和感受。
在白茶现代产业园区核心地带数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四周的山体却是由不同的岩石所构成。南边的四头脑山上是舞钢地区最普遍的石质酥脆的硅酸盐岩石,其中还夹杂着其他不同品种的岩石,东、西、北三面的山体是韧性和硬度更强的花岗岩石,这就使得这一区域的土壤内富含更多种类的矿物质。
这种土壤里生长的各种植物的品质和属性特点更突出。蛋石山上的水果品质优口感好;葛庄水库里的水既富含各种矿物质又富含四头脑山上的野生中草药成分。这湾清水简直就是从观世音菩萨的甘露瓶里滴落下来的一抔琼浆玉液,一抔生命之水,水库里养的鱼味道特别鲜美。
于是,人们总结出一个顺口溜:“蛋石山的梨,葛庄水库的鱼,红石崖的大闺女”。蛋石山的梨真甜,葛庄水库的鱼极鲜,红石崖村里的大姑娘无论胖瘦,个个美得诱人,瘦的窈窕灵动,俏美时尚,胖的丰润美满嘟嘟可掬。
不过,你在这里已很难看到土生土长的大美女,她们都已“孔雀东南飞”。你在村里看到的美女好多是村里的儿媳。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期,国家有一批“南植北移”的科学实验课题。在舞钢地区搞了“南竹北移”和“南茶北移”两个实验项目,即把南方的毛竹和茶移到舞钢来试种。茶移植分别在尹集镇埂上村西边的山岗上和庙街乡西南山里的红石崖两个地方进行试种。当时的尹集公社像组建农场、林场一样,成立了尹集人民公社茶场,从公社机关调派干部任场长,招收了一批茶场工人。
从今天来看,当时茶叶试种失败的根本原因不在天,而在人。舞钢地区的气温,降雨量,日照时间,海拔高度等自然条件都适合茶树的生长。舞钢地区的农民没有种过茶,人们既没有中茶的经验又没有制茶的技术。即使种出优质的茶叶,也制不出优质的茶。
那时候,中原地区的人们,尤其是农村人,没有饮茶的习惯,更无品茶的雅兴,茶文化还是一片空白。即使制作出上等的好茶,也没有销售的市场,因为茶在这里没有“群众基础”。试种了几年后,两个茶叶试种点都以失败告终,茶场解散,土地退还给生产队,拔掉茶树,恢复种粮食。
八年前,一位南方客商来舞钢谈生意,期间一位舞钢的朋友带着远道而来的客人到九龙山游玩,在红石崖一农户的屋后,这位客商惊讶地发现一棵茶树。这位客商觉得在这遥远的北方有茶树生长得这么好,出乎他的预料。舞钢的朋友给这位南方客人讲述了这棵茶树的前世今生。
客人摘下一片茶叶,感觉叶子的厚重感,光滑感,柔韧性与南方名茶产地的茶叶没有区别,他把一片生茶叶放到嘴里嚼一嚼,口感与南方的优质茶叶别无二致。这位南方朋友是个品茶高手,茶道功夫很深,他认为这里的自然条件很适合种茶,这棵茶树的生长情况也佐证了他的看法。从生茶叶的口感来判断,这里生长的茶的品质一定不错。他认为如果这里真的能种出优质白茶,在这中原腹地投资开辟茶园,种茶制茶一定是个很好的投资项目。
这位客人采摘了一包生鲜茶叶带回南方。在对这包生茶叶按制茶工艺进行制作的同时,又取了一些样本送到化验室做进一步的化验,其结果是这些茶叶的各项理化指标均符合优质白茶的标准。制出的成品茶冲泡后的色、香、味诸方面都达到上等优质白茶的级别。
.根据化验室的化验结果和制成茶的直接口感,茶叶种植专家们给出一个结论:河南舞钢完全可以种出优质白茶。于是,就有人在这里投入巨资开辟茶园,建设制茶工厂。经过数年的连续扩展,目前茶园面积已达到三千亩,先期种植的茶树已进入产茶期,企业开始有了经济收益。
在茶这个主产业如火如荼地发展的同时,投资商已开始拿茶做文章,发掘光大茶文化。紧跟国家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乡村的大政方针,投资者与当地村民携手开启了建设“茶旅小镇”的锦绣篇章。
以红石崖庄为坯胎打造茶旅文化小镇,开发以茶文化为特色的乡村休闲旅游产业。他们投入大量资金对红石崖进行升级改造,包装美化,使这个原来名不见经传的封闭落后的小山村瞬间光芒四射,身价倍增,美名远播;这只原来土不拉几,灰头土脸的山鸡,一跃涅槃为光彩夺目的金凤凰,飞出了这穷山沟。
来过这里的许多游人都认为,从地理位置讲,它离高速公路出站口只有千米之遥;从自然环境衡量,它山环水抱,原本就是一个以石为特色的风景区;从产业角度去考虑,它依托极具发展潜力的白茶现代产业园。产业留得住人,美景留得住客,玩得开心,服务得满意,村民钱包鼓得快。在舞钢及周边地区雨后春笋般出现的各类特色村,专业村,文化小镇中,红石崖茶旅小镇是资源优势最明显,发展潜力最大,发展前景最广阔,文化及产业特色最突出,最宜居,最能留得住人的特色小镇。
坐落在山沟里的村庄的布局有一个共同特点:山谷的最低处有一条小河,或者叫小溪,村民的房子散落在小河的两岸。红石崖也是这样。因为山里耕地稀缺,村民们都把房子紧贴着山根建,把平展的土地撇在房前做菜园。
这样的建房布局为这次打造茶文化小镇埋下了很好的伏笔。他们把房前的空地规划出三个用途:首先是硬化出宽阔的行车道路,使汽车能够开到每户农家的门前;再者是硬化出足够的停车位,供村民和游客停放车辆;每户村民的门前还能留出一块空地,是种花、种菜还是种树养鸟由各户村民自己做主。
在茶旅小镇的建设中,他们不搞大拆大建,尽量留住山村记忆。有些特色村和文化小镇在建设中,对村里或村头的河沟做升级改造时,采用做大外科手术的方法,把原来自然形成的蜿蜒曲折的原生态河岸,把河沟里像珍珠项链一样,一个一个的小水潭小水坑,整齐划一地取直整平,然后硬化,整修得笔直笔直的,就跟农田里的水渠一样,没有了小桥流水,古树老牛的田园诗韵。
在这方面,红石崖的做法很有可取之处,他们在改造村中小河时,做到既改造自然也要遵循自然,改造后的小河既是一道人造风景,又不失小河应有的风韵。
其中有一段,一边的河岸做了硬化美化,岸上垒砌了像城墙垛一样的安全护堤和下河去的阶梯。而另一边的河岸没做任何人工处理,保留了河岸的原貌:竹林中夹杂着几株大小不一的树木,其间还散落着几块小的如猪大的如牛的石头,让小溪不失自然之美。
对于这种天然之美与人工杰作的“混搭”,有人说不土不洋,不伦不类;更有人给予高度赞美:穿越在一条“时光隧道”里,可领略自然之美又能感受现代文明,真乃艺术大师的杰作。
人们常说,到哪山唱哪山歌。南国茶乡的采茶女们在空旷的山岗上,在幽深的山谷里采茶时,她们就用唱歌的方式来消减寂寥。采茶女唱着唱着就唱出了一种文化——《采茶歌》。
地处中原的农民在田间耕作时是不唱歌的。在四头脑山上的茶园里采茶的都是当地的农家女,原来她们在农田里干活时都是“哑巴鸟”。
说来也怪,这些本地的采茶女一走进辽阔空旷的茶园,不知不觉地,鬼使神差般放开了歌喉,亮起了她们清脆嘹亮的金嗓子。她们叽叽喳喳地一边采着茶,一边唱着清脆悦耳优美动听的歌。当你聆听着她们的采茶歌时,会有一种异样的感觉,好像她们所唱的曲调和歌词都和南方的采茶歌不一样。
南方采茶女常唱的歌词:茶山的阿妹俏模样,十指尖尖采茶忙;引来蝴蝶翩翩飞,引来蜜蜂嗡嗡唱,引来对面山坡的砍柴郎。
红石崖采茶女的唱词:朝阳沟好地方名不虚传,王银环在这里,一辈子我也住不烦呐,嗯呐,嗨呀,......。
对,她们唱的不是采茶歌,而是河南豫剧《朝阳沟》里的唱段。采茶女在采茶时不唱采茶曲,而唱地方戏也太有地方特色了,更有一番别样的风味。
一说到采茶女,人们都会习惯地称之为采茶姑娘,这说明原来采茶的都是姑娘们。但在这里的茶园中采茶的却很少是芳龄女孩,她们中的绝大多数是青春晚期的四十多岁的农家妇女,和六十岁左右的中年后期的大龄女郎。
在这里,六十多岁的奶奶们和十六七岁的孙女们穿着同款同色的工作服,一起分享着劳动的喜悦和美好的春色。她们只觉得自己还很年轻,没有了年龄的概念,忘记了自己已是午后的日头,慢慢西下的太阳。
红石崖茶旅小镇的美景吸引了众多游人前来观光,其中有一些身份特殊的访客,她们是专来拍摄视频的“抖音客”。有两位拍抖音视频的女士,潇洒靓丽,衣着时尚。现在的女人,你无法从外观准确判断她们的年龄,既然是玩时尚的应该是青春女郎。
在好几个景点,我总是和她们不期而遇,不是我先来,就是她们先到。我留意了一下她们的服装,她们每个人至少是带了红白黑三套服装,混搭后至少有六种穿法儿,在每个景点拍照时,她们都会穿着不同的衣裳。她们的仪态不扭不捏,不掖不藏,乐乐大方,还不时地跟身边的游人搭讪,常常在摄影机的镜头下与游人同镜同框。
在茶祖的雕像前,拍完一个镜头,这两个抖音女中,身体偏瘦的那个从衣兜里掏出手机,短暂地接了个电话,然后转身对她的同伴说:“我的二儿子说:俺的小孙子又感冒发烧了。不过没事,他姥姥在那儿看着呢。”哎呀!原来这个风骚浪漫,阳光靓丽,豁达开朗的抖音女是一个至少有两个孙子的奶奶级的花发女郎。
现在有很多男士在繁重的工作之余,说是要解解乏,也就是几个好哥们聚到一起喝酒。商家们为了扩大销量,编造出一个“酒是粮食精,越喝越年轻”的骗人鬼话。酒是化工产品,绝对不是食品,喝的越多对你的伤害越大。
还有的人,美其名曰:换换心情。其实就是几个人围在一起赌博。一个晚上把用来养家糊口的一个月的工资输个净光。后悔、懊恼可就是不长记性。
女人爱装嫩,男人好卖老。已是半老徐娘两鬓霜花了,还要打扮得花枝招展,向他人展示自己最美的形象,这就是人老心不老,精神状态好;男人总是摆出一副道貌岸然的样子,以显得自己稳重成熟有内涵。好多男士的